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江淮樂地 稻香阜寧“中國好糧油”行動示範縣阜寧首屆有機稻米開鐮

揚子晚報網11月11日訊金秋時節,稻花香裡說豐年。11月11日,“中國好糧油”行動示範縣阜寧舉行首屆有機稻米開鐮儀式。萬畝稻米基地上,金浪翻滾,稻香陣陣,沁人心脾。數十台大型收割機一字排開,

整裝待發,豐收在望。

國家糧食局在2017年糧食科技活動周啟動儀式上宣佈,從今年起,財政部、國家糧食局在糧食流通領域重點實施“優質糧食工程”,深入推進“中國好糧油”行動計畫,完善糧食品質安全檢驗監測體系,建設糧食產後服務體系,

更好地發揮糧食流通對生產和消費的引領作用,努力讓廣大消費者由“吃得飽”轉向“吃得好”和“吃得健康”。

阜寧縣高度重視“中國好糧油”行動計畫示範縣創建工作,縣政府專門成立由縣長任組長的“中國好糧油”示範工程實施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

統籌、協調示範工程的實施。縣委縣政府將阜寧優質稻米基地建設納入2017-2019年三年行動規劃,採取一系列措施,推進“阜寧有機大米”品牌建設。圍繞全縣阜寧大米主導產業發展,建立農業科技示範基地,制定《“中國好糧油——阜寧有機大米”示範基地管理辦法》,從種子、種植方式、水源管理、物理滅蟲、化肥農藥的使用限制、烘乾規範流程等生產全過程可追溯,建立一個讓消費者看得見,
查得到的體系,引導消費者放心消費。

近兩年來,該縣大力推廣優質品種,推進有機栽培,大力發展稻田養龍蝦等“稻田+”種養模式,形成有機稻米產業區。全縣目前有有機稻米基地四個,2017年規劃建設萬畝基地一個,千畝基地20個,規劃建設的萬畝有機稻米基地位於羅橋鎮,

涵蓋安興、射濱、沈顧、沿邊等四個村,2017年實施首期1.1萬畝,2018—2019年增加1.5萬畝, 2020—2022年將有機稻米基地擴大到5萬畝,帶動全鎮和周邊,實現調整結構、調優佈局、調新模式、調富農民的目標。基地堅持政府引導,企業運營,自負盈虧,自我發展,成立“江蘇豐穀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承擔有機稻米的新品種、新技術引進,新模式試驗,品牌申報維護,技術支撐,市場開拓,專案申報及資金爭取等。
基地全部按照100畝一匡的標準進行改造,由滬新公司無償提供液態有機肥,供應基地施肥,實現規劃相聯,種養平衡,資源迴圈,水源全部採用蘇北灌溉總渠可飲用水水源。核心區3000畝採用了四種種養模式(即1000畝稻田養龍蝦、稻田養蟹、稻田養魚和稻田養鴨,2000畝實行稻收後種植苕子、紫雲英、麻菜等綠肥),以輪茬休耕、培肥地力,實現太陽能殺蟲燈全覆蓋和電子監控全覆蓋,配套性誘劑殺蟲,實現有機稻米從育秧、栽插、管理、收割全過程視覺化,保證產品品質可追溯。

“阜寧大米”相繼獲得鹽城市知名商標、江蘇省著名商標和國家馳名商標,還連續獲得了第十四屆、十五屆中國國際糧油產品及技術展示交易會金獎。今年阜寧縣又通過層級篩選、材料申報、專家評審和現場答辯,以“羅橋有機稻米工程建設”為專案,成功入圍首批“中國好糧油”行動示範縣創建單位,鹽城市僅此一家,全省共7家。

“今天是我縣獲創“中國好糧油”行動示範縣後第一屆有機稻米開鐮儀式,我們將以此為新起點,進一步扎實工作,堅持種植品種優質化,種植模式綠色化,產品收儲標準化,產品銷售品牌化。”阜甯縣糧食局局長梁洪權說,突出“一縣一品”目標,以羅橋萬畝有機稻米基地為依託,以徐稻9號和南粳9108為優質品種,以江蘇佳禾米業發展有限公司為載體,緊緊圍繞“阜寧有機大米”品牌建設,加快“阜寧有機大米”區域品牌創建、構建銷售管道、強化品牌宣傳和實施訂單收購。通過標準引領、品質測評、品牌培育、健康宣傳和試點示範,建立“優質優價”、專收專儲的糧食流通方式和市場交易機制,力爭到2020年將全縣糧食優質品率提高30%以上,促進糧食種植結構調整,加快糧食產業經濟發展,不斷提升糧食品質,滿足消費者需求,促進農民增收、企業增效,在更高水準上保障糧食安全。 編輯:王育昕

配套性誘劑殺蟲,實現有機稻米從育秧、栽插、管理、收割全過程視覺化,保證產品品質可追溯。

“阜寧大米”相繼獲得鹽城市知名商標、江蘇省著名商標和國家馳名商標,還連續獲得了第十四屆、十五屆中國國際糧油產品及技術展示交易會金獎。今年阜寧縣又通過層級篩選、材料申報、專家評審和現場答辯,以“羅橋有機稻米工程建設”為專案,成功入圍首批“中國好糧油”行動示範縣創建單位,鹽城市僅此一家,全省共7家。

“今天是我縣獲創“中國好糧油”行動示範縣後第一屆有機稻米開鐮儀式,我們將以此為新起點,進一步扎實工作,堅持種植品種優質化,種植模式綠色化,產品收儲標準化,產品銷售品牌化。”阜甯縣糧食局局長梁洪權說,突出“一縣一品”目標,以羅橋萬畝有機稻米基地為依託,以徐稻9號和南粳9108為優質品種,以江蘇佳禾米業發展有限公司為載體,緊緊圍繞“阜寧有機大米”品牌建設,加快“阜寧有機大米”區域品牌創建、構建銷售管道、強化品牌宣傳和實施訂單收購。通過標準引領、品質測評、品牌培育、健康宣傳和試點示範,建立“優質優價”、專收專儲的糧食流通方式和市場交易機制,力爭到2020年將全縣糧食優質品率提高30%以上,促進糧食種植結構調整,加快糧食產業經濟發展,不斷提升糧食品質,滿足消費者需求,促進農民增收、企業增效,在更高水準上保障糧食安全。 編輯:王育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