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AI在新零售中到底怎麼了?這些獨角獸☆禁☆交上了這份2017答卷

對於很多電商人來說,2017年和2018年沒有太多區別,因為電商下半場的戰爭早在2017年下半年已經開始打響,2018年的到來只是加快一些領域的洗牌速度,但在未來零售的反覆運算中,我們卻看到了有幾個趨勢將保持著長青態勢:AI應用,

供應鏈變革。

“人工智慧到底對人力勞動會造成多大的衝擊”這個問題在2017年下半年曾經紅極一時,各路行家都忍不住走出來說上一兩句。不過就現有的情況看,更多人對於人工智慧時代下的產業革命抱有更多的是擔當,而非擔心。這一點尤其在新零售領域更是如此,人工智慧的出現讓零售人、電商人看到更多可能性,比如用AI透視消費者、重構供應鏈。

在12月21~22日舉行的2017億邦未來零售大會上,零售領域的每日優鮮、商湯科技這兩個獨角獸企業發表了自己代表的企業在2017年的總結以及未來趨勢的判斷。

AI透視消費者:用技術增值消費大資料

根據公開資料統計,商湯集團公開的融資紀錄為C輪,從2014年至今,其已經完成了共計5輪超過約50億融資,最後一輪融資紀錄為15億人民幣,投資方疑為阿裡。

作為企業級服務公司,

商湯集團主要是向企業輸出人工智慧產品,其中在中國市場中,零售業是極為重要的一個板塊。商湯集團總經理尚海龍提出2017年中國電商進入下半場,當線上紅利增長減緩以後,零售行業開始把目標聚焦線上下部分,如何對線下進行效益提升,如何對自己消費者的服務滿意度進行大幅度的提升,其中一個重要變化就是通過AI技術逐步透視消費者。“AI正在透視你生存的世界,
它的透視帶著理解這個場景,包括懂得你想要的無論是消費者的行為,還是消費者的消費記錄等等,它都是已經看懂了的。”

目前在零售行業,商湯通過人工智慧的技術在智慧的搜索、視覺系統的應用、防損、智慧客戶的群體分析、廣告屏、推薦、機器人導購和VIP識別方面做了大量深入的工作。

例如在VIP識別方面,商湯讓商家可以通過人臉識別和多次消費捆綁,成為一個智慧商場,使得商家和商湯可以一起做到記錄消費喜好、捕捉貨架停留頻次。同時可以通過支付設備和商湯打通以後做感應關聯的零售,比如人臉的刷卡。

同時,尚海龍提出電商下半場不僅要從貨品、服務裡面要效益,更重要的是還要在價值客戶管理方面,

消費大資料方面實現增值。很多大資料採擷中會出現“大資料積累了如何用”的問題。這就需要通過運用相關技術實現合理採集和管理。“例如我們通過智慧廣告機,通過對用戶的畫像,通過對他反復消費次數的統計去做智慧零售的一個應用。”尚海龍表示。

當然,在人工智慧與人工之間的替換問題上,尚海龍提及的一個案例令人印象深刻:“解放營業員”。隨著90、95後人群加入社會就職大潮中,用人單位會發現他們對於崗位、職位的理解已經不再是7、80後那般“任勞任怨”。例如,便利店的老闆們就會發現,晚上9點到第二天早上7點這段時間招收銀員已經很難了,因為90後更願意關注自己:“如果睡不好,我的顏值是會下降的,我睡不好,我心裡會產生抑鬱,我不能做收銀員”。所以,在這個案例裡,人工智慧的技術應用,應該是與人工的互相配合,而非絕對的取代關係。

AI大資料管理完成重構零售供應鏈

每日優鮮從2014年至2017年3月共完成6輪融資,其中在2017年完成1億美元C輪融資,以及2.3億美元的C+輪融資。2017年8月每日優鮮宣佈在全國一線城市實現整體盈利。目前每日優鮮在北京、天津、上海、深圳、杭州等10個城市完成8000個高品質(百人以上)點位拓展,並計畫在不久的將來快速鋪設10萬點位。

在2017年,每日優鮮最引人注目的還是供應鏈建設,每日優鮮聯合創始人兼總裁曾斌在《新零售的近場革命》的演講中提出每日優鮮在2017年的幾個重要成果:第一,每日優鮮建立了遍佈中國17個城市截至目前冷鏈面積最大、配送程度最高的體系;第二,每日優鮮已經開始建設熱食供應,在全國範圍內重新組建熱供應鏈能力。

他針對2018年“近場化”趨勢提出了兩點思考,其中“大資料管理”成為重構供應鏈中的重要抓手:

第一,過去所有的服務,包括零售、包括很多服務都是“人找貨”,未來隨著客戶需求的變化,“貨找人”會變成主流。但是在“貨找人”的過程當中不是簡簡單單的把東西放在消費者的面前就可以。這個時候供應鏈也需要重構,因為現在的情況不再是商家買來幾萬種商品讓客戶挑選,客戶也不是買不到東西,而是想又快又准的買到自己想要的好東西。也就是說基於對客戶的理解、創造性的生產商品的能力變得越來越重要。未來的供應鏈、未來的零售商不應該是貿易型的零售商,不應該是買來再賣出去的零售商,而應該是創造型的零售商,是基於對客戶的理解能否做出來客戶所需要的商品的零售商。

第二,物流形式也發生了變化,原來日配就夠了,現在則需要把越來越多的商品放到客戶最近的地方。同時商品也出現了冷鏈、熱儲需求,這樣就對供應鏈產生了新的挑戰和要求。資料的作用會變得越來越大,通過資料可以知道客戶是誰,判斷出他們的需求,知道哪裡可以建立網點,知道哪裡可以做前置倉的配送體系,知道如何進行補貨等等。

“我們相信未來近場零售的終局一定是廣度和密度的決勝,廣度是能否在所有客戶需要的時候很好地滿足他們,密度是能不能把你的供應鏈的密度進行重構和改造,你能不能成為最瞭解用戶的人,能不能提供使用者最需要的商品,你能不能提供想像之外的商品。當整個供應鏈重構過程當中你打造的能力越強、壁壘越高,最終實現用戶滿足的全場景廣度和全鏈條密度就越高,這些一定會決定近場零售的終局。”曾斌表示。

就在2017年“人工智慧”被中央三次點名,其中7月國務院印發《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12月14日工業和資訊化部印發了《促進新一代人工智慧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畫(2018-2020年)》,提出加快產業化和應用是人工智慧發展的關鍵著力點,目標是力爭到2020年,人工智慧和實體經濟融合進一步深化,產業發展環境進一步優化。可以說,人工智慧已經到達了井噴時刻,而實體零售將成為AI的前哨站,推動數字經濟的發展,那麼億邦動力網總裁鄭敏這句話也值得我們振奮:“在中國,數字經濟的提出我認為有同等效果,數字經濟國家級的戰略實際上在中國驅動新科技與產業變革的融合增長,線上線下融合、電子商務和資訊化融合、軟體和硬體的結合,大資料系統和人工智慧融合等等。所以,無論是重返月球還是數位經濟,其根本目的都是驅動新一輪的經濟進入高速增長。”

隨著90、95後人群加入社會就職大潮中,用人單位會發現他們對於崗位、職位的理解已經不再是7、80後那般“任勞任怨”。例如,便利店的老闆們就會發現,晚上9點到第二天早上7點這段時間招收銀員已經很難了,因為90後更願意關注自己:“如果睡不好,我的顏值是會下降的,我睡不好,我心裡會產生抑鬱,我不能做收銀員”。所以,在這個案例裡,人工智慧的技術應用,應該是與人工的互相配合,而非絕對的取代關係。

AI大資料管理完成重構零售供應鏈

每日優鮮從2014年至2017年3月共完成6輪融資,其中在2017年完成1億美元C輪融資,以及2.3億美元的C+輪融資。2017年8月每日優鮮宣佈在全國一線城市實現整體盈利。目前每日優鮮在北京、天津、上海、深圳、杭州等10個城市完成8000個高品質(百人以上)點位拓展,並計畫在不久的將來快速鋪設10萬點位。

在2017年,每日優鮮最引人注目的還是供應鏈建設,每日優鮮聯合創始人兼總裁曾斌在《新零售的近場革命》的演講中提出每日優鮮在2017年的幾個重要成果:第一,每日優鮮建立了遍佈中國17個城市截至目前冷鏈面積最大、配送程度最高的體系;第二,每日優鮮已經開始建設熱食供應,在全國範圍內重新組建熱供應鏈能力。

他針對2018年“近場化”趨勢提出了兩點思考,其中“大資料管理”成為重構供應鏈中的重要抓手:

第一,過去所有的服務,包括零售、包括很多服務都是“人找貨”,未來隨著客戶需求的變化,“貨找人”會變成主流。但是在“貨找人”的過程當中不是簡簡單單的把東西放在消費者的面前就可以。這個時候供應鏈也需要重構,因為現在的情況不再是商家買來幾萬種商品讓客戶挑選,客戶也不是買不到東西,而是想又快又准的買到自己想要的好東西。也就是說基於對客戶的理解、創造性的生產商品的能力變得越來越重要。未來的供應鏈、未來的零售商不應該是貿易型的零售商,不應該是買來再賣出去的零售商,而應該是創造型的零售商,是基於對客戶的理解能否做出來客戶所需要的商品的零售商。

第二,物流形式也發生了變化,原來日配就夠了,現在則需要把越來越多的商品放到客戶最近的地方。同時商品也出現了冷鏈、熱儲需求,這樣就對供應鏈產生了新的挑戰和要求。資料的作用會變得越來越大,通過資料可以知道客戶是誰,判斷出他們的需求,知道哪裡可以建立網點,知道哪裡可以做前置倉的配送體系,知道如何進行補貨等等。

“我們相信未來近場零售的終局一定是廣度和密度的決勝,廣度是能否在所有客戶需要的時候很好地滿足他們,密度是能不能把你的供應鏈的密度進行重構和改造,你能不能成為最瞭解用戶的人,能不能提供使用者最需要的商品,你能不能提供想像之外的商品。當整個供應鏈重構過程當中你打造的能力越強、壁壘越高,最終實現用戶滿足的全場景廣度和全鏈條密度就越高,這些一定會決定近場零售的終局。”曾斌表示。

就在2017年“人工智慧”被中央三次點名,其中7月國務院印發《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12月14日工業和資訊化部印發了《促進新一代人工智慧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畫(2018-2020年)》,提出加快產業化和應用是人工智慧發展的關鍵著力點,目標是力爭到2020年,人工智慧和實體經濟融合進一步深化,產業發展環境進一步優化。可以說,人工智慧已經到達了井噴時刻,而實體零售將成為AI的前哨站,推動數字經濟的發展,那麼億邦動力網總裁鄭敏這句話也值得我們振奮:“在中國,數字經濟的提出我認為有同等效果,數字經濟國家級的戰略實際上在中國驅動新科技與產業變革的融合增長,線上線下融合、電子商務和資訊化融合、軟體和硬體的結合,大資料系統和人工智慧融合等等。所以,無論是重返月球還是數位經濟,其根本目的都是驅動新一輪的經濟進入高速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