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那年,秦國(魏惠王:賭國運的時候到了)

經過魏文侯魏武侯兩代人的勵精圖治,魏國傳到魏惠王手上的時候,魏國已經是中原上的超級強國。沒有誰敢主動招惹魏國,魏國想揍誰就揍誰。許多人才慕名而來,希望能在魏國這個強大的舞臺上展示自己的才幹。

比如鬼穀子門下的孫臏龐涓。當時沒有任何名氣的衛鞅……而魏惠王當時只用了龐涓,任憑龐涓陷害同門而不察,被公叔痤舉薦的衛鞅他也不打算用,後來孫臏奔齊,衛鞅奔秦。

魏惠王握著祖上傳承下來的當時最富強的國家,

不知道應該怎麼用。在他繼位之時,韓趙兩國將他俘虜後準備在他身上做文章,對魏國做手腳,因為談崩了,魏國才得以保存。後幾年的時間裡,魏惠王常年盯著韓趙打。魏文侯時期定下的三晉聯合伐秦抗齊全被拋在腦後。雖然魏武侯時期,三晉分爭不斷,但是三晉對外面的攻伐行動是統一的。今天三晉才打成一鍋粥,明天就一起欺負秦國去了。後天又一起去找齊國的麻煩。
但是到了魏惠王時期,由於當年韓趙留給他的心理陰影面積太大了,魏惠王對韓趙下手也重得多,直接把韓趙逼得轉向齊國。而魏惠王見秦國那一臉半死不活的樣子也不再搭理他。在魏惠王看來,秦國還是春秋時期那個天天搬起石頭砸自己腳的一根筋(春秋時期,秦穆公死後,後繼的君主天天都想著東出恢復穆公霸業,天天被晉國花式吊打)

桂陵之戰時,

魏攻邯鄲,趙求救于齊,齊使孫臏計圍魏救趙,魏大敗。秦國看到機會來了對魏國發動進攻,攻佔了魏舊都安邑。魏國恢復元氣後首先就找秦國的麻煩,秦派衛鞅說魏惠王稱王,魏惠王稱王的時候除了當時的小諸侯國外只有秦趙兩大戰國參加了稱王儀式。當時魏惠王的排場非常大,已經逾越了秩序。招至其他諸侯國(齊楚)的不滿。兩年後,魏伐韓,韓向齊求救,齊敗魏于馬陵,
殺魏將龐涓,虜魏太子申。太子申慘死于齊。

秦國又一次逮著機會,命衛鞅為主將伐魏,魏將公子昴領兵相迎,秦俘魏將公子昴,大敗魏軍。並迫使魏國割讓河西之地。

史記記載,魏馬陵戰敗後,秦派衛鞅伐魏,魏使公子昴迎敵,衛鞅當年在魏國時與公子昴是好朋友,公子昴是天下名將,衛鞅知道自己打不過,就以好朋友的名義寫信請公子昴過去聊聊天,大家坐下喝喝酒,

順便把盟約給簽了,就不用兵戎相見了。公子卬赴會時被商鞅埋伏的甲士俘虜,商鞅趁機攻擊魏軍,魏軍大敗。魏惠王被迫割讓河西部分土地求和,大秦帝國中的公子昴則是志大才疏的紈絝子弟。標準酒囊飯袋一個,又貪財又好色。被秦軍大敗之後滾回去了。

不管公子昴是怎樣一個人,秦軍最後都擊敗了魏軍,迫使魏惠王割地救和。秦魏這場戰役的勝負其實在打之前已經體現出來了。秦國常年被以魏為首的三晉欺負,丟失了河西之地,被壓在崤山以西。當時還能留在秦國的人對秦國都是真愛。他們無時不刻不想打得魏國不能還手,揚眉吐氣一翻。秦國,那是一個真正從血海裡殺出來的諸侯國。秦還是周附庸的時候就在和西戎血拼,秦先祖就有幾個死在西戎手裡,結果秦越打越大,把西戎打成了自家的後花園。面對這樣的一個國家,壓力越大,反彈也越大。秦對以魏為首的三晉積怨非常深,因此才有了秦獻公改革。秦孝公重用商鞅變法。商鞅變法將秦國的貴族拉成了和平民一樣,徹底打破了傳統,貴族不滿歸不滿,商君法還得守,商君令還得聽,太子犯法照樣受處分。簍子捅上天,都有秦孝公扛著。公子虔要報仇都只能等孝公死了才敢搞事情。齊國為了吸引各方人才入齊也建立了稷下學宮,齊威王為了肅清吏治煮了不好好做官的阿大夫,當時的韓國也用申不害變法治理吏治,而魏國,毫無資料可查。

對於魏國來講,還有致命的一條,前面已經說了,根本就沒正眼看過秦國,對秦國一點也不瞭解,而秦國一直想找魏國報仇,對魏國有著深入的瞭解,秦獻公還沒有當國君的時候一直生活在魏國。魏國由於當時是最強大的國家,想在中原地區稱霸當然得在在原地區搞事,秦國在西境邊陲,搞秦國與中原稱霸相去甚遠。而秦國,前面要找魏國報仇,後面要東出,不管怎麼樣,首當其衝的都是魏國。而魏國在中原地區稱霸的途中自然希望三晉聯合,韓趙兩小弟要聽話,但是韓趙有自己的國家利益,不可能都聽魏國的,魏國對不聽話的小弟,上去就是一頓暴揍。然後,小弟就跑去抱齊國大腿,齊國:小韓小趙童鞋那麼可愛,你為嘛要欺負人家。楚國:就是,就是。魏國不說話,上去就給齊國一板磚,都砸在自己的腳背上。秦國:又到捅刀子的時間了。

孫子曰: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好多人都理解是:最上等的兵法是謀略戰勝敵人,其次是在外交上戰勝敵人,再次是用武力擊敗敵軍,最下之策是攻打敵人的城池。其實事情不是這樣理解的,最上伐謀是指最先比較的是除外交,戰爭等以外的東西,比如國力,比如士氣。有的國家雖然看起來地大物博,人口眾多,但是一打就露餡,比如晚明,晚清。薩爾滸之戰,甲午戰爭,在打之前,輸贏已定。秦魏兩國的西鄙之戰就是如此。我要和你幹一架的原因是因為我覺得自己肯定能打得過你,不然,二戰之後為什麼會有冷戰。你所看到的名將都是用國力,士氣等戰場上看不見的東西堆出來的。

其次伐交是在國力士氣等戰場上看不見的東西相比較,發現兩家都差不遠之後,就用外交手段,與第三國結成同盟,如果不能結盟的話讓第三國當看客也行。長平決戰前,秦昭王用外交手段將山東五國變成吃瓜群眾,靜靜地看著秦趙對撕。土共在這方面也是能手,在打鬼子的時候,知道按中國的國力,炮黨那種搞法肯定搞不定,於是在後面建根據地,讓鬼子建立起的大後方無法供給,鬼子在中國找不到供應前線的資源,只好將魔爪伸向英法殖民地並。西方的白皮再也不能當東方戰場的看客了,紛紛加入到打鬼子的陣營中。

而魏惠王,起手就是第三步,伐兵。秦與魏伐謀,齊與魏伐交,魏惠王只會伐兵伐城。哪有不敗的道理。或許公子昴知道與秦戰,打不過,還得背鍋(真正的名將在打仗前就知道能不能嬴)聽見衛鞅提議秦魏兩家不打,大家坐下來喝喝小酒,簽份協定就完了,就興高采烈地去了。當然 ,公子昴也可能是個真●酒囊飯袋,聽見對面說不用打仗,也過去了。所以秦魏西鄙之戰,是不是衛鞅詐公子昴導致魏國大敗,跌出一流強國俱樂部已經不重要了。公子昴是名將還是真●酒囊飯袋也不重要了。

而在馬陵之戰前,魏惠王與趙國等諸侯國講和後騰出手打秦國的時候,秦孝公採納衛鞅的建議,尊魏惠王為王,並給魏惠王提出聯合秦燕,先稱王后圖霸業(揍齊楚)魏惠王聽得心花怒放,居然一本正經地跑去準備稱王事宜了,逼格非常之高,招致齊楚等各諸侯國的不滿,狠狠地為自己拉了一把仇恨。後兩年,魏伐韓,齊國趁機發動馬陵之戰,秦趙齊三國攻魏,魏惠王的霸業就此劇終。從衛鞅建議魏惠王稱王,並給魏惠王畫了一張毒餅,魏惠王竟然照單全收,可以知道魏惠王做了幾十年的國王,手裡攥著當時天下最強大的魏國,但是他根本不知道應該把魏國帶向何方,魏國強盛時,他不知道應該怎樣做,魏國衰落以後他還是不知道,他根本不知道住他西邊的鄰居是怎樣一個國家,先被衛鞅用權宜之計用溝裡帶(衛鞅看見魏惠王對自己的意見照單全收應該是驚訝了一臉吧)後面又被張儀接著往更深的溝裡帶。

至此,魏國還剩人才的搖籃了,秦國不產丞相,秦國是丞相的收集者,厲害的秦相原產地都是魏楚。

魏惠王在位期間,沒有對國家的前途進行規劃,不整頓吏治,外交又搞得全方位無差別拉仇恨,剩下的只有吃魏文侯魏武侯兩代人積攢下來的老底和內政外交一手抓的齊國賭國運了,還有一個每走一步路都有魏國產出的人才做系統規劃的秦國。最終,魏國被魏惠王帶進溝裡爬不出來了。

敲黑板劃重點:文章中圖片右下角的浮水印,可以看到更多好看的文章

不管公子昴是怎樣一個人,秦軍最後都擊敗了魏軍,迫使魏惠王割地救和。秦魏這場戰役的勝負其實在打之前已經體現出來了。秦國常年被以魏為首的三晉欺負,丟失了河西之地,被壓在崤山以西。當時還能留在秦國的人對秦國都是真愛。他們無時不刻不想打得魏國不能還手,揚眉吐氣一翻。秦國,那是一個真正從血海裡殺出來的諸侯國。秦還是周附庸的時候就在和西戎血拼,秦先祖就有幾個死在西戎手裡,結果秦越打越大,把西戎打成了自家的後花園。面對這樣的一個國家,壓力越大,反彈也越大。秦對以魏為首的三晉積怨非常深,因此才有了秦獻公改革。秦孝公重用商鞅變法。商鞅變法將秦國的貴族拉成了和平民一樣,徹底打破了傳統,貴族不滿歸不滿,商君法還得守,商君令還得聽,太子犯法照樣受處分。簍子捅上天,都有秦孝公扛著。公子虔要報仇都只能等孝公死了才敢搞事情。齊國為了吸引各方人才入齊也建立了稷下學宮,齊威王為了肅清吏治煮了不好好做官的阿大夫,當時的韓國也用申不害變法治理吏治,而魏國,毫無資料可查。

對於魏國來講,還有致命的一條,前面已經說了,根本就沒正眼看過秦國,對秦國一點也不瞭解,而秦國一直想找魏國報仇,對魏國有著深入的瞭解,秦獻公還沒有當國君的時候一直生活在魏國。魏國由於當時是最強大的國家,想在中原地區稱霸當然得在在原地區搞事,秦國在西境邊陲,搞秦國與中原稱霸相去甚遠。而秦國,前面要找魏國報仇,後面要東出,不管怎麼樣,首當其衝的都是魏國。而魏國在中原地區稱霸的途中自然希望三晉聯合,韓趙兩小弟要聽話,但是韓趙有自己的國家利益,不可能都聽魏國的,魏國對不聽話的小弟,上去就是一頓暴揍。然後,小弟就跑去抱齊國大腿,齊國:小韓小趙童鞋那麼可愛,你為嘛要欺負人家。楚國:就是,就是。魏國不說話,上去就給齊國一板磚,都砸在自己的腳背上。秦國:又到捅刀子的時間了。

孫子曰: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好多人都理解是:最上等的兵法是謀略戰勝敵人,其次是在外交上戰勝敵人,再次是用武力擊敗敵軍,最下之策是攻打敵人的城池。其實事情不是這樣理解的,最上伐謀是指最先比較的是除外交,戰爭等以外的東西,比如國力,比如士氣。有的國家雖然看起來地大物博,人口眾多,但是一打就露餡,比如晚明,晚清。薩爾滸之戰,甲午戰爭,在打之前,輸贏已定。秦魏兩國的西鄙之戰就是如此。我要和你幹一架的原因是因為我覺得自己肯定能打得過你,不然,二戰之後為什麼會有冷戰。你所看到的名將都是用國力,士氣等戰場上看不見的東西堆出來的。

其次伐交是在國力士氣等戰場上看不見的東西相比較,發現兩家都差不遠之後,就用外交手段,與第三國結成同盟,如果不能結盟的話讓第三國當看客也行。長平決戰前,秦昭王用外交手段將山東五國變成吃瓜群眾,靜靜地看著秦趙對撕。土共在這方面也是能手,在打鬼子的時候,知道按中國的國力,炮黨那種搞法肯定搞不定,於是在後面建根據地,讓鬼子建立起的大後方無法供給,鬼子在中國找不到供應前線的資源,只好將魔爪伸向英法殖民地並。西方的白皮再也不能當東方戰場的看客了,紛紛加入到打鬼子的陣營中。

而魏惠王,起手就是第三步,伐兵。秦與魏伐謀,齊與魏伐交,魏惠王只會伐兵伐城。哪有不敗的道理。或許公子昴知道與秦戰,打不過,還得背鍋(真正的名將在打仗前就知道能不能嬴)聽見衛鞅提議秦魏兩家不打,大家坐下來喝喝小酒,簽份協定就完了,就興高采烈地去了。當然 ,公子昴也可能是個真●酒囊飯袋,聽見對面說不用打仗,也過去了。所以秦魏西鄙之戰,是不是衛鞅詐公子昴導致魏國大敗,跌出一流強國俱樂部已經不重要了。公子昴是名將還是真●酒囊飯袋也不重要了。

而在馬陵之戰前,魏惠王與趙國等諸侯國講和後騰出手打秦國的時候,秦孝公採納衛鞅的建議,尊魏惠王為王,並給魏惠王提出聯合秦燕,先稱王后圖霸業(揍齊楚)魏惠王聽得心花怒放,居然一本正經地跑去準備稱王事宜了,逼格非常之高,招致齊楚等各諸侯國的不滿,狠狠地為自己拉了一把仇恨。後兩年,魏伐韓,齊國趁機發動馬陵之戰,秦趙齊三國攻魏,魏惠王的霸業就此劇終。從衛鞅建議魏惠王稱王,並給魏惠王畫了一張毒餅,魏惠王竟然照單全收,可以知道魏惠王做了幾十年的國王,手裡攥著當時天下最強大的魏國,但是他根本不知道應該把魏國帶向何方,魏國強盛時,他不知道應該怎樣做,魏國衰落以後他還是不知道,他根本不知道住他西邊的鄰居是怎樣一個國家,先被衛鞅用權宜之計用溝裡帶(衛鞅看見魏惠王對自己的意見照單全收應該是驚訝了一臉吧)後面又被張儀接著往更深的溝裡帶。

至此,魏國還剩人才的搖籃了,秦國不產丞相,秦國是丞相的收集者,厲害的秦相原產地都是魏楚。

魏惠王在位期間,沒有對國家的前途進行規劃,不整頓吏治,外交又搞得全方位無差別拉仇恨,剩下的只有吃魏文侯魏武侯兩代人積攢下來的老底和內政外交一手抓的齊國賭國運了,還有一個每走一步路都有魏國產出的人才做系統規劃的秦國。最終,魏國被魏惠王帶進溝裡爬不出來了。

敲黑板劃重點:文章中圖片右下角的浮水印,可以看到更多好看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