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初冬時節,扇貝肥美正當時!

吃海鮮,似乎誰都會,但海邊人可不那麼看,什麼時節、哪個海區吃什麼,那可是有許多講究的,也不是三兩句就能說明白的。但目前,秋冬季節,黃海沿海生產的扇貝可是最為肥、鮮的時節,

也是收穫的季節。

目前,榮成市海上扇貝養殖進入收穫高峰,俚島、成山、尋山、嶗山、寧津、東山等鎮和街道漁村的各養殖場一片繁忙景象,漁民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榮成沿海自古就生長大量野生櫛孔扇貝,是我國櫛孔扇貝的主要原產地之一。榮成扇貝以其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營養豐富、出柱率高而著稱。扇貝柱的幹製品稱之為“干貝”,系“海洋八珍”之一。主要分佈在榮成東部海域,擁有櫛孔扇貝、海灣扇貝和蝦夷扇貝等多個品種,實行工廠化人工育苗、海上半人工採苗相結合,淺海筏式網籠養殖、鑽耳吊養與底播增殖相結合的養殖模式,

養殖面積近10萬畝,年產量近15萬多噸,其產品由原來的鮮活原貝、鮮貝柱、速凍品,發展為美味即食系列食品,主要出口日本等國家和地區。

在俚島鎮煙墩角和尋山街道盧家村等碼頭,到處一片繁忙,海裡養殖區的漁船穿梭奔忙,養殖員將一籠籠扇貝收到船上,連忙運送到碼頭岸邊。碼頭上幾十號工人及時將一串串扇貝籠從船上吊運上岸,

經過水龍頭噴水清洗、然後篩檢除掉雜質、過稱後放進泡沫箱等待外銷。不一會兒,一箱箱新鮮扇貝,就搬上運輸車輛,送到各地水產市場及飯店酒家,成了人們餐桌上的鮮美海味。

榮成近些年來,狠抓生態養殖,經常檢查海域附近有無養殖場及污染性企業,保持海水水質優良,確保出產的扇貝純天然、無公害,在市場上深受歡迎。

扇貝育苗:採用良種,飼養密度控制在每立方米水體20個~30個以下,每天全換水1次~2次,分批投喂扁藻或其它微粒人工餌料,培育期間經常清除新貝排泄物,保證培育出健康扇貝苗。貝苗養至2毫米以上出池,裝入網籠移至海區養殖,稚貝長得稍大,再換用網目較大的網籠。貝苗養殖是指殼高3釐米的養殖階段,養殖期約4個月,常採用籠養法。養苗期間管理要經常檢查、分苗、分籠、換籠和除害等。

成貝養殖:是指從3釐米的貝苗養至7釐米以上成貝的養殖階段,養殖期一般為1.5年左右。扇貝養殖常用柱形多層網籠,成貝的養殖密度每籠25個~50個。養殖期日常管理主要是調節養殖水層、清洗貝籠以及清除貝體附著物及換籠等。

扇貝收穫與加工:人工養殖的華貴櫛孔扇貝滿1年至1年半,殼高7釐米以上時收穫。扇貝除鮮食外,大量用來製作“干貝”。

“干貝”的製作方法:用左手執扇貝,右殼向上,然後用右手執刀從足絲孔深入兩殼之間,把閉殼肌和右殼相連的部分切斷,這時貝殼即張開,把左殼去掉,隨後將扇貝翻開,肉體向上,把外套膜及內臟去掉,最後用刀將閉殼肌從左殼上割下。閉殼肌取下來後,用海水洗一下,然後放入煮沸的海水中,水又開後取出來,摘除足部肌肉、雜質,再入到海水裡洗一下,撈出來放在棚架上曬乾,即成上市出售的干貝。此外,還可把扇貝加工成罐頭及鮮凍扇貝柱出售。

據尋山街道盧家村漁民盧秉才介紹,盧家村海域面積1500多畝地,主要是生產扇貝、海蠣子、鮑魚,扇貝從八月中旬開始出售,直到春節前才出售完,盧家村三分之一的村民從事海上養殖。除盧家村外,俚島、成山、龍鬚等榮成沿海各個碼頭,也在喜迎扇貝收穫季節,為發展榮成藍色經濟,做大做活海洋產業,貢獻著力量。

每天全換水1次~2次,分批投喂扁藻或其它微粒人工餌料,培育期間經常清除新貝排泄物,保證培育出健康扇貝苗。貝苗養至2毫米以上出池,裝入網籠移至海區養殖,稚貝長得稍大,再換用網目較大的網籠。貝苗養殖是指殼高3釐米的養殖階段,養殖期約4個月,常採用籠養法。養苗期間管理要經常檢查、分苗、分籠、換籠和除害等。

成貝養殖:是指從3釐米的貝苗養至7釐米以上成貝的養殖階段,養殖期一般為1.5年左右。扇貝養殖常用柱形多層網籠,成貝的養殖密度每籠25個~50個。養殖期日常管理主要是調節養殖水層、清洗貝籠以及清除貝體附著物及換籠等。

扇貝收穫與加工:人工養殖的華貴櫛孔扇貝滿1年至1年半,殼高7釐米以上時收穫。扇貝除鮮食外,大量用來製作“干貝”。

“干貝”的製作方法:用左手執扇貝,右殼向上,然後用右手執刀從足絲孔深入兩殼之間,把閉殼肌和右殼相連的部分切斷,這時貝殼即張開,把左殼去掉,隨後將扇貝翻開,肉體向上,把外套膜及內臟去掉,最後用刀將閉殼肌從左殼上割下。閉殼肌取下來後,用海水洗一下,然後放入煮沸的海水中,水又開後取出來,摘除足部肌肉、雜質,再入到海水裡洗一下,撈出來放在棚架上曬乾,即成上市出售的干貝。此外,還可把扇貝加工成罐頭及鮮凍扇貝柱出售。

據尋山街道盧家村漁民盧秉才介紹,盧家村海域面積1500多畝地,主要是生產扇貝、海蠣子、鮑魚,扇貝從八月中旬開始出售,直到春節前才出售完,盧家村三分之一的村民從事海上養殖。除盧家村外,俚島、成山、龍鬚等榮成沿海各個碼頭,也在喜迎扇貝收穫季節,為發展榮成藍色經濟,做大做活海洋產業,貢獻著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