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抗戰時期中國軍隊的“重武器” 是日軍火力重點照顧的對象

現存民二四式重機槍

馬克沁重機槍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打出了血腥的威名,

在索姆河戰役中,僅一天英軍就被裝備了馬克沁重機槍的德國軍隊打死了6萬餘人。於是在民國初期,馬克沁重機槍進入了民國兵工人員的視野。在中德合作期間(所以可以當時很多武器都來源於德國),1934年金陵兵工廠從德國獲得了MG-08的設計圖紙,並于1935年成功仿製,由於此時正是民國24年,故命名為二四式重機槍,該槍自然而然也被選為當時中國軍隊的制式裝備,
成為中國軍隊當時主要的重火力來源。

使用民二四式重機槍的中國士兵

首先介紹一下二四式重機槍的基本資料:

槍長:895 mm

槍身重:20 kg

槍架重:29 kg

口徑:7.92 mm

理論射速:600發/min

槍口初速:770 m/s(重尖彈);870 m/s(尖彈)

二四式重機槍採用水冷的方式冷卻槍管,比較粗的"槍管"部分就是水冷套筒,

這也是繼承自馬克沁重機槍的結構特點,採用水冷式可以說決定了二四式重機槍的主要特點。相比于風冷式槍管,水冷式不用頻繁地更換槍管,可以維持更長時間的持續射擊。

民二四

但是採用水冷的缺點也很明顯,會導致槍重直線上升,

一挺二四式重機槍全重高達49千克,而且由於槍管散熱會導致水冷套筒內的冷卻水蒸發,所以還必須要準備備用的冷卻水,進一步增加了重機槍組的負重,太高的重量導致二四式重機槍的陣地往往很難及時轉移。除此之外,在冬天,蒸發的水蒸氣很容易形成霧氣,影響射手的視線,並且暴露機槍陣地的位置。

使用民二四的中國士兵

雖然在二戰時二四式重機槍已經不算先進,但依舊是一款極具殺傷力的武器。在與日軍交戰過程中,日軍往往會優先"照顧"二四式重機槍的陣地,使用迫擊炮或者步兵炮先摧毀二四式重機槍後再發起衝鋒,否則一挺不被壓制的二四式重機槍可以給衝鋒的日軍造成重大的傷亡。

而且二四式重機槍在與日本九二式重機槍的對射中也處於優勢,主要是九二式採用彈板供彈,火力連續性不如二四式。

重機槍陣地

二四式重機槍還可以客串防空機槍的角色,中國軍隊也曾有過集中4挺二四式重機槍齊射防空的戰術。二四式強大的火力極大地激勵了中國軍隊,但是可惜裝備數量較少,一線部隊只能分散佈置,難以組成火力網,再加上是日軍的重點摧毀對象,二四式重機槍的戰損率居高不下,不過也可以由此看出其對日軍的震懾作用。

二四式強大的火力極大地激勵了中國軍隊,但是可惜裝備數量較少,一線部隊只能分散佈置,難以組成火力網,再加上是日軍的重點摧毀對象,二四式重機槍的戰損率居高不下,不過也可以由此看出其對日軍的震懾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