華文網

種植栽培羊肚菌“水菇”形成原因及防治措施

種植栽培羊肚菌“水菇”形成原因及防治措施

1 羊肚菌“水菇”的特徵

羊肚菌“水菇”的特徵從群體上看,發生“水菇”現象的區域出菇量比正常區域的多,出菇量甚至比正常區域多出一倍左右;從個體方面來觀察,

“水菇”地上部分個體小而瘦長,一般只有正常個體大小的一半左右,甚至更小,菌蓋肉質極薄,品質輕。出菇3~4 d 後就表現出成熟時固有的顏色,菌褶開裂早,表現出明顯地提早熟現象。地下菌索少並且入土短,大部分菌索不呈正常的白色,而呈黃褐色。“水菇”不及時採收很快就會腐爛。

羊肚菌“水菇”發生初期形狀

2 羊肚菌“水菇”形成的原因

羊肚菌是好氣性真菌,由大量菌絲扭結成的菌索在土壤中延伸,其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和養分,一般地下部分菌索生長的深度與地上部分菇體生長的高度呈正比關係。由於土壤中長期水分過多,造成土壤缺氧,限制了菌索的生長,其吸收功能降低,從而出現“水菇”現象。

生產中造成土壤水分過重的原因主要有五個方面,如土壤質地、理墒品質、菌種覆土厚度、澆水不當、通風性差等均可造成土壤積水,導致“水菇”現象發生。

羊肚菌“水菇”發生初期形狀

3 防治措施

羊肚菌發生“水菇”現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防治中需採用綜合防治方法,

根據各地具體情況,有針對性地選擇適當措施,解決土壤長期積水問題,增加土壤透氣性。

3.1 合理選地

合理選地是從源頭上防治“水菇”問題的根本措施,根據羊肚菌的好氣性和對土壤養分的需求性特點,以選擇排水性好的區域進行種植,避免選擇易積水的低凹地區、冷浸田地區種植羊肚菌。以選擇肥沃的腐殖土、偏砂性壤土地塊進行種植,避免選擇透氣性差的粘土或含養分低的砂土進行種植。

羊肚菌子實體正常菌索生長狀

3.2 提高整地、理墒品質

整地品質是解決羊肚菌發生“水菇”問題的關鍵措施。整地要平,更重要的是把握好碎土的大小,土粒過粗有利於滲水透氣,但保水性差,同樣不利於出菇;土粒過細有利於保水,

但透氣性差,常導致“水菇”現象的發生。種植羊肚菌的土壤以土粒大、中、小各占20%、30%、50%較為適宜,大土粒直徑2~5cm ,中土粒直徑約1~2cm,小土粒直徑1 cm 以下,總體上使土壤空隙度達到30%左右較好。

理墒時做到墒平溝直, 墒面寬6 0 ~ 7 0 c m , 溝寬40~50cm ,墒高20~30cm ,溝兩側坡度45度左右,墒面中部約比墒邊高約2cm 左右,墒面整體形狀呈板瓦狀。在羊肚菌種植過程中,都是先平整地面,在劃線墒面上播種後提土蓋種,此兩步完成後自然形成了相應的溝和墒面。但很容易造成覆土過厚影響出菇,根據雲南土壤的特點,可先起一層溝土形成低墒,或者用旋耕機先開粗泛的淺溝,初步形成低墒,然後在低墒上播種,再起土蓋種。此方法既達到高墒的條件,又實現了蓋種不厚的要求。

為便於排水,要開好腰溝,腰溝比墒溝深5~10cm ,腰溝數量根據種植地大小而定,一般每隔15m 左右開一條腰溝,使墒溝與腰溝形成縱橫灌通的排灌系統。

羊肚菌澆水過多子實體菌索不良生長狀

3.3 注意覆土質量

羊肚菌播種後覆土厚度以1~2cm 為宜,覆土厚度超過3cm 時“水菇”現象明顯增加。蓋土時可人為控制墒面土粒大、中、小合配置。

3.4 控制澆水量

羊肚菌“水菇”問題的發生的原因主要是羊肚菌子實體原基分化期澆水不當所致。此時羊肚菌子實體高約0.5 cm左右,已可見明顯的菌蓋、菌柄的分化,連接菌柄的地下菌索也正在分化和生長。在氣候正常的條件下,主要發生在播種後80 d 左右。若有倒春寒發生的年份,常會在倒春寒發生後20 d 左右再次出現子實體分化,此時氣溫回升快,往往澆水量較大,更容易形成“水菇”。羊肚菌子實體分化期對空氣濕度要求較高,一般需要空氣濕度達到70%以上才有利於子實體原基分化,空氣濕度低會影響羊肚菌子實體原基分化,甚至不分化。此時要求既要有較高的空氣濕度,土壤濕度又不能太高,土壤水分過重則影響菌索向土壤深處生長。生產中往往通過大量澆水增加空氣濕度,但時也增加了土壤濕度,“水菇”現象也相應發生。羊肚菌子實體原基分化期空氣濕度和土壤濕度形成了一對矛盾體。此時要採取少量多次的澆水方法,根據當地氣溫情況,早、晚澆水各1~2次,但中午高溫時儘量避免澆水。在條件較好的地區,也可採用陰棚外架設高噴頭進行棚外降溫效果更好。

3.5 適時通風

羊肚菌“水菇”問題的發生最終原因是土壤缺氧所致,在土壤濕度特別大時要及時揭開遮陽網兩端進行通風,能有效降低土壤濕度。特別是冬、春季雨量多的年份更要做到通風透氣工作,才能有效防治“水菇”問題的發生。

此兩步完成後自然形成了相應的溝和墒面。但很容易造成覆土過厚影響出菇,根據雲南土壤的特點,可先起一層溝土形成低墒,或者用旋耕機先開粗泛的淺溝,初步形成低墒,然後在低墒上播種,再起土蓋種。此方法既達到高墒的條件,又實現了蓋種不厚的要求。

為便於排水,要開好腰溝,腰溝比墒溝深5~10cm ,腰溝數量根據種植地大小而定,一般每隔15m 左右開一條腰溝,使墒溝與腰溝形成縱橫灌通的排灌系統。

羊肚菌澆水過多子實體菌索不良生長狀

3.3 注意覆土質量

羊肚菌播種後覆土厚度以1~2cm 為宜,覆土厚度超過3cm 時“水菇”現象明顯增加。蓋土時可人為控制墒面土粒大、中、小合配置。

3.4 控制澆水量

羊肚菌“水菇”問題的發生的原因主要是羊肚菌子實體原基分化期澆水不當所致。此時羊肚菌子實體高約0.5 cm左右,已可見明顯的菌蓋、菌柄的分化,連接菌柄的地下菌索也正在分化和生長。在氣候正常的條件下,主要發生在播種後80 d 左右。若有倒春寒發生的年份,常會在倒春寒發生後20 d 左右再次出現子實體分化,此時氣溫回升快,往往澆水量較大,更容易形成“水菇”。羊肚菌子實體分化期對空氣濕度要求較高,一般需要空氣濕度達到70%以上才有利於子實體原基分化,空氣濕度低會影響羊肚菌子實體原基分化,甚至不分化。此時要求既要有較高的空氣濕度,土壤濕度又不能太高,土壤水分過重則影響菌索向土壤深處生長。生產中往往通過大量澆水增加空氣濕度,但時也增加了土壤濕度,“水菇”現象也相應發生。羊肚菌子實體原基分化期空氣濕度和土壤濕度形成了一對矛盾體。此時要採取少量多次的澆水方法,根據當地氣溫情況,早、晚澆水各1~2次,但中午高溫時儘量避免澆水。在條件較好的地區,也可採用陰棚外架設高噴頭進行棚外降溫效果更好。

3.5 適時通風

羊肚菌“水菇”問題的發生最終原因是土壤缺氧所致,在土壤濕度特別大時要及時揭開遮陽網兩端進行通風,能有效降低土壤濕度。特別是冬、春季雨量多的年份更要做到通風透氣工作,才能有效防治“水菇”問題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