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庭院經濟”讓貧困戶不出家門有錢賺

大眾網萊蕪4月18日訊據萊蕪日報報導,4月13日,記者從萊城區瞭解到,

憑藉政策和技術上的扶持,苗山鎮的“庭院經濟”實現了從無到有、由小到大的發展。今年,苗山鎮還將在發展肉兔、蘑菇養殖等“庭院經濟”的基礎上,充分利用富民生產貸、富民農戶貸各方面政策優勢,加大對庭院經濟的扶持,拓寬發展管道,幫助600余戶貧困戶發展葫蘆、木耳、大蒜種植及柳編、塑編等不同形式的“庭院經濟”,助力全鎮貧困戶脫貧致富。

“蘑菇養殖需要的大棚、菌種,

還有噴水用的噴霧器,都是免費提供的,我光負責管理。”苗山鎮漫道村的趙紀友說。63歲的趙紀友是漫道村的貧困戶,老兩口不光年紀大,身體也都不好,無法從事重體力勞動,一直“靠地吃飯”,生活非常貧困。自從扶貧新模式“庭院經濟”啟動後,他和老伴兒就在自家院子裡養起了蘑菇。“從早晨起來開始忙活,這會兒都快摘完了,等會有專門上門收的。”趙紀友一邊摘蘑菇一邊介紹說。

苗山鎮在精准扶貧工作中全力打造“庭院經濟”,按照市、區扶貧辦的要求,積極圍繞“家”字做文章,發展具有“短、平、快”優勢的庭院經濟,立足全鎮資源、環境和產業基礎,瞄準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因地制宜確定扶持產業,在漫道、五色崖、田家樓、西杓山等村根據貧困戶的基本情況,發展肉兔、蘑菇養殖等庭院經濟,並由相應的合作社帶頭,搞好技術服務,按照高於市場價的價格回收產品,

助力貧困戶脫貧。

“庭院經濟”投資少、見效快、風險低、管理方便,讓不少貧困戶嘗到了甜頭。“這個蘑菇,我和老伴兒都怪上心,出的蘑菇肉厚、品質好。市場上,人家都願意要這樣的。多虧了現在的政策好,俺不出家門就能掙到錢了。”趙紀友說。和趙紀友一樣得益于“庭院經濟”的,還有西杓山村的劉宣林和蔣俊英。他們也是在自家院裡養蘑菇,“從年前臘月開始出蘑菇,

到現在賣了1000多元錢了,要是沒有這好政策,像我們這麼大年紀了上哪兒掙這些錢去啊。”蔣俊英說。

據市扶貧辦統計,在貧困群眾中,存在健康問題的占很大比例,這些人大都是無勞動能力和僅有微弱勞動能力。如何才能精准幫助他們,關鍵在於脫貧項目的“可及性”。除了養殖和種植,一些手工編織等專案,也紛紛被引進貧困戶的家中,真正做到了送項目到家,讓貧困戶不出家門也能賺錢。

漫道村85歲的趙桂蘭也借助政策扶持,在自己院裡養起了肉兔。“我喂了100只肉兔,這些個兔籠、飼料什麼的我都不用管,都是免費提供的。我平時就按時喂喂、清理清理衛生,肉兔長大了就賣出去。”她說。據介紹,這已經是她養殖的第三批肉兔了,之前養的兩批肉兔為她帶來了1500多元的收益。“發展庭院經濟,確實給貧困戶帶來了很大的方便。許多年齡大、不能幹重活的貧困戶,現在不出家門就能掙到錢,這件實事真是辦到了百姓的心坎上。”漫道村村主任趙繼水說。

/> /> />

現在不出家門就能掙到錢,這件實事真是辦到了百姓的心坎上。”漫道村村主任趙繼水說。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