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初中畢業考中師,一場成就中國教育的“公務員考試”

一、

雨蝶是北京的一位小學教師。

她的兒子在一所高中讀高一。

兒子的學校對學生進行人生規劃教育,邀請一些行業的從業者擔任導師為高一的學生做指導報告。由學生自由選擇導師。

雨蝶作為教師行業的代表,受邀請對這些高中的孩子進行人生學習指導。

讓雨蝶老師意外的是,高一的幾年班一共有500多個學生,選擇未來師範做升學目標的只有24個學生。

雨蝶的兒子也選擇了媽媽,他對媽媽的學歷沒有太大的信心——中師畢業。

也怕媽媽為選她的學生太少而傷心。

對於如何介紹自己的職業生涯,雨蝶老師也有一些擔心,如何給學生們講述自己當年沒有參加一模二模中考直接報考中等師範的人生經歷呢?有誰能夠理解自己當年初中畢業考中師那一段“輝煌”歷程呢?

二、

現在,最熱門的考試要算公務員招錄考試了。最火的崗位有幾千人去競爭,只為考一個穩定的工作。

公務員考試有一個門檻,起碼要大學專科畢業,而在二十多年前,有一個熱門的考試和現在的公務員考試相似,競爭亦相當激烈,考上就有一個穩定的工作,成為“國家幹部”,那就是“初中畢業考中師”。

70年代末,國家為了解決中小學師資短缺問題,決定從初中畢業生中招收優秀的學生入讀中等師範學校,

學習三年後,以國家幹部的身份分配到各地中小學教學一線。

因為成為中師生完成了從“農民到幹部”的身份轉變,成就了學子們跳出“龍門”的夢想,成為全體初中畢業生首選。大家爭相報考中師學校,實現人生提升。

從上世紀七十年代末期這一政策開始實施,到1999年完成最後一屆中師學生招生,有統計說,全國共培養有400多萬中師生。

這些優秀的中師生畢業後,

像蒲公英的種子一樣,散向中國最廣大的農村,紮根三尺講臺,成就中國教育,撐起中小學教育大半個天空。

三、

上世紀80、90年代,對於選拔初中畢業生入讀中等師範學校有著嚴格的程式和規則。

張良老師曾經是一名中師生,對90年代初自己從初中考入師範學校的經歷記憶猶新:

那時,全省共有44所師範學校,向張良老師所在縣招生的師範學校只有一所,位於鄰縣 。每年分給該縣100多名招生指標。

縣教育主管部門(教委)對初中畢業生報考師範這樣規定:只有初三年級的應屆畢業生能夠報考中師,在初中留級或者參加過中考的學生不能報考。

張良初中畢業那年,他所在的學校還對有資格報名師範的學生進行了預選考試。

校長和會計到外地找學校老師出了一套考試試卷,然後對全校欲報名中師的學生進行考試,考完之後,校長和會計又神秘的消失了一個多周,到外地將試卷評好,回到學校公佈成績,宣佈只的前十名的學生才有資格報考中師學校。

當時,初三畢業生願意報考師範的有100多人,只讓10個學生報考師範,許多學生不願意,到縣教委去投訴,說一是考試成績不公正,二是前十名入選的學生有五六個學生不是應屆生,沒有報名資格。

最後,學校只能將那次預選取消,允許所有應屆畢業學生報考中師。

那一年,張良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績,考入了師範學校。全校一共考上3個學生。畢業後,他們都回到了這所鄉村學校教書。

四、

禾星曾經也是一位90年代的中師生。

從小學一年級開始,禾星的成績在班裡都是第一名,如果那次考了個第二名,那是一個意外。

初三年級畢業那年,身為農民的父母想讓她報考師範學校,考上師範就能有穩定的工作,對於一個女孩來說,非常不錯了。

禾星聽從父母的話,在填報志願時,要填中師。

初三年級的班主任何老師認為,禾星如果讀高中,一定能考上大學,一定能有更大的發展空間。而如果考中師,畢業後只能回到中小學校教書,發展前景有限。

為了說服禾星的家長,何老師還專門去了一趟禾星家,和禾星的父母進行溝通。苦口婆心也沒有改變他們的讓孩子報考師範的主意。最後,禾星以全縣第一名的成績考入師範學校。

參加工作後,禾星通過自學,順利的考上研究生,如今在省會的一所高校教書。對於當年報考中師的經歷,她說,我們學校考上師範的學生,都是當年畢業生中最聰明,成績最好的學生。他們畢業後,都回到學校教書了,很少有同學再能出來發展。

五、

謝新茂老師曾經是一位中等師範學校的老師,從1983年開始,就一直在一所中師學校任教,一直到2002年最後一屆中師畢業生離校後,才調到另一所學校。他親身經歷了中師教育政策的實施及廢止的全過程。

他在文章《初中畢業上中師:教育之大幸與個人之不幸》說:

“在十六七年的時間內,全國近400萬學習成績優異的初中畢業生,擁進了中等師範學校並不算高的門檻,然後猶如一把把蒲公英的種子,被撒在祖國或肥沃或貧瘠的土地上。他們中的絕大部分,從畢業開始,就一直堅守在偏僻、荒涼的鄉村中小學,成了中國當代教育最堅固的基石。而在這近乎固執的堅守中,他們自身的才華,卻被他們從事的職業磨礪殆盡,成了中國當代最具悲情☆禁☆色彩的人物。”

“他們以出類拔萃的優異素質,卻選擇上中師,主要目的就是為了解決一張飯票。對他們自身來說,一輩子從事中小學教育,顯然是屈才。他們的素質,以中國當前的標準來衡量,絕不是一個中小學教師的素質。

”這批人加入到基礎教育行列,確實是中國基礎教育的大幸。中國現在的基礎教育尚不至於坍塌,關鍵是還有這批人在那裡撐著。

“而對他們個人的前途來說,選擇鄉村中小學教師這個行業,確實又是大不幸。他們都應該是國家的棟樑之材,卻成了墊在金字塔最底層的鋪路石,這讓他們的人生之路,充滿了悲情的色彩。 ”

謝老師的這篇文章,筆者曾經多次閱讀,多次選用,每一次閱讀,都有不可名狀的感動。謝老師從中師生老師的角度,給這個群體最大的寬慰與理解。從中,可以感觸到當年,初中畢業考中師,那一場考試,就如一場“公務員考試”,成就中國教育,決定著一批人一生的命運。

六,

中師學校老師周碧華老師,在他的文章《中師生,中國騰飛的“墊腳石”》,講述自己那一段執教湖南桃源師範的經歷,通過擔任一屆中師生班主任的感知,談了對中師生最真實的認識和評價:

”因為,他們是初中畢業生中的佼佼者,在當年大學錄取率還十分低下的時代,考取中師的意義不亞于當今考取研究生;在當年城鄉差別十分明顯的情況下,考取中師的農村孩子意味著從此跳出了“農門”。

“但,讀中師並非他們的自主選擇,初中畢業時,只有15歲,他們順從父母的意願,他們都是孝順的孩子;更多的是屈服於命運,因為家貧而不得不以最快的速度獲得“鐵飯碗”。

”18歲,剛成年的年齡,中師生便被分配到各鄉村小學,有的甚至到了偏遠山村,一人一校,幾十元的微薄工資,有時還不能按月發放。

“中師生畢業季,傳來了初中同學考上重點大學的消息,而三年前這些同學都比自己成績差,這樣的命運反差,曾深深地剌激過每一個中師畢業生——他們畢竟只有18歲,正是做夢的年齡,但夢提前終結,他們只能彎下腰去,做一塊墊腳石。

”畢業4年後,又傳來初中同學某某大學畢業分配到某大城市某大機關的消息,而自己,正在某一間破爛的教室裡當孩子王……

如今,中國已崛起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許多80後已成為國家重點項目的科研主力,他們當然感恩于大學教授的教導,可是否記得當年的小學老師?正是上世紀80—90年代的中師生,讓你們接受了良好的基礎教育;你們是否知道,你們當年的小學老師,本該也是科學家、音樂家、教授呀!

決定這一切的就是那一場考試。

那一場考試決定中師生的命運,決定了他們一生的道路。

七、

有一家知名媒體開展討論,你認為當年中師畢業考中師,相當於現在本科考試還是研究生考試?

一位朋友說,我1991年初中畢業,中考成績是全區三所初中的第一名,總分比縣一中的錄取分數線高了整整70分。而當年我們學校考上縣一中的,也僅有一人。

按政策,我有三種選擇:市重點高中、縣一中、中等師範學校。

母親說:你身子骨弱,讀高中的話,萬一將來沒考上大學,只能回家務農,還是捧只鐵飯碗穩當些吧?

我只知道,讀了師範,可以轉戶口、吃國家糧。至於以後會當一輩子老師,那時似乎沒想過。

可令我萬萬沒想到的是,進師範的第一年,糧票取消了;畢業後,農業稅取消了;再過兩年,非農戶口也沒用了。

1994年,我被分配到一所鄉村小學,月薪只有380元。

就這樣,渾渾噩噩地、跌跌撞撞地被裹挾進命運的洪流,不知不覺,已人到中年。

那一場初中畢業考中師,考試的成功,成為許多人一生一次永遠不能忽略的“閃亮”。隨後三年的中師生活,又是一段永遠不會忘卻的記憶,一段人生美麗的“芳華”。

八、

張宇樂老師于1978年考入河南省臨汝師範學校普師班,1981年畢業,留校任教。連續擔任四屆普師班班主任,被評為″河南省特級教師",″全國各優秀教師"。長期中等師範學校教學和管理工作的經歷,對中師生群體有著特別的情愫。

據張老師統計,從1977年中師開始招生, 到1999年最後一屆中師招業結束,全國中等師範學校一共招生了23屆學生。這23年來,畢業考中師,成為許多初中畢業生的追求。這些學生,大部分工作在中小學教育一線,還有一部分考入更高等學校,人生從此改變。

如今,一代中師生,多數人已經過了而立之年,一些人已經退休。大家在各自的崗位,皆取得了不錯的成績。驀然回望,發現多年前那段中師生的歲月,如影如幻,難以割捨。

2017年12月,文章《一代中師生的“芳華”》在網上刷屏,創造了110多萬的閱讀量。文章的編輯倪志勇老師是一名80年代的中師生。觀看電影《芬芳》之後,他認為“文工團”與“中師生”群體有著太多共同之處,都是一段歷史的記憶。

文章吸引了全國各地的中師畢業生,促成了全國中師群生的建立。倪志勇老師提議,是不是也要拍一部反映我們自己中師歲月的電影。大家認為此主意非常好,每一個中師生當年都有一段純真的夢,如今重拾,意義重大。

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

全國各地的中師生,如星星之火,欲將燎原。全國中師生群迅速500人滿員,大家又建起第二群,第三群。短期內籌建了5個全國中師群。張宇樂老師被擁戴為群主。

在張宇樂老師的主持下,要拍一部反映中師生題材的電影或電視劇,出一部有關中師生內容的文集的計畫日漸清楚。為了更好徵集當年有關中師生的生活、學習、工作等方面的素材,讓更多的中師生參與到這個美麗的事業當中,大家決定要成立100個中師群,召集5萬名中師生,為中師生的電影作準備。

這項工作在緊張有序的進行中,如果你曾是中師生,或者你身邊有人曾經是中師生,請轉告他,我們在做的事情,歡迎他能參與過來,因為,主角就是我們自己!

初中畢業考中師,那一場考試,成就了中國教育,成就了一代中師生的芳華!

校長和會計到外地找學校老師出了一套考試試卷,然後對全校欲報名中師的學生進行考試,考完之後,校長和會計又神秘的消失了一個多周,到外地將試卷評好,回到學校公佈成績,宣佈只的前十名的學生才有資格報考中師學校。

當時,初三畢業生願意報考師範的有100多人,只讓10個學生報考師範,許多學生不願意,到縣教委去投訴,說一是考試成績不公正,二是前十名入選的學生有五六個學生不是應屆生,沒有報名資格。

最後,學校只能將那次預選取消,允許所有應屆畢業學生報考中師。

那一年,張良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績,考入了師範學校。全校一共考上3個學生。畢業後,他們都回到了這所鄉村學校教書。

四、

禾星曾經也是一位90年代的中師生。

從小學一年級開始,禾星的成績在班裡都是第一名,如果那次考了個第二名,那是一個意外。

初三年級畢業那年,身為農民的父母想讓她報考師範學校,考上師範就能有穩定的工作,對於一個女孩來說,非常不錯了。

禾星聽從父母的話,在填報志願時,要填中師。

初三年級的班主任何老師認為,禾星如果讀高中,一定能考上大學,一定能有更大的發展空間。而如果考中師,畢業後只能回到中小學校教書,發展前景有限。

為了說服禾星的家長,何老師還專門去了一趟禾星家,和禾星的父母進行溝通。苦口婆心也沒有改變他們的讓孩子報考師範的主意。最後,禾星以全縣第一名的成績考入師範學校。

參加工作後,禾星通過自學,順利的考上研究生,如今在省會的一所高校教書。對於當年報考中師的經歷,她說,我們學校考上師範的學生,都是當年畢業生中最聰明,成績最好的學生。他們畢業後,都回到學校教書了,很少有同學再能出來發展。

五、

謝新茂老師曾經是一位中等師範學校的老師,從1983年開始,就一直在一所中師學校任教,一直到2002年最後一屆中師畢業生離校後,才調到另一所學校。他親身經歷了中師教育政策的實施及廢止的全過程。

他在文章《初中畢業上中師:教育之大幸與個人之不幸》說:

“在十六七年的時間內,全國近400萬學習成績優異的初中畢業生,擁進了中等師範學校並不算高的門檻,然後猶如一把把蒲公英的種子,被撒在祖國或肥沃或貧瘠的土地上。他們中的絕大部分,從畢業開始,就一直堅守在偏僻、荒涼的鄉村中小學,成了中國當代教育最堅固的基石。而在這近乎固執的堅守中,他們自身的才華,卻被他們從事的職業磨礪殆盡,成了中國當代最具悲情☆禁☆色彩的人物。”

“他們以出類拔萃的優異素質,卻選擇上中師,主要目的就是為了解決一張飯票。對他們自身來說,一輩子從事中小學教育,顯然是屈才。他們的素質,以中國當前的標準來衡量,絕不是一個中小學教師的素質。

”這批人加入到基礎教育行列,確實是中國基礎教育的大幸。中國現在的基礎教育尚不至於坍塌,關鍵是還有這批人在那裡撐著。

“而對他們個人的前途來說,選擇鄉村中小學教師這個行業,確實又是大不幸。他們都應該是國家的棟樑之材,卻成了墊在金字塔最底層的鋪路石,這讓他們的人生之路,充滿了悲情的色彩。 ”

謝老師的這篇文章,筆者曾經多次閱讀,多次選用,每一次閱讀,都有不可名狀的感動。謝老師從中師生老師的角度,給這個群體最大的寬慰與理解。從中,可以感觸到當年,初中畢業考中師,那一場考試,就如一場“公務員考試”,成就中國教育,決定著一批人一生的命運。

六,

中師學校老師周碧華老師,在他的文章《中師生,中國騰飛的“墊腳石”》,講述自己那一段執教湖南桃源師範的經歷,通過擔任一屆中師生班主任的感知,談了對中師生最真實的認識和評價:

”因為,他們是初中畢業生中的佼佼者,在當年大學錄取率還十分低下的時代,考取中師的意義不亞于當今考取研究生;在當年城鄉差別十分明顯的情況下,考取中師的農村孩子意味著從此跳出了“農門”。

“但,讀中師並非他們的自主選擇,初中畢業時,只有15歲,他們順從父母的意願,他們都是孝順的孩子;更多的是屈服於命運,因為家貧而不得不以最快的速度獲得“鐵飯碗”。

”18歲,剛成年的年齡,中師生便被分配到各鄉村小學,有的甚至到了偏遠山村,一人一校,幾十元的微薄工資,有時還不能按月發放。

“中師生畢業季,傳來了初中同學考上重點大學的消息,而三年前這些同學都比自己成績差,這樣的命運反差,曾深深地剌激過每一個中師畢業生——他們畢竟只有18歲,正是做夢的年齡,但夢提前終結,他們只能彎下腰去,做一塊墊腳石。

”畢業4年後,又傳來初中同學某某大學畢業分配到某大城市某大機關的消息,而自己,正在某一間破爛的教室裡當孩子王……

如今,中國已崛起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許多80後已成為國家重點項目的科研主力,他們當然感恩于大學教授的教導,可是否記得當年的小學老師?正是上世紀80—90年代的中師生,讓你們接受了良好的基礎教育;你們是否知道,你們當年的小學老師,本該也是科學家、音樂家、教授呀!

決定這一切的就是那一場考試。

那一場考試決定中師生的命運,決定了他們一生的道路。

七、

有一家知名媒體開展討論,你認為當年中師畢業考中師,相當於現在本科考試還是研究生考試?

一位朋友說,我1991年初中畢業,中考成績是全區三所初中的第一名,總分比縣一中的錄取分數線高了整整70分。而當年我們學校考上縣一中的,也僅有一人。

按政策,我有三種選擇:市重點高中、縣一中、中等師範學校。

母親說:你身子骨弱,讀高中的話,萬一將來沒考上大學,只能回家務農,還是捧只鐵飯碗穩當些吧?

我只知道,讀了師範,可以轉戶口、吃國家糧。至於以後會當一輩子老師,那時似乎沒想過。

可令我萬萬沒想到的是,進師範的第一年,糧票取消了;畢業後,農業稅取消了;再過兩年,非農戶口也沒用了。

1994年,我被分配到一所鄉村小學,月薪只有380元。

就這樣,渾渾噩噩地、跌跌撞撞地被裹挾進命運的洪流,不知不覺,已人到中年。

那一場初中畢業考中師,考試的成功,成為許多人一生一次永遠不能忽略的“閃亮”。隨後三年的中師生活,又是一段永遠不會忘卻的記憶,一段人生美麗的“芳華”。

八、

張宇樂老師于1978年考入河南省臨汝師範學校普師班,1981年畢業,留校任教。連續擔任四屆普師班班主任,被評為″河南省特級教師",″全國各優秀教師"。長期中等師範學校教學和管理工作的經歷,對中師生群體有著特別的情愫。

據張老師統計,從1977年中師開始招生, 到1999年最後一屆中師招業結束,全國中等師範學校一共招生了23屆學生。這23年來,畢業考中師,成為許多初中畢業生的追求。這些學生,大部分工作在中小學教育一線,還有一部分考入更高等學校,人生從此改變。

如今,一代中師生,多數人已經過了而立之年,一些人已經退休。大家在各自的崗位,皆取得了不錯的成績。驀然回望,發現多年前那段中師生的歲月,如影如幻,難以割捨。

2017年12月,文章《一代中師生的“芳華”》在網上刷屏,創造了110多萬的閱讀量。文章的編輯倪志勇老師是一名80年代的中師生。觀看電影《芬芳》之後,他認為“文工團”與“中師生”群體有著太多共同之處,都是一段歷史的記憶。

文章吸引了全國各地的中師畢業生,促成了全國中師群生的建立。倪志勇老師提議,是不是也要拍一部反映我們自己中師歲月的電影。大家認為此主意非常好,每一個中師生當年都有一段純真的夢,如今重拾,意義重大。

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

全國各地的中師生,如星星之火,欲將燎原。全國中師生群迅速500人滿員,大家又建起第二群,第三群。短期內籌建了5個全國中師群。張宇樂老師被擁戴為群主。

在張宇樂老師的主持下,要拍一部反映中師生題材的電影或電視劇,出一部有關中師生內容的文集的計畫日漸清楚。為了更好徵集當年有關中師生的生活、學習、工作等方面的素材,讓更多的中師生參與到這個美麗的事業當中,大家決定要成立100個中師群,召集5萬名中師生,為中師生的電影作準備。

這項工作在緊張有序的進行中,如果你曾是中師生,或者你身邊有人曾經是中師生,請轉告他,我們在做的事情,歡迎他能參與過來,因為,主角就是我們自己!

初中畢業考中師,那一場考試,成就了中國教育,成就了一代中師生的芳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