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邵陽農村釀酒時用到的“小丸子”到底是怎麼來的呢?

每年到重陽節的時候,很多人家都會釀酒,以備招待來家中做客的親朋好友。在釀酒的過程中,家中長輩會拿出一些像“丸子”一樣的東西,他們說要用這東西才能釀制出甘醇的美酒。

可是你知道這些“小丸子”到底是怎麼來的嗎?

酒藥

那些“小丸子”就是釀酒所需的酵母,叫做酒藥,在早些年,這種酒藥每個婦女都會製造。也就是說用酒藥制酒是中國傳統的方法。

酒藥草

陰曆六月六那幾天,陽光明亮,植物都長到了極至。婦女們成群結隊地到山坡上去,挖一種叫酒藥草(白酒草)的野菜。

酒藥草配上巴岩香等草藥,曬乾碾粉,與很細嫩的米糠和在一起,捏成拳頭大小的圓球,

放在樓上不見陽光之處。

酒藥的茸毛

等其長出一層白白的茸毛,再搬到太陽底下曬乾,就可以用來作酵母釀酒了。這個製作過程中有許多禁忌,以巫術儀式態度進行。至今還有少數人家堅持這樣的活動,雖然市場上可以買到小作坊成批製造的散狀酒藥。

有些人家的酒藥中會配上數十種上百種草藥,配方不同的酒藥釀出來的酒風格不同。

釀酒也是每家的事情,很少有人去市場上買酒,都喝自釀的土酒。什麼糧食都能成為釀酒的原料,大米、包穀、馬鈴薯、紅薯等等能吃的東西,

甚至楊梅、雞鉤等野果子也被用來釀酒。將原料煮熟、放在大木缸裡晾開,拌上酒藥,等到酒香味散發、缸面上泡起一個個汽泡,成為酒糟時,就可以烤酒了。

農村烤酒

自烤酒用的是獨特的傳統手工藝,用五穀雜糧釀造出獨具風格的民間美酒。 手工釀酒看起來簡單,

可是傳統工藝源遠流長,是釀酒師傅世世代代實踐經驗的總結和結晶,也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烤酒,入喉綿甜淨爽、通體彌香、回味悠長,是品質與文化完美結合的上乘佳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