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12歲“托舉少年”勇救墜窗女娃!正能量的孩子是如何養成的?

這幾天,一段“托舉少年”勇救墜窗小女孩的視頻火爆網路。

事發於4月3號下午2點左右,江西宜春市與某小學相鄰的民房二樓,一名7歲的女孩兒獨自在家玩耍時攀爬到窗臺上,不料一腳踏空,

身體瞬間掉下窗戶,僅頭部卡在了防盜網中!

這一幕正好被當時在學校操場的小學生,12歲的張凱浩和彭浩明看到,他們立即向學校保安尋求報警,然後回到事發地。

這時小女孩身體已經完全懸在外面,情況十分緊急。兩名少年見狀急中生智,一人爬上一樓擋雨棚,用肩膀撐起了小女孩的身體。另一人則在下方觀察情況並等待救援。

直到等來消防員成功救下小女孩後,少年們悄然離去。

這一充滿正能量的義舉被目擊網友拍下傳至網路,獲得了近1千萬次的點擊量,引來央視、人民網等全國百餘家媒體爭相報導和轉發。

隨後不少媒體紛紛尋到兩名男孩的家中採訪,這才得知兩名男孩一個寄居在姑姑家,一個由爺爺奶奶照顧,都屬於留守兒童,父母都在外務工。

那他們的好品質是怎麼培養出來的呢?

也許正是因為自小父母不在身邊,兩個男孩都非常獨立、懂事、又孝順。顧好自己學習和生活的同時,在家會主動分擔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輔導弟弟妹妹學習不說,

在外也十分樂於助人,很有擔當。

許多中國父母缺乏培養孩子獨立自強的意識

當然,未成年人救人、或者盲目衝動的見義勇為並不值得提倡和宣揚。

但是這兩名男孩及時報警又有勇有謀的做法值得我們讚揚。

他們身上的特質和社會責任感,正是現代社會很多孩子,甚至是成年人所缺失的。

現在很多父母對孩子的要求就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想考名校”,日常生活都一手包辦,形成“保護過度”“照顧過分”的現狀。

最終導致孩子養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習慣,對父母長輩產生極強的依賴性。一旦離開父母長輩,孩子甚至生活無法自理,遇到小小的困難挫折就脆弱不堪。“啃老族”便由此誕生。

其實,這對孩子是一種“以愛之名”的傷害。因為孩子總有一天要離開父母、家庭,獨立生活和生存,我們不能照顧保護他們一輩子。

就像羅振宇說的:“孩子不是在你出生很多年之後才出生的人,孩子是在你死了之後還會活很久的人。”

培養孩子自立首先要學會不給別人添麻煩

讀大學時我得到機會,去日本交流學習了一年,日本人那種“不輕易給別人添麻煩的”觀念讓我感悟很深。

日本的家長把這個觀念當成教育孩子的首要原則,從小就給孩子灌輸“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要給別人添麻煩”的思想,並在日常生活中不斷地強化這種思想意識。

孩子們每天上學都是自己背書包,父母會引導他自己準備裝好小書包裡要使用的物品;就連每天要穿的衣服、要不要帶雨傘這樣的事,父母也不會直接告訴孩子,而是讓他注意聽天氣報告,然後自己思考決定。

雖然這些日常瑣事父母完全可以代勞,也增加不了多少負擔,可日本的父母為什麼要孩子自己做呢?為了培養孩子獨立的思考、自立的能力,堅強的意志,和自強的精神。

這其實是父母對孩子智慧而深沉的愛。

父母適當放手孩子才能學會擔當、走的更遠

“生活自理”是最基本的能力,“不給別人添麻煩”是最優秀的品德。而這種能力和品德,必須從小培養。否則,一個沒有生存能力、沒有家庭擔當、沒有社會責任感的人,何談實現遠大的理想抱負呢?

從現在開始,我們應該學會適當的放手,讓孩子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比如,參與家務活兒。

01 培養孩子的勞動觀念

無論什麼時候,都要給孩子灌輸這樣的觀念:勞動是偉大而光榮的。

在孩子做家務的過程中,父母教他掌握一些簡單的勞動技能,養成自己動手做事的習慣,是在培養孩子的責任感。

02 讓孩子做一些簡單的家務勞動

可以根據孩子的年齡,給孩子分配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鍛煉孩子自己動手做事的能力,比如,自己穿衣、洗臉、刷牙、整理房間等,都讓孩子自己學著去做。

父母在給孩子分配家務時,要注意孩子的安全,同時別讓孩子勞動太久,以免他對做家務勞動產生厭煩和抵抗情緒。

03 多表揚和鼓勵孩子

一旦孩子認真參與了家務勞動,我們就要第一時間做出肯定,表揚孩子的勞動行為,從而保護他的勞動積極性。

不過,孩子由於年紀小,可能會在參與家務勞動時好心辦壞事。即便這樣,爸媽也不要呵斥甚至嘲笑孩子,而應該循循善誘的告訴他,“沒關係的,誰都有犯錯的時候,下次注意就可以了。”

♥ 小稚說 ♥

每天看新聞,我都會負能量爆棚。然而這次,是真的被兩個12歲的孩子給暖到了。

雖然在看到一個男孩小心翼翼踩上擋雨棚的時候,心裡暗暗著急了一把:孩子啊,別把自己也置身於危險中。但看他們倆的分工,應該是出於這個年齡的孩子相對“成熟”的考慮,才做出的舉動——畢竟,還有一個女孩掛在半空,救人重要!

更讓人意外的是,兩名少年都屬於“留守兒童”,而他們有勇有謀的做法和社會責任感的擔當,讓許多大人都為之敬佩。也許,從小獨立自主又需要為家庭承擔一部分的經歷,方能磨練出這樣的少年吧。

孩子是在你死了之後還會活很久的人。”

培養孩子自立首先要學會不給別人添麻煩

讀大學時我得到機會,去日本交流學習了一年,日本人那種“不輕易給別人添麻煩的”觀念讓我感悟很深。

日本的家長把這個觀念當成教育孩子的首要原則,從小就給孩子灌輸“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要給別人添麻煩”的思想,並在日常生活中不斷地強化這種思想意識。

孩子們每天上學都是自己背書包,父母會引導他自己準備裝好小書包裡要使用的物品;就連每天要穿的衣服、要不要帶雨傘這樣的事,父母也不會直接告訴孩子,而是讓他注意聽天氣報告,然後自己思考決定。

雖然這些日常瑣事父母完全可以代勞,也增加不了多少負擔,可日本的父母為什麼要孩子自己做呢?為了培養孩子獨立的思考、自立的能力,堅強的意志,和自強的精神。

這其實是父母對孩子智慧而深沉的愛。

父母適當放手孩子才能學會擔當、走的更遠

“生活自理”是最基本的能力,“不給別人添麻煩”是最優秀的品德。而這種能力和品德,必須從小培養。否則,一個沒有生存能力、沒有家庭擔當、沒有社會責任感的人,何談實現遠大的理想抱負呢?

從現在開始,我們應該學會適當的放手,讓孩子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比如,參與家務活兒。

01 培養孩子的勞動觀念

無論什麼時候,都要給孩子灌輸這樣的觀念:勞動是偉大而光榮的。

在孩子做家務的過程中,父母教他掌握一些簡單的勞動技能,養成自己動手做事的習慣,是在培養孩子的責任感。

02 讓孩子做一些簡單的家務勞動

可以根據孩子的年齡,給孩子分配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鍛煉孩子自己動手做事的能力,比如,自己穿衣、洗臉、刷牙、整理房間等,都讓孩子自己學著去做。

父母在給孩子分配家務時,要注意孩子的安全,同時別讓孩子勞動太久,以免他對做家務勞動產生厭煩和抵抗情緒。

03 多表揚和鼓勵孩子

一旦孩子認真參與了家務勞動,我們就要第一時間做出肯定,表揚孩子的勞動行為,從而保護他的勞動積極性。

不過,孩子由於年紀小,可能會在參與家務勞動時好心辦壞事。即便這樣,爸媽也不要呵斥甚至嘲笑孩子,而應該循循善誘的告訴他,“沒關係的,誰都有犯錯的時候,下次注意就可以了。”

♥ 小稚說 ♥

每天看新聞,我都會負能量爆棚。然而這次,是真的被兩個12歲的孩子給暖到了。

雖然在看到一個男孩小心翼翼踩上擋雨棚的時候,心裡暗暗著急了一把:孩子啊,別把自己也置身於危險中。但看他們倆的分工,應該是出於這個年齡的孩子相對“成熟”的考慮,才做出的舉動——畢竟,還有一個女孩掛在半空,救人重要!

更讓人意外的是,兩名少年都屬於“留守兒童”,而他們有勇有謀的做法和社會責任感的擔當,讓許多大人都為之敬佩。也許,從小獨立自主又需要為家庭承擔一部分的經歷,方能磨練出這樣的少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