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拾荒“荒石園”——法布林的情感世界

在法國濃郁的普羅旺斯花畔,一間荒蕪的宅院靜靜坐落,

那裡不是最適宜人類居住的地方,卻是最適合昆蟲生活的地方,曾經的不毛之地在一位老者手中變成了如今的昆蟲博物館,這就是法布林年逾半百之時買下的莊園——荒石園。在這裡,法布林譜寫了《昆蟲記》後九卷的信息,直至逝世未曾離去。

法布林出生在法國南部聖萊昂的一戶農家,在鄉間與蟲為伴的生活,讓他從那時開始便對昆蟲產生了興趣,並樂此不疲的持續了一生,即便家裡一貧如洗,遭遇中途輟學的窘境,也未能阻止他的熱情。

《昆蟲記》是法布林傾盡一生的著作,它不僅是一部文學巨著,

也是一部科學百科。或許有人會認為法布林的創作熱情來源於他的青壯年時期,事實上並不是,《昆蟲記》誕生之前法布林剛剛遭遇喪子之痛,他的二兒子朱爾才十六歲便離開人世,這讓當時已步入老年階段的法布林悲痛欲絕,曾有一段時間陰鬱消沉。

兩年後,法布林移居到沃克呂茲省的小鎮子塞裡尼昂,買下了一座廢棄的園子當做自己研究昆蟲的基地,“我四十多年來一直有一種想法,那就是擁有一塊小小的土地,把四面都圍起來,誰也不得入內,任它長滿荊草,變得荒蕪。為什麼要這樣做呢?因為黃蜂和蜜蜂最喜歡這種環境。在這裡,我可以避開煩擾,用一種特殊的語言同我的這些朋友們相互問候、交流。

”終於,法布林在生活最陰鬱的時候去實現了自己的夢想,並為這裡起名為“荒石園”。

如同荒石園富有詩意的名字一樣,法布林的老年生活雖然過得貧苦,但他卻享受著田園生活的安樂與寧靜,這裡不僅可以供家人居住生活,還有昆蟲實驗室和科研創作,

他將此後餘生全部交付在了這片荒蕪又富有生機的土地上。

法布林所描述的昆蟲世界是一個有秩序、有規模、有社會性的動物群體。尤其是蟻科和蜜蜂總科,它們具有嚴密的階級制度和分工,可捕獲大於自己身體數倍的獵物,或可以憑藉毒性置敵人於死地,以及模仿學習、偽裝騙術、感知天氣與災禍、家族意識和遷徙習慣等等,我們甚至可以大膽地猜測這些看似屬於人類的智慧,其實都是從大自然中的動物們身上所得來的。

也許相對於人類來說,它們微不足道,它們的生命只在朝暉夕陰,卻在這短短的時間裡從一顆卵長成成蟲,在密佈的植物裡尋找自己的食物、築巢,在千萬種蟲類裡尋找異性繁衍後代,它們過完濃縮快進了的“人生”,我們並不能說這短暫的輪回是卑賤的。

試想,如果有一天這些蟲子變身龐然大物,而人類微如螻蟻,當它展翅之間隨意踐踏人類的身體,攪亂人類的生活,又視若病毒時,感受會是怎樣的?事實上,浩瀚無垠的宇宙空間中人類也僅僅是那渺小的一隻小蟲子。

以及模仿學習、偽裝騙術、感知天氣與災禍、家族意識和遷徙習慣等等,我們甚至可以大膽地猜測這些看似屬於人類的智慧,其實都是從大自然中的動物們身上所得來的。

也許相對於人類來說,它們微不足道,它們的生命只在朝暉夕陰,卻在這短短的時間裡從一顆卵長成成蟲,在密佈的植物裡尋找自己的食物、築巢,在千萬種蟲類裡尋找異性繁衍後代,它們過完濃縮快進了的“人生”,我們並不能說這短暫的輪回是卑賤的。

試想,如果有一天這些蟲子變身龐然大物,而人類微如螻蟻,當它展翅之間隨意踐踏人類的身體,攪亂人類的生活,又視若病毒時,感受會是怎樣的?事實上,浩瀚無垠的宇宙空間中人類也僅僅是那渺小的一隻小蟲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