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去不去同學會?這是一場不簡單的內心戲(2)

■新快報記者 陳斌/文 廖木興/插畫

2 堅決不去絕不參與型:物是人非事事休

與青青女士和Lee積極召集、積極組織同學會截然不同的是,Joy女士態度非常堅決地表示:“不參加同學會。”為什麼?她用一句話回答了我們:“時過境遷,物是人非事事休。”

這輩子基本上就參加過一次同學會的Joy也回憶說:“那一次初中同學的聚會,屬於機緣巧合,並非有心組織的。

事情的來龍去脈是這樣的,Joy某次在一家餐廳吃飯時偶遇了當年初中同班的一位男同學,當年這位男同學曾出過一次意外,騎單車不小心摔到馬路上,眉骨處一道5釐米的裂口“血流成河”,當時Joy和另外一位男同學在現場,趕緊一個騎單車馱著,一個在後面扶著跑,把這位受傷的男同學送去醫院縫針並通知其家人,Joy在醫院急診跑前跑後掛號繳費,直到同學縫合完畢被家人接走……回想起來這已經是初中時期的事情,但男同學為此事一直很感激Joy。

既然偶遇了,男同學就提議說不如組織一次同學會,把當年初中一些比較玩得到一起、聊得到一塊兒的同學叫出來敘敘舊。在所有大中小學同學當中,Joy跟初中同學的感情還算是比較好的,小學時期年紀太小,同學之間沒幾個關係十分親密的,初中後換了學校,自然也就沒有了聯繫;高中時都在忙高考,而且同學之間價值觀有一定的距離,也沒十分密切的關係往來;大學同學倒是有幾個關係還不錯,但都不在一個城市,聚少離多,所以說起來,Joy對這次的初中同學聚會倒也充滿了期待。

然而聚會的過程,卻讓她感覺“如坐針氈”,因為大家將近十年時間沒有見過面,很多人這十年間做了什麼、狀態怎麼樣、心智是否成熟,Joy此前是一無所知的。

她只是抱著單純懷舊、懷念當年青蔥歲月的美好願景而去,想著與老同學們敘敘舊。哪知席間Joy基本沒說幾句話,第一是插不上嘴,因為有一位任職房地產公司老總的男同學,嘴巴就幾乎沒停過,一直在標榜自己如何優秀、公司離了他如何不行;第二是也不想說話,還有一位一直在國營事業單位就職的男同學,不說話還好,一張嘴就將幼稚的心智表現無遺,Joy完全不想跟這樣的人對話,何況當年關係也不算很熟,其他的人,要麼就是只有“聽”的分兒,要麼就是“尬聊”的狀態,那難受勁兒,就別提了。

整餐飯對Joy來說就四個字——食之無味,不是食物不好吃,而是氛圍太糟心,巴不得趕緊結束離開這些人,想像中美好的老同學情意,哪裡還留有分毫?!經此一役,Joy鐵了心,所有的所謂同學會一概謝絕,無論誰叫都一口回絕,她說:“我不想把時間浪費在這些生命中完全沒有交集又不符合我交友標準的老同學身上了。”

Joy的這個經歷,可以用一句老話來形容:“期望越高,失望越大”;從心理學上講,對期望和現實的評估與調整,是人認識自我、認識自然的一套高級意識系統,是一個人不斷適應環境、不斷認識自己的迴圈過程,每個人的自我認識與適應環境的能力程度都不盡相同,如何把握看個人,如Joy所言,不想浪費時間精力在既無交集又似乎是“長大未成年”的老同學身上,這也無可厚非,畢竟,每個人的人際交往,都希望能從對方身上汲取更多正能量。

其實大多數不願意參加同學會的人士,多數都基於相似的心理因素,不願與長時間跟自己生活圈子沒有交集、本質上形同陌路的所謂“老同學”尬聊,圈子不同,不必強融,多年不見的老同學,可能見面聊天也並沒有什麼共同語言,除了“話說當年年紀小”之外,就是各種營養成分不高的寒暄、場面話或是八卦個人隱私、打聽個人收入、家庭生活狀況等,要麼就“酒逢知己千杯少”式狂灌酒,為人所不喜,也就不想去參加這勞神耗時的同學會了。

3 不積極不主動不拒絕型:同學情誼在

第三種屬於這種“三不”政策的,既不積極主動去策劃、組織、召集同學會,但有同學會被叫到也不會拒絕、有時間就會參加的人,在同學聚會中可能占三分之一甚至更高的比例,不出頭,也不過激,“同學情誼”是參加的基礎。

同學聚會,當然不乏有些人是為了多與老同學加強聯繫,找些商機;也有人因為工作緣故比如保險業,希望借同學聚會推銷保險或推銷產品;更有人是想看當年的“班花”、“校花”、“社草”、“校草”甚至當年暗戀物件現在的狀況……而除了積極的和拒絕的這兩極,即便是在“三不”這一類別當中,也並不是只有一種形態,儘管他們可能不積極主動,也不拒絕,但這中間可能每個人的心態都很微妙,都不一樣。

憶往昔崢嶸歲月稠,偶爾參與一下老同學之間的懷舊、回憶一下當年的芳華,是溫馨,但也僅此而已,再單純、再美好,也都是曾經的過往,激不起新的漣漪。從心理學的角度看,淡然也是一種心態,時過境遷,同學之間的情誼依然在,只不過業已成過往,事來,心隨之現;事去,心始空,講的就是這樣的心態。

本版心理諮詢建議專家

于東輝

廣東省心理學會諮詢與治療專委會常委、中央電視臺《心理訪談》節目特邀專家、心海榕社工中心發起人兼督導。

Joy的這個經歷,可以用一句老話來形容:“期望越高,失望越大”;從心理學上講,對期望和現實的評估與調整,是人認識自我、認識自然的一套高級意識系統,是一個人不斷適應環境、不斷認識自己的迴圈過程,每個人的自我認識與適應環境的能力程度都不盡相同,如何把握看個人,如Joy所言,不想浪費時間精力在既無交集又似乎是“長大未成年”的老同學身上,這也無可厚非,畢竟,每個人的人際交往,都希望能從對方身上汲取更多正能量。

其實大多數不願意參加同學會的人士,多數都基於相似的心理因素,不願與長時間跟自己生活圈子沒有交集、本質上形同陌路的所謂“老同學”尬聊,圈子不同,不必強融,多年不見的老同學,可能見面聊天也並沒有什麼共同語言,除了“話說當年年紀小”之外,就是各種營養成分不高的寒暄、場面話或是八卦個人隱私、打聽個人收入、家庭生活狀況等,要麼就“酒逢知己千杯少”式狂灌酒,為人所不喜,也就不想去參加這勞神耗時的同學會了。

3 不積極不主動不拒絕型:同學情誼在

第三種屬於這種“三不”政策的,既不積極主動去策劃、組織、召集同學會,但有同學會被叫到也不會拒絕、有時間就會參加的人,在同學聚會中可能占三分之一甚至更高的比例,不出頭,也不過激,“同學情誼”是參加的基礎。

同學聚會,當然不乏有些人是為了多與老同學加強聯繫,找些商機;也有人因為工作緣故比如保險業,希望借同學聚會推銷保險或推銷產品;更有人是想看當年的“班花”、“校花”、“社草”、“校草”甚至當年暗戀物件現在的狀況……而除了積極的和拒絕的這兩極,即便是在“三不”這一類別當中,也並不是只有一種形態,儘管他們可能不積極主動,也不拒絕,但這中間可能每個人的心態都很微妙,都不一樣。

憶往昔崢嶸歲月稠,偶爾參與一下老同學之間的懷舊、回憶一下當年的芳華,是溫馨,但也僅此而已,再單純、再美好,也都是曾經的過往,激不起新的漣漪。從心理學的角度看,淡然也是一種心態,時過境遷,同學之間的情誼依然在,只不過業已成過往,事來,心隨之現;事去,心始空,講的就是這樣的心態。

本版心理諮詢建議專家

于東輝

廣東省心理學會諮詢與治療專委會常委、中央電視臺《心理訪談》節目特邀專家、心海榕社工中心發起人兼督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