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被圍攻的高通,為什麼寧可交巨額罰款,也不改變?

文 / 華商韜略 張嬋

最近,高通仿佛陷入了巨大的輿論漩渦中:

一方面,是它與博通之間的收購大戲正愈演愈烈。雖然這場大戲的後續發展尚不明晰,但目前高通對外態度一致:“公司價值被嚴重低估”,拒絕。

另一方面,市場傳聞蘋果、華為、三星等手機廠商暫停支付高通的專利費,如果消息屬實,這意味著高通將面臨的是全球三大手機巨頭的圍攻。

這場專利費之爭,可以從今年 1 月蘋果跟高通在全球範圍內展開專利訴訟說起。

其核心爭議是因為蘋果對高通單方面定下的專利費收取方式不滿。3月起,蘋果告知富士康、和碩等代工方停止向高通定期支付專利費,最近還表示將尋找替代高通晶片的產品。

在不久前的投資者大會上,高通披露,中國一家使用其專利技術的手機廠商已經暫停支付專利費,

但沒有透露出具體名字。

隨後多家媒體爆料,包括華為、三星在內的手機廠商已暫停了對高通專利費的支付。他們的目的也是希望高通指定一個更加合理的專利費水準。

對此,華為曾表示“不回應市場傳聞”,其他幾家也沒有明確的給出答覆。這並不影響輿論發酵,之所以引起了這麼多反對聲音,主要有兩個原因:

一是收費模式:一部手機只是使用了高通的部分器件和專利,

要按照整機銷售價格向高通支付專利費,蘋果言明,這是不合理的;

二是高通的反向授權。任何使用高通產品的人都需要無償免費的授權給高通以及使用高通專利的其他人。某種程度上,高通讓其他人的專利成為廢紙一張。

此前業內很多人從公平和對創新的激勵的角度對其批評發聲。在此之前,高通也因為這種專利費收取模式在多個國家受到巨額反壟斷懲罰,

單就2015年在我國的罰單就超過60億。

但倔強如高通,寧可打官司、付罰款,也要保住自己的專利授權和反向授權模式不變。因為即使高通在移動、互聯網、汽車、邊緣計算和物聯網等領域都處於領先地位,但晶片依然是其核心業務,而這兩種模式是高通賴以生存的核心商業模式。

2016年基帶市場占比

在與蘋果以及其他廠商的矛盾日益凸顯後,高通的業績明顯受到影響:

近期高通發佈的2017年第四財季的財報顯示,本季度營收為59億美元,比上年同期的62億美元下降5%;淨利潤為2億美元,同比下滑89%。

不過就現在情況看,高通似乎並不是很擔心。

畢竟目前在相關技術方面,高通還是行業最頂尖的;而且在通信領域的專利,無論規模還是品質,都無人能超越它。

——END——

圖片均來自網路

歡迎關注【華商韜略】,識風雲人物,讀韜略傳奇。

版權所有,禁止私自轉載!

無論規模還是品質,都無人能超越它。

——END——

圖片均來自網路

歡迎關注【華商韜略】,識風雲人物,讀韜略傳奇。

版權所有,禁止私自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