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告訴孩子:你以為去樂天捏個速食麵,就叫愛國了?

“捏碎速食麵”、“拆開零食”、“打開飲料瓶喝完放回”……

近日,一女子疑似在樂天瑪特超市直播毀壞商品的視頻在網上熱傳,引發網友熱議。視頻中,女子惡意捏損、破壞、偷吃食品,全程洋洋得意。

最後證實這姑娘其實是某直播平臺的網路主播,當時正在向粉絲大眾直播自個兒“愛國”的全程,事後遭到當地警方和眾網友一致惡評:不是蠢,就是壞!

最近由於一些國際政治性事件,“愛國”二字出現的頻率特別高。

作為一個教育類公號小編,按理說少談政事,多言家和萬事興,才叫本分。不過每每刮起愛國風,總有那麼些個特別違和的傢伙瞎摻和。首先她是一名網路主播,

其次她當天正在工作,為了吸引眼球嘩眾取寵,跟“愛國”也只有一毛錢的關係吧。

難道就不能在工作中表示愛國?無奈身邊還真有些家長看著聽著覺得挺解氣,甚至在家裡忘形調侃:誰讓他們這麼壞來著…雖然方法不對,但架不住“誰讓他們這麼壞來著…”,於是多少次既蠢且壞的行徑,默默被“愛國”漂白,讓我莫名地操心起他們家的家風和智商。

我也不喜歡樂天超市,但是我不會在用這樣的混蛋邏輯來解氣。

放在日常生活裡,被別人懟了一肚子氣,難道就要通過放個屁來解決嗎?

怎樣讓孩子瞭解薩德、樂天,有點費腦筋。不過,我們真正需要告訴孩子的是這件事:抵制只是為了表明態度,而不是成為暴徒。

今天給大家推薦的這篇文章,關鍵字“憤青”。 現在的孩子接觸資訊的管道和方式何其多,資訊多而缺少判斷,對年輕甚至年幼的他們來說,

是一次次價值觀上的衝擊。

作為父母,我們也曾熱血上腦,也許也曾做過憤青,但今天,我們要用思考和理智,讓孩子學會分辨是非曲直,千萬不要變成一枚“偽憤青”。

勇者憤怒,抽刃向更強者

怯者憤怒,卻抽刃向更弱者

所謂憤青者,曾經代表著勇氣和激情,

曾經代表著正義和責任。

“ 你站立的地方,正是你的中國。你怎麼樣,中國便怎麼樣。你是什麼,中國便是什麼。你有光明,中國便不黑暗。”

著名學者崔衛平的這句話形容彼時的憤青,再恰當不過了。

而如今之“憤青”,就如同志、小姐這樣的詞彙一樣,隨著時空的變幻,正發生著不可逆轉的內涵蛻化,從“心懷義憤的青年”變成“腎上腺素分泌紊亂的噴糞人群”。

“憤青”這個詞已經越來越具有調侃的意味,好像跳脫了其原本的定位,成了千千萬萬網路詞彙大軍中的一員。但凡遇見個言論激烈針鋒相對的網友評論,都會在心底默默附一句:嗯,這是個憤青。

憤青:

憤怒只是自己悲觀、失敗的偽裝

“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這句話成貼切地表現了諸多憤青的心理優越感。

既然優越卻為何憤怒?總不可能是因為生活過的太幸福吧?十幾二十歲的年紀,一無所有 ,無所事事,沒讀過幾本書,沒真正接觸社會,也還沒來得及認真思考,就聽了太多“氣憤”的事情。

“學習成績好有什麼大不了,還不如人家有個富爸爸管用!”

“中國就是一個關係社會,沒點兒關係什麼事兒都辦不成!”

於是乎,這些青年盲目地認為,我沒有錯,都是社會和時代負我,故而產生更大的憤怒。可是憤怒之後呢?他們並沒有想過,更別提有可操作的具體方案了。

就如同電影《驢得水》中的周鐵男,脾氣火爆,言辭激烈,一個總喜歡說不的憤青,卻在教育部隨行軍官的一聲槍響後嚇的屁滾尿流。雖然不甘屈服,卻沒想過怎麼反抗,甚至在好友張一曼差點被強☆禁☆暴的時候都不敢說一句話。

如果是暴力,你為何不想怎麼樣制服暴力?別人有槍,你為何不想如何才能擁有槍?憤怒只是讓他們成為一個負能量體,失去希望,消極逃避,養成不思進取的習慣,自然也就不會有任何成長。

曾經聽過一句話:“苦難本身毫無意義,對於苦難地思考才讓苦難有了意義。”同樣的道理,憤怒本身也毫無意義,對於憤怒地思考才讓憤怒有了意義。

偽憤青:

正義下隱藏的不過是邪惡的動機

電影《霸王別姬》裡這樣一段場景:學生抗日遊行,一路過的人說:“一個個都忠臣良將的模樣,這城外就是日本兵,打去呀?敢情欺負的還是中國人哪!”另一個介面道:“瞎起哄唄!學生都火氣大,沒娶媳婦,又沒錢找姑娘,總得找地方撒撒火不是?”

這些所謂的“憤青”,打著各種“正義”的幌子,發洩自己的情緒,為了當憤青而當憤青,唯恐天下不亂,甚至趁亂投機。

在他們的眼裡,“愛國”這個字眼就好像一台漂白機,不管什麼樣的罪惡只要經它一漂洗,立刻就能脫胎換骨。不管幹什麼壞事,只要打著“愛國”旗號,就能暢通無阻。

“是中國人都進來看,不轉不是中國人!”“愛國無罪!”口氣如此蠻橫霸道,只要有人對他們有任何異議,就群起而攻之,直接用思想不正確和道德的優越來打壓反對者,不假思索地罵他們是漢奸、扣上不愛國的帽子。

我看以後我們的愛國橫幅上應該這樣呼籲:“抵制X貨,不如抵制蠢貨。”

魯迅:

教你做一個偉大的憤青

每當我們批判現在的憤青,他們就會憤憤不平,說自己抨擊社會、說狠話其實是為了警醒世人,是在學習魯迅精神。

於是就有人發聲:中學課本一定要刪除魯迅的文章,他絕對是當代憤青的重要思想來源,少學點魯迅,即可少製造一批憤青。

不得不承認,魯迅確實是憤青界的楷模, 在學生時代的課本中,我們也沒少學習他嬉笑怒駡甚至有點尖酸刻薄味道的文章。

然而,這些人所忽視的是:魯迅對國民劣根性赤裸裸的揭露和批判,是建立在淵博的學識和深刻的思考之上的,而非只憑道聼塗説妄論時事。魯迅式的憤怒也不是為了憤而憤,再將其轉化為自己碌碌無為的理由。

橫眉冷對千夫指的憤青倒是挺多,但扶手甘為孺子牛的憤青卻是不見幾個。

正如他在一篇《雜感》中寫道:勇者憤怒,抽刃向更強者;怯者憤怒,卻抽刃向更弱者。不可救藥的民族中,一定有許多英雄,專向孩子們瞪眼。這些孱頭們!

所以,如果想成為魯迅那樣的憤青,首先要做到的就是:不要把礙國當做是愛國。

對於年輕人來說,適當的保持憤怒是一件好事情,因為它能夠讓我們在浮躁的時代不至於迷失和冷漠,同時也為我們提供改變自己、改變社會的勇氣和動力。但難就難在,如何去把握自己的憤怒,如何去釋放這股憤怒,又如何去消除這股憤怒。

幾乎每一個理性的確思考者都曾憤青過,遺憾的是,並不是每一個憤青,都能變成理性思考者。

好像跳脫了其原本的定位,成了千千萬萬網路詞彙大軍中的一員。但凡遇見個言論激烈針鋒相對的網友評論,都會在心底默默附一句:嗯,這是個憤青。

憤青:

憤怒只是自己悲觀、失敗的偽裝

“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這句話成貼切地表現了諸多憤青的心理優越感。

既然優越卻為何憤怒?總不可能是因為生活過的太幸福吧?十幾二十歲的年紀,一無所有 ,無所事事,沒讀過幾本書,沒真正接觸社會,也還沒來得及認真思考,就聽了太多“氣憤”的事情。

“學習成績好有什麼大不了,還不如人家有個富爸爸管用!”

“中國就是一個關係社會,沒點兒關係什麼事兒都辦不成!”

於是乎,這些青年盲目地認為,我沒有錯,都是社會和時代負我,故而產生更大的憤怒。可是憤怒之後呢?他們並沒有想過,更別提有可操作的具體方案了。

就如同電影《驢得水》中的周鐵男,脾氣火爆,言辭激烈,一個總喜歡說不的憤青,卻在教育部隨行軍官的一聲槍響後嚇的屁滾尿流。雖然不甘屈服,卻沒想過怎麼反抗,甚至在好友張一曼差點被強☆禁☆暴的時候都不敢說一句話。

如果是暴力,你為何不想怎麼樣制服暴力?別人有槍,你為何不想如何才能擁有槍?憤怒只是讓他們成為一個負能量體,失去希望,消極逃避,養成不思進取的習慣,自然也就不會有任何成長。

曾經聽過一句話:“苦難本身毫無意義,對於苦難地思考才讓苦難有了意義。”同樣的道理,憤怒本身也毫無意義,對於憤怒地思考才讓憤怒有了意義。

偽憤青:

正義下隱藏的不過是邪惡的動機

電影《霸王別姬》裡這樣一段場景:學生抗日遊行,一路過的人說:“一個個都忠臣良將的模樣,這城外就是日本兵,打去呀?敢情欺負的還是中國人哪!”另一個介面道:“瞎起哄唄!學生都火氣大,沒娶媳婦,又沒錢找姑娘,總得找地方撒撒火不是?”

這些所謂的“憤青”,打著各種“正義”的幌子,發洩自己的情緒,為了當憤青而當憤青,唯恐天下不亂,甚至趁亂投機。

在他們的眼裡,“愛國”這個字眼就好像一台漂白機,不管什麼樣的罪惡只要經它一漂洗,立刻就能脫胎換骨。不管幹什麼壞事,只要打著“愛國”旗號,就能暢通無阻。

“是中國人都進來看,不轉不是中國人!”“愛國無罪!”口氣如此蠻橫霸道,只要有人對他們有任何異議,就群起而攻之,直接用思想不正確和道德的優越來打壓反對者,不假思索地罵他們是漢奸、扣上不愛國的帽子。

我看以後我們的愛國橫幅上應該這樣呼籲:“抵制X貨,不如抵制蠢貨。”

魯迅:

教你做一個偉大的憤青

每當我們批判現在的憤青,他們就會憤憤不平,說自己抨擊社會、說狠話其實是為了警醒世人,是在學習魯迅精神。

於是就有人發聲:中學課本一定要刪除魯迅的文章,他絕對是當代憤青的重要思想來源,少學點魯迅,即可少製造一批憤青。

不得不承認,魯迅確實是憤青界的楷模, 在學生時代的課本中,我們也沒少學習他嬉笑怒駡甚至有點尖酸刻薄味道的文章。

然而,這些人所忽視的是:魯迅對國民劣根性赤裸裸的揭露和批判,是建立在淵博的學識和深刻的思考之上的,而非只憑道聼塗説妄論時事。魯迅式的憤怒也不是為了憤而憤,再將其轉化為自己碌碌無為的理由。

橫眉冷對千夫指的憤青倒是挺多,但扶手甘為孺子牛的憤青卻是不見幾個。

正如他在一篇《雜感》中寫道:勇者憤怒,抽刃向更強者;怯者憤怒,卻抽刃向更弱者。不可救藥的民族中,一定有許多英雄,專向孩子們瞪眼。這些孱頭們!

所以,如果想成為魯迅那樣的憤青,首先要做到的就是:不要把礙國當做是愛國。

對於年輕人來說,適當的保持憤怒是一件好事情,因為它能夠讓我們在浮躁的時代不至於迷失和冷漠,同時也為我們提供改變自己、改變社會的勇氣和動力。但難就難在,如何去把握自己的憤怒,如何去釋放這股憤怒,又如何去消除這股憤怒。

幾乎每一個理性的確思考者都曾憤青過,遺憾的是,並不是每一個憤青,都能變成理性思考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