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華盛頓大學教授支招:8種技術或能解決交通擁堵

2017未來科學大獎頒獎典禮暨未來論壇年會10月28日在北京舉辦。

華盛頓大學土木與環境工程系教授王印海在發表題為“智慧交通顛覆性創新時代即將到來”的演講時表示,空氣污染也有很大程度來自於交通,很多研究都指出交通對PM2.5的貢獻一般是16%—25%。同時,王印海列舉了8種技術,可能會為解決交通問題帶來實質性幫助。

王印海稱,在1999年的時候,世界人口只有60億人,在今年10月份,已經達到了76億,到2050年的時候,人口將達到98億。新增人口主要將出現在城市。

提到城市,大家會想到大都市病,比如霧霾、交通擁堵。能量消耗中,交通的能量消耗是70%油耗,汽車占交通領域能量消耗的65%左右,普通燃油車輛效率很低,大概只有百分之十幾到25%的樣子,而80%左右的能量是浪費掉的。

“空氣污染也有很大程度來自于交通,原來很多研究都指出交通對PM2.5的貢獻一般是16%-25%。”王印海指出,解決好交通問題,對於解決好能源、能耗兩個問題至關重要。

治理交通問題最關鍵的是要避免交通擁堵的發生,因為一旦發生以後,會是堵上加堵。

王印海列舉了8種技術,這些技術可能會為解決交通問題帶來實質性幫助。第一,無人駕駛車輛;第二,車聯網技術,把車、路、人所有道路的用戶都變成一個可以連接的網路元素;第三,電動汽車;第四,被IT界和汽車界忽視的,就是智慧基礎設施。第五,一些軟體專案;第六,交通裡的大資料技術,

原來花幾個月才能完成的報表資料,現在幾秒鐘能完成,而且可靠度比原來高很多;第七,新的技術發展帶來了新的商業模式,比如網約車模式;第八,未來可能會快速發展的“出行即服務”。這項技術也會快速發展,尤其是結合了自動駕駛車輛、電動車之後,它的發展會是爆發式的。

“這八項技術每個都有自己的優勢,如果組合應用的話效果更大。”王印海說。

(撰文:蘇季 “科技工作者”團隊原創,

轉載就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