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從平庸走向卓越的最佳策略是什麼?

1、

比較是焦慮的開始,也是幸福的來源。我們絕大多數人的幸福感是建立在比較的基礎上的,

有個說法:

所謂的幸福,就是自己的收入總比妹夫的收入多20%。。。

但是,比較是相對的,永遠沒有盡頭的。當一個人把幸福建立在與他人比較的結果之上的時候,真正的幸福和快樂永遠無法長久獲得,更多的都是曇花一現的快感。因為總有人會比他們更加的年輕貌美,英俊瀟灑,收入更高,權力更大,地位更高,財富更雄厚。

比較,更像是一個追求幸福的大坑。

一入大坑無回路,從此焦慮是常態。

我們要想辦法選擇無須比較即可獲得幸福和快樂,但是比較是很現實的,我們往往無法避免的,比較同時也是人類源動力的來源,既然我們無法避免,那麼我們需要的就是,做一個掉進坑還能爬出來的猛士。

2、

為了衡量自己的實力或者競爭力,就要對自己所掌握的技能有充分,深入,真實,客觀的判斷。雖然大多數人總是過高估計自己的能力。

但是我們從來不會高估自己的銀行卡的餘額,同樣的道理,一切可被量化的能力,通常不會被高估。

我們的成長就是不斷的把別人比下去的過程。如果比不過,也就意味著被別人比下去了,這種被比下去的不幸和痛苦,在體育賽事上赤裸裸的呈現著,想一下那些第四名的選手,辛苦十多年的奮鬥最後被PK的心情,是再多的安慰也無法慰藉的~

這種在某一個技能上死磕的比較策略,

確實是一條路,但是我們是否可以想像一下還有沒有其他的策略呢?

有的。

借用幾何術語,其實很容易理解:

1、單個維度上,大家比的是長度;

2、兩個維度上,大家比的是面積;

3、三個維度上,大家比的是體積。。。

而實際的生活中,是遠遠超過三個維度的,每個人都是立體的,不是平面的,更不是一條線的。那些在一根線上一根筋作比較的人是很可悲的,

因為這根筋上永遠只會記得第一名。而且,更殘酷的是:有些一根筋,即使第一也沒啥用,比如能把煤炭疊的最整齊的人。。。。

3、

如果,我們給自己開拓另外一個維度呢?從一條線的競爭進入一個面的競爭。想想這些年來的奧運會冠軍,我們記住的有哪些?

李甯,郎平,李玉偉,吳曉璿,曾國強,,,,,等等。我們記住的有誰?我想大部分只能認出李甯和郎平。

因為他們兩個都是在自己曾經做的最好的維度之外,

開拓了一個甚至多個維度。在一個維度上最多100分,兩個維度上哪怕各自50分,面積也是2500分了,三個維度更加是125000了,當然只是一個比喻,不一定代表事實。不過足夠說明多維度競爭的實力了。

而所謂的多維度競爭這個策略,你可以仔細找找周邊的朋友,會發現很多成為你圈子裡或者層級認識但是已經消失在你圈子裡(進入了更高級的圈子,變成了傳說)的那些人,是不是都是曾經拋棄存量,進行了跨界的嘗試呢?

4、

每次跨界,都是在給自己拓展一個新的維度。一旦跨界積累成功,實力或者說競爭力的提升,只能是“幾何級別”的,絕不是每天進步一點點那麼簡單。

比如跨出舒適區這個概念,很多人很排斥,因為所謂跨出舒適區的原理就是多維度競爭,但是多維度競爭更加的清晰和準確,而跨出舒適圈更像是一個空範的口號。

為什麼很多人感覺自己什麼都擅長一點,按照這個說法的話,多維度相乘,那不是牛逼大了哈,分分鐘走上人生巔峰的節奏啊,為什麼還是這麼碌碌無為呢?

那是因為多維度競爭的關鍵是:

你要至少在一個維度上足夠突出。

因為凡是都有成本,這就好像賺錢的時候,“生活必須開支”就是成本,如果賺的錢低於這個數的時候,就是養不活自己了,就得淘汰了。

於是,處處平庸肯定是不行的,不求處處突出,但起碼要在一個甚至多個維度上處於一個相當優異的位置,這樣的時候,多維度的競爭才能幾何級數的增長。

因為當你每個都是2分的時候,就算四個維度也才12,但是每個60分那就是12960 000了,完全不能比,當然只是比喻,數值無意義。

當你一個維度優異的時候,就可以去設置多維度的競爭力了。比如寫作雖然不是最好的,但是寫作裡面我排版比別人好一點,寫作裡面配圖比別人好看一點,寫作裡面頻率比別人勤勞一點產量高一點,寫作裡面我文字儘量短一點。這些維度結合起來,你的綜合競爭力就已經超過很多人了。

5、

所以:

1、你可以思考一下你自己哪個維度是優勢的(賺錢方面),然後可以通過其他什麼維度打造自己的競爭力?

2、仔細觀察下身邊的那些朋友,有多少是這種跨界多維度的例子,他們是怎麼去實現的?

3、為了在某一維度上獲得足夠的競爭力,你打算為它投資多少金錢、時間、注意力?有沒有仔細考慮過行之有效的方法論?什麼時候就可以開始行動了,錯過了多少時間?

4、如果你準備在這個維度上開展多少維度的競爭,那麼你有沒有仔細考慮過成本幾何?每個維度上要超過多少分才能收回成本?

——複習自《李笑來專欄》通往財富自由之路

是不是都是曾經拋棄存量,進行了跨界的嘗試呢?

4、

每次跨界,都是在給自己拓展一個新的維度。一旦跨界積累成功,實力或者說競爭力的提升,只能是“幾何級別”的,絕不是每天進步一點點那麼簡單。

比如跨出舒適區這個概念,很多人很排斥,因為所謂跨出舒適區的原理就是多維度競爭,但是多維度競爭更加的清晰和準確,而跨出舒適圈更像是一個空範的口號。

為什麼很多人感覺自己什麼都擅長一點,按照這個說法的話,多維度相乘,那不是牛逼大了哈,分分鐘走上人生巔峰的節奏啊,為什麼還是這麼碌碌無為呢?

那是因為多維度競爭的關鍵是:

你要至少在一個維度上足夠突出。

因為凡是都有成本,這就好像賺錢的時候,“生活必須開支”就是成本,如果賺的錢低於這個數的時候,就是養不活自己了,就得淘汰了。

於是,處處平庸肯定是不行的,不求處處突出,但起碼要在一個甚至多個維度上處於一個相當優異的位置,這樣的時候,多維度的競爭才能幾何級數的增長。

因為當你每個都是2分的時候,就算四個維度也才12,但是每個60分那就是12960 000了,完全不能比,當然只是比喻,數值無意義。

當你一個維度優異的時候,就可以去設置多維度的競爭力了。比如寫作雖然不是最好的,但是寫作裡面我排版比別人好一點,寫作裡面配圖比別人好看一點,寫作裡面頻率比別人勤勞一點產量高一點,寫作裡面我文字儘量短一點。這些維度結合起來,你的綜合競爭力就已經超過很多人了。

5、

所以:

1、你可以思考一下你自己哪個維度是優勢的(賺錢方面),然後可以通過其他什麼維度打造自己的競爭力?

2、仔細觀察下身邊的那些朋友,有多少是這種跨界多維度的例子,他們是怎麼去實現的?

3、為了在某一維度上獲得足夠的競爭力,你打算為它投資多少金錢、時間、注意力?有沒有仔細考慮過行之有效的方法論?什麼時候就可以開始行動了,錯過了多少時間?

4、如果你準備在這個維度上開展多少維度的競爭,那麼你有沒有仔細考慮過成本幾何?每個維度上要超過多少分才能收回成本?

——複習自《李笑來專欄》通往財富自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