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天龍山石窟|2017清明|春日徒步登山最佳選擇地

2017清明時節,伴隨紛紛雨絲一路緩緩行;

長長車隊,緩緩行。車多多是上山,悼念先人,偶有煙升騰起...

如此陡坡,生怕熄火,啟動而倒滑行!到山頂時,背上已是汗淋漓,腳板都要抽起筋......

1607年(明萬曆三十五年)晉藩靖安王題有天龍八景:

重山環秀、佛閣停雲、龍潭靈澤、虯柏蟠空、

鼎峰獨峙、石洞棧道、高歡暑宮、柳蹠旗石。

是一處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結合的風景名勝地。

此時改圖造像,已在閣樓內護佑

看著歷史照片,頓生豪情;冒雨前行抵達山頂,

來到石窟前;

禁止拍照的立牌, 赫然立在大殿門前,如此刺眼......遺憾之餘,決定次日到山西省博物院,補拍些佛造像的影像來!

下圖:2017.4.4(昨日)拍攝,另有佛像照皆為2008.4.5拍攝

山門 天龍勝境

山階細雨

龍山脈

石獅遙望

清明時節雨紛紛

天龍山東、西兩峰南坡的山腰間,共有25個佛教石窟

天龍山東、西兩峰南坡的山腰間,共有25個佛教石窟,即東峰12個窟,西峰 13個窟,其中除第11窟面東外,其餘都是坐北向南。


被鏟平的佛像處,給來觀賞者的心中刺下一道道傷口

天龍山石窟中時代最早的是東魏大丞相高歡開鑿的東峰第2、3號窟;到北齊又開鑿3窟,即東峰的1號窟和西峰的第10、16號窟;隋煬帝在584年(開皇四年)開鑿了東峰第8號窟;其餘為唐代開鑿的19窟。

共跨越4個朝代,歷時近500年,反映出各個時期的不同風格和藝術成就,卻又有著一脈相連的傳統關係。

宋元以來,石窟造像日益衰落,窟前樓閣日漸破損,雖然各朝略有修葺,但已不再有往日的輝煌。

20世紀初,外國學者涉足天龍山石窟,並相繼發表天龍山石窟圖片和文章,遂使它名播海外。

20世紀20年代始,災難降臨石窟,外國文物竊賊與當地劣僧勾結,大量精美雕刻品被盜鑿劫往國外,散佈在日本和歐美各國。

據國外有人統計,被盜石像達150件,它是國內石窟破壞最嚴重的一處。

天龍山最大石窟主像以彌勒像為尊,說明開鑿于盛唐時期。武則天時代僧人在太原大肆建築寺塔和開鑿佛像,使天龍山石窟開鑿達到了高☆禁☆潮。

第九窟下室十一面觀音與二脅侍菩薩

造像組合以3壁3佛為主,主尊佛像為結跏趺坐式的釋迦多寶、彌勒、阿彌陀佛,其結合有一佛二立菩薩二坐菩薩、一佛二弟子二立菩薩二坐菩薩等形式。佛、菩薩頭與身體比例和諧,面相豐腴。佛像為水波紋或旋渦紋高肉髻,著袒右式或通肩式袈裟,裙擺覆座前呈倒山字形,衣紋立體感強烈。菩薩頭束高髻,面相豐腴,頸飾花形項圈,下接連珠紋瓔珞,披巾婉轉自如,絡腋斜披透體,從整體構思觀察,其優美的體態,華麗的裝飾,體現了唐代氣勢宏大、豪放飄逸的裝飾風格。力士則上身裸,下著袍。所有造像製作技藝精純,雕刻圓熟,比例適當,造型準確,更具有寫實性。

第九窟下室十一面觀音與二脅侍菩薩

天龍山腳下冰瀑連連

天龍山還有十分豐富的地下水。山前山后,山左山右,隨處可見涓涓細流。泉源多為砂岩裂隙水,流量雖小,分佈卻極廣。有的叮叮淙淙滴答於懸崖壁下;有的默默無聞,自岩畔地下湧出;有的積水成潭,清澈可鑒。

2008.4.5拍攝

天龍山是天然的避暑勝地。酷暑季節天龍山上卻依然涼爽如秋。

明嘉靖《太原縣誌》:

“此山松柏蒼翠,林木蔥茂,既具天然之生成,複有人工之修飾。勝境之佳,在環省諸山中實屬罕見,且峰巒秀美,泉聲淙淙,氣候清爽,幽雅絕俗,游者於此,輒有不忍即返者。”

散佈在日本和歐美各國。

據國外有人統計,被盜石像達150件,它是國內石窟破壞最嚴重的一處。

天龍山最大石窟主像以彌勒像為尊,說明開鑿于盛唐時期。武則天時代僧人在太原大肆建築寺塔和開鑿佛像,使天龍山石窟開鑿達到了高☆禁☆潮。

第九窟下室十一面觀音與二脅侍菩薩

造像組合以3壁3佛為主,主尊佛像為結跏趺坐式的釋迦多寶、彌勒、阿彌陀佛,其結合有一佛二立菩薩二坐菩薩、一佛二弟子二立菩薩二坐菩薩等形式。佛、菩薩頭與身體比例和諧,面相豐腴。佛像為水波紋或旋渦紋高肉髻,著袒右式或通肩式袈裟,裙擺覆座前呈倒山字形,衣紋立體感強烈。菩薩頭束高髻,面相豐腴,頸飾花形項圈,下接連珠紋瓔珞,披巾婉轉自如,絡腋斜披透體,從整體構思觀察,其優美的體態,華麗的裝飾,體現了唐代氣勢宏大、豪放飄逸的裝飾風格。力士則上身裸,下著袍。所有造像製作技藝精純,雕刻圓熟,比例適當,造型準確,更具有寫實性。

第九窟下室十一面觀音與二脅侍菩薩

天龍山腳下冰瀑連連

天龍山還有十分豐富的地下水。山前山后,山左山右,隨處可見涓涓細流。泉源多為砂岩裂隙水,流量雖小,分佈卻極廣。有的叮叮淙淙滴答於懸崖壁下;有的默默無聞,自岩畔地下湧出;有的積水成潭,清澈可鑒。

2008.4.5拍攝

天龍山是天然的避暑勝地。酷暑季節天龍山上卻依然涼爽如秋。

明嘉靖《太原縣誌》:

“此山松柏蒼翠,林木蔥茂,既具天然之生成,複有人工之修飾。勝境之佳,在環省諸山中實屬罕見,且峰巒秀美,泉聲淙淙,氣候清爽,幽雅絕俗,游者於此,輒有不忍即返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