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洋縣:產業興旺 農民腰包鼓起來

產業興旺 農民腰包鼓起來

——陝西日報社“全媒體行動”春季調研採訪活動“洋縣行”

陝西日報社

全媒體春季陝南行

陝西農村網-陝西農村報漢中訊秦嶺南麓的洋縣華陽古鎮,是一個有著近兩千年歷史的古鎮。

由於地處長安通往巴蜀的交通要道上,歷史上這裡商賈雲集,是著名的巴蜀古道驛站。如今,這裡已經不見了當時的繁華,但街道上仍然保留著大量的明清古建築。

這裡氣候變化多樣,有“一山有四季,十裡不同天”的美稱,豐富多樣的生物物種,野生種子植物達135科2039種,是有名的“生物資源庫”;有國家重點保護動物40種,被譽為“秦嶺四寶”的朱鹮、大熊貓、金絲猴、羚牛同時在同一區域棲息繁衍,

在國內外罕見。大熊貓在區內分佈密集,占秦嶺大熊貓總數的三分之一,分佈密度和野外偶見率為全國之最。

採訪團一行走進華陽古鎮。

打造文化名鎮 帶動產業發展

4月13日,陝西日報社“全媒體行動”調研採訪團走進地處秦嶺深處的洋縣華陽古鎮。

在青磚綠瓦的古街上,鱗次櫛比的古樓排列整齊,古鎮與周邊恬靜自然的景觀交相輝映,相映成趣。近年來,該鎮依託“秦嶺四寶”朱鹮、大熊貓、金絲猴和羚牛等優勢資源,積極實施美麗鄉村建設,大力發展文化旅遊事業,帶動群眾走出產業扶貧之路。

“建設美麗鄉村,是洋縣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抓手,依託洋縣的生態資源優勢和人文歷史景觀,

在華陽鎮積極帶動村民發展第三產業,規範古鎮建設標準,引領村民脫貧致富。”洋縣縣委副書記程文傑說。

據華陽景區党工委書記梁長勁介紹,華陽古鎮要積極吸收整合流行於陝南地區的傳統民俗資源,打造出一個雅俗共賞、互動性強的5A級生態旅遊景區。目前,古鎮的旅遊業發現已經初顯鋒芒,2017年,景區遊客接待量達37萬餘人,同比增長26.71%,旅遊綜合收入1.6億。

“國寶中的美人”。

“吉祥之鳥”朱鹮。

鄉村變景區 農民的腰包鼓起來了

雨後的華陽景區被山霧環繞,別有一番風味,遊人漫步景區,宛如置身在山水畫中,

美不勝收。在這裡,你可以看到空中自由翱翔的朱鹮,林間瀟灑漫步的熊貓,攀緣嬉戲的金絲猴和一群威武雄壯的羚牛。目前,華陽景區已建成集觀光旅遊、科研觀測、種源培育等為一體的四寶觀光飼養點。

“這上面是我們的客房,有6個房間,像這個房間就是擺兩張床,在節假日的時候,房間都能住滿。從沒有想過現在會發展的這麼好。現在自己也做點小生意,日子越來越紅火,很滿足。”華陽鎮居民張亞忠說。

漢壩村就位於華陽景區周邊,村支書張振義自豪地說:“以前村裡沒有什麼支柱產業,務工也賺不了幾個錢,村民生活拮据。自2009年成立華陽景區後,周邊的經濟發展也被帶動起來了,許多村民做起了農家樂,旅遊業也越來越好,村民的腰包越來越鼓,”據瞭解,目前漢壩村除了以旅遊為主導的產業外,村委會還組織村民們積極種植中草藥以及食用菌,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同時,因地制宜,增收致富。

“美麗精靈”金絲猴。

“四不像”羚牛。

因地制宜 產業扶貧激發內生動力

旅遊業提升了華陽鎮的經濟發展能力,村民的生活水準得到很大的提高。不僅如此,在建設美麗鄉村的步伐中,該鎮在積極支援貧困戶發展戶下產業的同時,著力依託扶貧產業合作社發展壯大集體產業,先後發展採蓮荷塘50畝、銀杏20畝、有機茶園230畝、魔芋32畝、油料牡丹33畝、獼猴桃60畝,建設土蜂養殖場6個、養殖土蜂1400餘箱,產業幫扶起到了良好的示範引領和輻射帶動作用,堅定了貧困戶脫貧致富的信心和決心,增加了群眾收入。

華陽鎮鎮長牛寶鋒告訴記者,該鎮積極建立集體經濟組織,全鎮8個村均成立了扶貧互助合作社及扶貧產業合作社,7個村成立了互助資金協會,共吸納會員674戶,其中貧困戶206戶,吸納股金694萬元。漢壩村在此基礎上先行試點推進農村“三變”改革,動員群眾積極入股,通過集體紅利增加收入,有力帶動了其他各村“三變”改革推進步伐。

據瞭解,華陽鎮2017年共標識建檔立卡貧困人口422戶1190人,當年完成脫貧退出31戶97人,新增貧困人口10戶17人,現共有在冊貧困人口397戶1106人。2018年計畫脫貧213戶800人,實現全鎮唯一貧困村漢壩村整村脫貧摘帽。

日子越來越紅火,很滿足。”華陽鎮居民張亞忠說。

漢壩村就位於華陽景區周邊,村支書張振義自豪地說:“以前村裡沒有什麼支柱產業,務工也賺不了幾個錢,村民生活拮据。自2009年成立華陽景區後,周邊的經濟發展也被帶動起來了,許多村民做起了農家樂,旅遊業也越來越好,村民的腰包越來越鼓,”據瞭解,目前漢壩村除了以旅遊為主導的產業外,村委會還組織村民們積極種植中草藥以及食用菌,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同時,因地制宜,增收致富。

“美麗精靈”金絲猴。

“四不像”羚牛。

因地制宜 產業扶貧激發內生動力

旅遊業提升了華陽鎮的經濟發展能力,村民的生活水準得到很大的提高。不僅如此,在建設美麗鄉村的步伐中,該鎮在積極支援貧困戶發展戶下產業的同時,著力依託扶貧產業合作社發展壯大集體產業,先後發展採蓮荷塘50畝、銀杏20畝、有機茶園230畝、魔芋32畝、油料牡丹33畝、獼猴桃60畝,建設土蜂養殖場6個、養殖土蜂1400餘箱,產業幫扶起到了良好的示範引領和輻射帶動作用,堅定了貧困戶脫貧致富的信心和決心,增加了群眾收入。

華陽鎮鎮長牛寶鋒告訴記者,該鎮積極建立集體經濟組織,全鎮8個村均成立了扶貧互助合作社及扶貧產業合作社,7個村成立了互助資金協會,共吸納會員674戶,其中貧困戶206戶,吸納股金694萬元。漢壩村在此基礎上先行試點推進農村“三變”改革,動員群眾積極入股,通過集體紅利增加收入,有力帶動了其他各村“三變”改革推進步伐。

據瞭解,華陽鎮2017年共標識建檔立卡貧困人口422戶1190人,當年完成脫貧退出31戶97人,新增貧困人口10戶17人,現共有在冊貧困人口397戶1106人。2018年計畫脫貧213戶800人,實現全鎮唯一貧困村漢壩村整村脫貧摘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