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美國男子每頓吃壽司 體內1.5米大蟲蠕動

美國一男子有吃壽司的習慣,幾乎一日三餐都要吃。

久而久之…男子有一天忽然發現自己腹部隱隱作痛並有噁心嘔吐的感覺,身體總感覺提不起勁,更重要的是糞便中出現“蟲子”!一時間該名加利福尼亞男子被嚇壞了。

據《紐約每日新聞》(New York Daily News)報導,該名男子迅速到當地醫院求醫,結果發現他體內竟然藏有一條1.5米的蠕蟲。

主治醫生講述“他感染了寄生蟲病,剛開始我也表示懷疑,不認為他有寄生蟲病”。結果患者給醫生展示了上廁所時發現的絛蟲,

醫生才確信他確實得了絛蟲病,用專業儀器測得這條巨大的蟲子長度至少150cm!

患者還向醫生表示自己最喜歡吃生魚壽司(三文魚),醫生猜測正是三文魚壽司造成了他的絛蟲病。(高能預警:蟲病大多噁心,當作麵條好了。)

為什麼日本人吃壽司不擔心寄生蟲?

有人認為寄生蟲無法再海水中生活,因此海水魚類體內沒有過多寄生蟲存在。其實這個說法是站不住的,寄生蟲的種類遠超人類想像,生活環境和宿主更是各不相同。幾乎每條海水魚都會被寄生蟲感染,這些寄生蟲引起的魚病,諸如刺激隱核蟲病、粘孢子蟲病、海盤蟲病等,更是海水魚養殖中需要常常面對的問題。

針對這一方面,日本採取措施,壽司原材料不再單一以海洋魚類為主,而是考慮自主養殖魚,這類養殖魚在飼養過程中相對比較好地控制或者消除寄生蟲的存在,減少寄生蟲病對人體的危害,但不是說吃養殖魚就沒有得蟲病的風險,風險依然存在,只是和“直接生吃海洋魚類”對比,

風險小一些。

吃壽司的日本人也飽受異尖線蟲病之苦

有資料顯示“2007年7月-12月”;“ 2008年7月-12月”,100多家日本醫院共診斷出430例異尖線蟲病。據此推算日本的蟲病年發病數至少三位數。

被異尖線蟲感染的海水魚種類頗多,其中的食用魚有如三文魚、大馬哈魚、金槍魚、海鱸魚、鱈魚、帶魚、海鰻、石斑魚、鯡魚、真鯛等。

在海魚的體內,異尖線蟲發育成為具有感染性的第三期幼蟲,然後通過海魚被吞食這個過程進入海洋哺乳動物的消化系統內。

人類並非異尖線蟲的最佳寄生環境,因為異尖線蟲的第三期幼蟲無法在人體內繼續發育為成蟲,但是它依然能夠對人體健康造成損害。

殺死寄生蟲的最簡單方法就是高溫

如果要生吃的話,還有另一種與高溫“逆行”的方法--冷凍。為了能殺死魚肉中的異尖線蟲幼蟲,歐盟規定海產品必須在零下20℃冷凍24小時才能上市,而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則建議冷凍7天(如果是零下35攝氏度可縮短到15小時)。可見這種方法得到了權威支持。

拋開寄生蟲病不說,其實海洋魚類,海洋貝殼類“海鮮”還有不少細菌,此前有報導過澳洲、歐美地區出現“食肉菌”疫情。

食肉菌感染又稱“噬肉菌感染”,學名壞死性筋膜炎,指細菌入侵皮下組織和筋膜,隨後在機體內作用引起急性壞死性軟組織感染。如果不及時採取措施,感染者將被細菌從內部“吃掉”!

這裡不是借蟲病、細菌危害來勸大家不要吃壽司以及海鮮類食品,若要品嘗建議大家到正規門店,切勿貪小便宜,生肉壽司如果存放時間久了,該扔就扔吧。

為了能殺死魚肉中的異尖線蟲幼蟲,歐盟規定海產品必須在零下20℃冷凍24小時才能上市,而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則建議冷凍7天(如果是零下35攝氏度可縮短到15小時)。可見這種方法得到了權威支持。

拋開寄生蟲病不說,其實海洋魚類,海洋貝殼類“海鮮”還有不少細菌,此前有報導過澳洲、歐美地區出現“食肉菌”疫情。

食肉菌感染又稱“噬肉菌感染”,學名壞死性筋膜炎,指細菌入侵皮下組織和筋膜,隨後在機體內作用引起急性壞死性軟組織感染。如果不及時採取措施,感染者將被細菌從內部“吃掉”!

這裡不是借蟲病、細菌危害來勸大家不要吃壽司以及海鮮類食品,若要品嘗建議大家到正規門店,切勿貪小便宜,生肉壽司如果存放時間久了,該扔就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