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德雲社三大元老之一,曾經與郭德綱平起平坐,離開時其實另有隱情

提起現在的相聲,德雲社可謂是一家獨大,我想這個是毋庸置疑的。郭德綱不僅盤活了相聲,而且將相聲發展壯大,不僅在國內很火,國外也開了分社。

其實當年的德雲社不是這個名字,最早是叫北京相聲大會。社團最初由著名相聲演員張文順、郭德綱、 李菁於1995年創建,經歷了二十多年的風雨歷程走到今日實屬艱辛。

不過值得欣慰的是如今的德雲社在一代一代相聲演員的努力下,如今已經發展成為中國最大的相聲團體。從上面大家不難看出,其實當年的德雲社是由三個人創立的,可如今只剩下一個人。張文順先生已經駕鶴西去,李菁也離開了德雲社。

雖然是三個人創立的,但是不可否認的一個事實是郭德綱在德雲社的發展過程中起的作用是很大的。李菁肯定也是在一定程度上沾了老郭的光。可惜後來他和何雲偉一起離開了德雲社,而何雲偉是老郭當初最中意的徒弟。這在當時確實給了老郭很大的打擊。

創立德雲社開始奮鬥的時候,李菁只有十幾歲,拿手絕活是快板。李菁把快板看得特別的神聖,認為是聖人的東西,但是德雲社最開始實在是沒幾個觀眾買票進劇場聽相聲,李菁不得不和郭德綱,張文順老先生一起在劇場門口招攬觀眾。其實也是跨過了很大的心裡障礙。

在早年的一次採訪中,郭德綱講述了當年德雲社的節目進程。首先張文順老先生先說一個單口,大概在四五十分鐘。然後郭德綱出場,說一個單口,大概在一個小時;接著李菁出場快板書,來個大段長的,

大概在半個小時。

然後再由郭德綱的張文順先生說一個對口相聲,大家現在熟知的于謙大爺其實是之後才和老郭合作的。在這之前老郭一直都是和張文順先生搭檔。兩人說完之後,最後壓軸的就是三人的群口相聲。從這個流程上不難看出,李菁當年的作用還是很大的,沒有李菁德雲社有可能沒發展到這麼壯大就夭折了。

但是就在德雲社有了起色,開始風生水起的時候,李菁就上文提到的卻選擇離開了德雲社。之後的幾年確實是很受歡迎,幹的事業確實也是聲勢浩大,相聲專場都開到了英國,當時的1000個座位還都賣完了,但是後來的相聲事業卻是一路下滑。

提及當年離開的原因,並不像大家猜測的那樣是為了錢。李菁在早年的採訪中就表達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德雲社的發展速度太迅速了。而發展迅速導致的問題就是人員嚴重短缺,短缺之後急速補充人員的時候就產生了問題。

因為相聲演員是需要培養的,但是德雲社不但沒有引進成熟的演員,招的學生都是對相聲白紙一張,什麼都不會,幾個月後,因為劇場擴張了需要演員,才學了幾個月就上臺表演。

這樣觀眾肯定是相當不滿意,郭德綱的解決方法是繼續招人,人招多了又不得不再開劇場,這樣逐漸的惡性循環之下,問題積重難返,即使現在郭德綱老師主觀上想解決,這個問題現在也解決不了。

如今郭德綱的德雲社發展越來越壯大,不知道發展如此迅速會不會出現李菁當年預言的事情呢?

李菁當年的作用還是很大的,沒有李菁德雲社有可能沒發展到這麼壯大就夭折了。

但是就在德雲社有了起色,開始風生水起的時候,李菁就上文提到的卻選擇離開了德雲社。之後的幾年確實是很受歡迎,幹的事業確實也是聲勢浩大,相聲專場都開到了英國,當時的1000個座位還都賣完了,但是後來的相聲事業卻是一路下滑。

提及當年離開的原因,並不像大家猜測的那樣是為了錢。李菁在早年的採訪中就表達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德雲社的發展速度太迅速了。而發展迅速導致的問題就是人員嚴重短缺,短缺之後急速補充人員的時候就產生了問題。

因為相聲演員是需要培養的,但是德雲社不但沒有引進成熟的演員,招的學生都是對相聲白紙一張,什麼都不會,幾個月後,因為劇場擴張了需要演員,才學了幾個月就上臺表演。

這樣觀眾肯定是相當不滿意,郭德綱的解決方法是繼續招人,人招多了又不得不再開劇場,這樣逐漸的惡性循環之下,問題積重難返,即使現在郭德綱老師主觀上想解決,這個問題現在也解決不了。

如今郭德綱的德雲社發展越來越壯大,不知道發展如此迅速會不會出現李菁當年預言的事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