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山西大同渾源縣歷史由來

渾源縣,隸屬於山西省大同市,位於山西省東北部,地處桑乾河支流渾河中上游。東接廣靈,西毗應縣,東南部以恒山與靈丘、繁峙縣分界,北面由六棱山與大同、陽高2縣相連,總面積為1966平方公里,

轄6鎮12鄉358個行政村,總人口343486人(2010年)。

渾源始置於西漢,定名于唐,因渾河發源於縣境內,故名渾源縣。境內有恒山,懸空寺等景點。

渾源夏商時屬冀州。西周時以恒山鎮屬並州。春秋時屬代國。

秦始皇始置縣,稱為崞縣,屬雁門郡。不久改稱平舒,屬代郡。

西漢時,平舒縣廢,複置崞縣,屬恒山郡。王莽新朝期間,改為崞張縣,仍屬常山(即恒山)郡。東漢恢復崞縣名,三國沿襲之。

北魏時遷都平城(即今大同),為京城內地,改名石城縣,屬神武郡。天興元年,改稱崞山縣。東魏時,改為廊州。北齊時,又改為北顯州。

隋初,北顯州改稱平寇縣,後又改回崞縣。唐時始稱渾源,為因渾河發源於縣境內。

五代晉縣隨州入遼仍為渾源縣。

金貞祐二年(1214)於縣置渾源州。

元初改渾源縣為恒陰縣,

屬西京(即大同),不久,又複用渾源州。

明清時俱稱渾源州,均屬大同府。

民國元年五月改為渾源縣,後屬雁門道。抗日戰爭時期縣境南北山區均為抗日根據地,屬晉察冀邊區。1937年,屬山西省第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1939年,屬晉察冀邊區政府察南雁北辦事處。

1940年至1945年,先後屬晉察冀邊區政府二、五、一專署。1945年渾源縣解放。1947年屬察哈爾省雁北專署。

1952年重歸山西省。屬山西省雁北專署,後改山西省晉北專署,山西省雁北地區行政公署。

1993年雁北地區與大同市合併,屬大同市轄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