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抵禦嚴寒,守在“溫暖”第一線

李衛民 記者 馮琦

【體驗地點】供熱搶修現場

【體驗人物】供熱維修人員

進入農曆臘月,牡丹江的室外最低溫度始終保持在-30℃左右,雪城再一次用寒冷證明了它的“冷地位”。當我們窩在溫暖的房間裡,泡上一杯熱騰騰的茶,倚著暖氣,享受冬日愜意時光時,卻有這樣一群人,默默與嚴寒做著“鬥爭”。他們迎著寒風,早出晚歸,或是輾轉于社區居民家中,或是穿梭於各個供熱閥室井,對出現故障的供熱管線進行搶修,他們就是給千家萬戶送“溫暖”的供熱維修人員。

1月29日,記者走近這些供熱維修工,記錄下他們最真實的工作狀態,感受他們平凡而忙碌的生活。“多長時間了?一點都不熱嗎?好,我們馬上過去……”當天一早,還不到上班時間,牡丹江熱電有限公司柴市供熱站的熱線電話便響個不停。習慣了早到的供熱維修師傅們剛接到熱線,就拿上工具向現場趕去。

“我們開車都有點快,這都是職業病,因為搶修要第一時間趕到現場,

處理問題,保證用戶供暖。”維修師傅張大壯一邊開著熱電維修車,一邊對記者說。應急突發、搶修管線、維護保養管線等都是他們最日常的工作。在柴市供熱所,維修師傅只有11人,但是他們卻要肩負著16000多戶居民、170多萬平方米的供熱面積。

不到10分鐘,3位維修師傅就趕到了現場。經過排查,發現是附近一處地下供熱管線出現了凍害,而解決方法就是下井,將凍上的管道烤開。

有了應對方案,幾位維修師傅二話不說,各就各位幹起活來。

“管鉗、井鉤、安全帽是我們下井必備的幾件法寶。”在搶修一線幹了近20年的藏師傅說著,便拿著井鉤將供熱井蓋打開,動作麻利地下入狹窄的供熱井口內。1米多深的供熱井內空間十分狹小,工具很難施展。藏師傅只好以半蹲坐的彆扭姿勢,開始徒手拆除管道上包裹的防凍材料。此時,站在路面上記錄的記者已經開始跺腳取暖,

而井內的藏師傅卻已經忙出了一頭汗。

“雖然忙碌,但是確實在給老百姓做好事,所以我們辛苦是值得的。”藏師傅說,供暖無小事兒,只要接到熱線電話,如暖氣片不排氣造成氣阻,熱水不迴圈等問題,就得上門給用戶調試。進入採暖期後,他們就沒睡過一個安穩覺,因為要隨時待命。一旦管區遇到供熱管線破裂、採暖設施跑水等突發問題,作為搶修第一線的他們就必須馬上到位維修。

採訪中,記者瞭解到,供熱並不像很多人認為的只是“季節活”。過了採暖期就可以鍋爐房大門一鎖,工人“解甲歸田”,供熱的工作其實是周而復始的。維修師傅們說,一年中最忙的的確是冬季,但供暖結束後,檢修管道、鋪設管道等工作還都等著他們來完成,基本上一年12個月閑不著。

【記者手記】

供暖期,他們每天以爐為伴默默堅守,將一股股暖流送進千家萬戶。冰雪裡,他們走街串巷、爬樓入戶,在城市的各個角落留下巡查管線的足跡。搶修時,他們與寒冷角逐、與時間角逐、與挑戰角逐,用敬業和堅守,為城市築起那道溫暖的防線。

他們始終在路上,越是寒冷,他們愈加繁忙。而每一戶溫暖的背後,都有他們流下的汗水。希望守護著城市溫度的他們,也同樣得到溫暖的擁抱和微笑。不論你是否認識他們,都請在供暖難題解決後,對他們道一句“謝謝”。因為有他們,這個冬天才不會冷,因為有他們,這座城市才有了暖暖的溫度。

冰雪裡,他們走街串巷、爬樓入戶,在城市的各個角落留下巡查管線的足跡。搶修時,他們與寒冷角逐、與時間角逐、與挑戰角逐,用敬業和堅守,為城市築起那道溫暖的防線。

他們始終在路上,越是寒冷,他們愈加繁忙。而每一戶溫暖的背後,都有他們流下的汗水。希望守護著城市溫度的他們,也同樣得到溫暖的擁抱和微笑。不論你是否認識他們,都請在供暖難題解決後,對他們道一句“謝謝”。因為有他們,這個冬天才不會冷,因為有他們,這座城市才有了暖暖的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