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徐達為什麼兩次放跑元順帝?因為朱元璋不想讓他成第二個韓林兒?

西元1368年7月,徐達的北伐大軍抵達了河北的通州,這裡距離元朝的國都也就一兩天的路程了。

然而令人不解的,北伐的軍事統帥徐達居然就在這通州城整整呆了七天,啥事兒也不幹。七天時間對於元順帝逃跑綽綽有餘了,元順帝似乎也明白了徐達的意思,果然在半夜打開了健德門,溜之大吉。

然後徐達的大軍才不緊不慢地挺近北京城,這是第一次。

第二次是發生在不久後的開平,這裡當時是元朝的上都。徐達的大軍又是懶懶散散、不緊不慢的來了,

這次大明的軍隊直接將此處給圍了起來,看似是甕中捉鼈,萬無一失了,可誰曾想徐達又將包圍圈故意漏了一口子。

元順帝瞬間就明白了他的意思,又跑了,這是第二次。

此時的開平王的常遇春怒了,因為白白丟失了一個活捉元朝皇帝的大功勞,

於是就去質問徐達。只見徐達不緊不慢地道出了自己之所以這麼做的動機:“元朝皇帝雖然不過一介夷狄,但怎麼說人家也曾經是我們的皇上,管理中原這麼久,怎麼著也得給點面子吧。如果真的把他活捉了,那我們的老大朱元璋該怎麼處置他呢?對於這位前任皇帝,是封一塊地給他?還是直接把他殺了呢?我覺得兩個都不好,所以還不如把他給放了呢。

常遇春聽後很是不可理喻,班師回朝後就向朱元璋打了小報告,可沒想到朱元璋並沒有怪罪徐達。

可見,在處理元順帝這件事情上,徐達和朱元璋二人是保持著相同看法的。雖說有專家考證徐達很可能並沒有參加過開平追擊戰,但《明史》中確實記載有他們君臣二人關於元順帝去向問題的討論:朱元璋在汴梁時,徐達就曾秘密向其請示過了,元順帝如果要逃跑,

是否要乘勝追擊呢?朱元璋回答,把他趕到塞外去就行了。

《元史》中也有類似的記載,“元順帝本紀”中就交代了:朱元璋鑒於元順帝棄城而去的合作態度,認為他“知順天命,退避而去”,勉強算是實現了元朝、明朝的和平交接,鑒於此,這才封其為“順帝”。而在元朝那邊,

元順帝則被稱為“元惠宗”。

其實徐達和朱元璋這樣的做法在當時來看,是完全正確的。因為在封建社會中,君臣的觀念是很強的,雖說元朝是起義軍推翻的對象,但對於元順帝本人而言,他們還是將其當成是“君”的。比如隋煬帝雖說是暴君,但當他在揚州被殺後,起義的李淵、竇建德等人還是痛哭流涕,為其披麻戴孝;再者李自成進入北京城後,也將自殺身亡的崇禎皇帝厚葬了。

他們之所以這麼做,就是為了向天下宣揚君臣的理念。況且當時的元順帝也還算是個不錯的帝王,恢復了科舉,減輕了賦稅,整體成績還算可以。

在這種歷史大背景下,你說如果元順帝真的被活捉了,我們的洪武大帝朱元璋究竟該怎麼跟他相處?怎麼處都是尷尬,所以說還不如不見面。

他們之所以這麼做,就是為了向天下宣揚君臣的理念。況且當時的元順帝也還算是個不錯的帝王,恢復了科舉,減輕了賦稅,整體成績還算可以。

在這種歷史大背景下,你說如果元順帝真的被活捉了,我們的洪武大帝朱元璋究竟該怎麼跟他相處?怎麼處都是尷尬,所以說還不如不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