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這部剛出資源的電影是「近期最佳」,好過所有院線片!

有一種電影,要和現實一起看才更有趣——

《傑出公民》

El Ciudadano Ilustre

阿根廷2016年的申奧片,也是第73屆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提名電影。男主演奧斯卡·馬丁內茲憑藉該片,拿下了威尼斯影帝。

爛番茄上,它的新鮮度高達100%,

豆瓣評分8.6,位居本周口碑榜第一。

一部小製作,數碼拍攝的電影,曾被吐槽是“電視的視覺級別”

還有居民,為了給殘疾的兒子換個更好的輪椅,直接上門要錢,開口就是“9800美元”。

理由是你有錢,這點錢對你來說不算什麼……

這些事,大家聽起來是不是很熟悉?

我弱我有理你強你活該,還有站在道德高地指責別人的事,在我們身邊,每天都在上演。所以說南美電影不但敢黑,而且黑得高級啊。

一部諷刺喜劇,幾乎戳中世界各地人的膝蓋。

尤其是當現實和電影的某些橋段吻合時,兩者結合起來看,諷刺效果更佳。比如,很多網友稱這部電影是“莫言回鄉記”,還期待著看莫言先生的影評。

"1、真實。2、想看莫言的影評"

@豆瓣網友Sabrina

眾所周知,2012年莫言先生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獲獎後先生回歸故鄉,被授予“高密人民勳章”。

先生曾經住過的小院,被開闢成了旅遊景點,原本院裡種的蘿蔔10天內被遊客拔光,以至於不得不修平整,不再種地。

前幾年,院內還能看到某某銀行歡迎你的廣告。

先生曾經上的小學也被修整還原,成了旅遊景點,“莫言舊居”附近的房子租金連翻幾倍,周圍支起了小攤,賣起了紀念品。

莫言先生也因為獲獎後掀起的“莫言熱”,走到哪兒都有相機、粉絲、記者跟著,以至於他不得不像明星一樣戴起大墨鏡,減少打擾。

在經歷了這些後,不知道先生如果看到《傑出公民》這部電影,會作何感想。

其實,莫言先生對故鄉的感情,也很複雜。

他曾在《我的故鄉與我的小說》中寫過:

“當我作為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在高密東北鄉貧瘠的土地上辛勤勞作時,我對那塊土地充滿了刻骨的仇恨,它耗幹了祖先們的血汗,也正在消耗我的生命……假如有一天我能幸運地逃離這塊土地,我決不會再回來。”

然而同一篇文章中,他描寫三年後重新踏上故土時的心情:

“我的心中卻是那樣激動……一股滾熱的液體硬住了我的喉嚨,我的臉上掛滿了淚珠……對於生你養你、埋葬著你祖先靈骨的那塊土地,你可以愛它,也可以恨它,但你無法擺脫它。”

莫言先生或許是與故鄉達成了一種“存異”的和解,

而《傑出公民》裡的丹尼爾,最後卻與故鄉達成了一種“斬不斷”的決裂。

當丹尼爾對家鄉人種種啼笑皆非的行為或妥協,或反抗,最終妨礙到某些人的利益或樂趣時。

當事者開始說他抹黑故鄉,指責他是薩拉斯的叛徒。

丹尼爾的發小,娶了丹尼爾的初戀,一面在丹尼爾面前秀恩愛,一面又鼓吹“男人應該用於冒險”出去嫖娼。

最後反而厭惡丹尼爾,驅逐他離開。

鎮上的繪畫比賽,請了丹尼爾當評委,卻根本不在乎他的藝術審美,把獎頒給了有背景的藝術協會會員。

而當丹尼爾否認他們的文化政策,指責繪畫比賽的黑幕,大談啥才是真正的文化時。

人們給他冠以叛徒之名,向他扔雞蛋。

丹尼爾最後的下場,是成為故鄉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朋友槍下的“獵物”,狼狽不堪地逃離小鎮,甚至差點丟了性命。

可最諷刺地是,正因如此,他才重獲創作靈感。

電影的結局是個大大的驚喜,也是這部電影最高明的地方之一,大家自己看,我就不過多劇透了。

而結局處,再次出現了電影開頭溺水的火烈鳥,

也再一次提到丹尼爾的話:

“我書中的主人公,他們永遠無法離開,

而我,也永遠無法回去”

丹尼爾可能再也不會回薩拉斯,但只要他還需要靈感,他就離不開薩拉斯。

正如離鄉背井的我們,或許對故土沒有丹尼爾或莫言先生那般宏大的羈絆,卻也各有各的愛恨。

也許是無法忘懷的鄉間回憶,無法割捨的親友,

也許是無法適應的生活理念,無法苟同的思維方式,

註定我們每年匆匆回歸,也將匆匆離開。

或許,回不去又擺脫不了的,才是故鄉。

然而同一篇文章中,他描寫三年後重新踏上故土時的心情:

“我的心中卻是那樣激動……一股滾熱的液體硬住了我的喉嚨,我的臉上掛滿了淚珠……對於生你養你、埋葬著你祖先靈骨的那塊土地,你可以愛它,也可以恨它,但你無法擺脫它。”

莫言先生或許是與故鄉達成了一種“存異”的和解,

而《傑出公民》裡的丹尼爾,最後卻與故鄉達成了一種“斬不斷”的決裂。

當丹尼爾對家鄉人種種啼笑皆非的行為或妥協,或反抗,最終妨礙到某些人的利益或樂趣時。

當事者開始說他抹黑故鄉,指責他是薩拉斯的叛徒。

丹尼爾的發小,娶了丹尼爾的初戀,一面在丹尼爾面前秀恩愛,一面又鼓吹“男人應該用於冒險”出去嫖娼。

最後反而厭惡丹尼爾,驅逐他離開。

鎮上的繪畫比賽,請了丹尼爾當評委,卻根本不在乎他的藝術審美,把獎頒給了有背景的藝術協會會員。

而當丹尼爾否認他們的文化政策,指責繪畫比賽的黑幕,大談啥才是真正的文化時。

人們給他冠以叛徒之名,向他扔雞蛋。

丹尼爾最後的下場,是成為故鄉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朋友槍下的“獵物”,狼狽不堪地逃離小鎮,甚至差點丟了性命。

可最諷刺地是,正因如此,他才重獲創作靈感。

電影的結局是個大大的驚喜,也是這部電影最高明的地方之一,大家自己看,我就不過多劇透了。

而結局處,再次出現了電影開頭溺水的火烈鳥,

也再一次提到丹尼爾的話:

“我書中的主人公,他們永遠無法離開,

而我,也永遠無法回去”

丹尼爾可能再也不會回薩拉斯,但只要他還需要靈感,他就離不開薩拉斯。

正如離鄉背井的我們,或許對故土沒有丹尼爾或莫言先生那般宏大的羈絆,卻也各有各的愛恨。

也許是無法忘懷的鄉間回憶,無法割捨的親友,

也許是無法適應的生活理念,無法苟同的思維方式,

註定我們每年匆匆回歸,也將匆匆離開。

或許,回不去又擺脫不了的,才是故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