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使命召喚:二戰》還有哪些我們不知道的事?

年貨使命召喚的新作公佈了,不過這次有些不一樣。新作《使命召喚:二戰》將以二戰作為故事背景,回歸系列的本源。這次《使命召喚:二戰》有什麼能吸引我們的地方,使命召喚系列又為什麼會回歸二戰題材呢?且聽小杉果娓娓道來。

COD最初本就是一系列關於二戰的遊戲,但隨著時代的進步,二戰的素材也已經被用得枯竭了,而玩家也開始疲倦。於是COD開始向現代、未來轉變,這一變就是10多年。

而現在,我們有了新世代的主機和新世代的玩家,遊戲的風向又開始改變,加上去年COD在輿論上被《戰地1》按在地上摩擦,一系列現象都在告訴動視:是時候輪回一次了。

當然,回歸二戰的決定並不是因為受到了《戰地1》的刺激才做出的,《使命召喚:二戰》 的開發從三年前就開始了。說來也巧,2014年,EA也準備回溯歷史,開始《戰地1》的開發,這對CP還真是心有靈犀。

使命召喚系列通常都是保持有2至3款遊戲同時開發,管理層會根據市場的反應和製作進度來調整他們發售的順序。

動視CEO Eric Hirshberg表示回歸二戰的提議是直接由動視的管理層提出的,不過最終的決定是公司內部討論的結果。當Eric Hirshberg把這個提議告訴製作組“大錘”(Sledgehammer Games) 時,大錘的員工都非常的興奮。

大錘的創始人Schofield認為現在正是讓使命召喚系列回歸二戰的一個好時機。包括Schofield在內,很多人的長輩都參與過二戰,但現在他們已經相繼離開了人世,也帶走了那段記憶。

隨著新一代的成長,他們要開始重新瞭解這段歷史,多數關於諾曼地登陸的經典電影和遊戲都是10幾年前製作的。

Schofield說:“《拯救大兵瑞恩》都快20年了,而且它的故事還是離最前線遠了點,我會通過不同的角度來呈現這場戰役,從更個人的視角來展示這場戰爭”

諾曼地登陸已經確定將在遊戲中出現,而且將是一個濃墨重彩的部分。遊戲將從諾曼地登陸前夕開始,然後經歷一系列著名的事件和戰役。

不過大錘面臨著一個嚴峻的問題,如何將二戰這個經典得有些俗套的題材重新做成一款新奇、好玩的遊戲呢?

“我們想把你至於戰場上,感覺自己就是拿槍的那個人,你能看到自己的手聽到自己的呼吸,看到自己的朋友在周圍倒下。這種體驗要比早期的COD遊戲震撼得多” Schofield說。

戰役模式是本作的重點之一,戰役中的多數時間你都會扮演丹尼爾斯,美軍第一步兵師的新人二等兵,你將通過主角丹尼爾斯的視角跟隨“大紅一師”參與二戰中的一系列重要戰役。

在遊戲中還有兩個重要角色,丹尼爾斯的上級皮爾森和特納。雖然在一起作戰,但他們有著截然不同的世界觀和為人準則,皮爾森尊重人性和生命,而特納則把任務放在第一位,兩人之間的矛盾也會在執行任務時經常發生碰撞。丹尼爾斯如何在兩種對立的觀點中找到自己的信念,將是本作劇情看點之一。

真實的還原歷史上的戰爭是本次《使命召喚:二戰》的主題,這種真實不僅要表現在裝備和戰場的還原,同時也要表現在角色塑造和遊戲氛圍中。丹尼爾斯是一個非常平凡的士兵,也是二戰時期很多新兵的縮影,他們剛被徵召,經過了倉促的訓練就立刻被投入戰鬥。因此他們在戰場上顯得畏首畏尾、不知所措, 在殘酷的戰爭面前,這些新兵顯得太過稚嫩和脆弱, 大錘想極力的表現出這一點。

為此,大錘對遊戲的系統進行了相應的改變。最出人意料的一點,就是使命召喚系列一貫的“呼吸回血術”在本作中被取消了,被擊中後再也不會出現自動恢復這種神奇的設定了,而具體用什麼方式回血還是一個秘密(不會是呼叫醫療兵吧)。

“你不是超級英雄,你必須小心每一顆子彈。在中彈後,你不可能躲一會就恢復正常了。本作的主角不再是訓練有素的尖兵,而是稚嫩、脆弱的新兵。對於我們來說,這是非常新奇的挑戰” Schofield如是說。

《使命召喚:二戰》還在角色多樣性上下足了功夫,除了美軍第一步兵師,我們還將在劇情中見到法國抵抗軍的女性領袖盧梭,美國非裔兵團,英國軍隊,甚至還有兒童參與其中。不同性別、不同人種、不同年齡的角色都會登場,在政治正確的道路上,《使命召喚:二戰》已經達成了圓滿。在戰役中還會有多名可控制角色,但具體有哪些,目前還不知曉。

相比於之前的作品,《使命召喚:二戰》對戰爭表現力也將更進一步,遊戲的畫面品質將會進一步的提升,就連光照也要根據地點和時間的不同而進行真實的調整。比如在同一時間,法國的陽光和美國的陽光會有明顯的差別。

遊戲中所有的武器音效都是使用實物錄音的,同時還在不同距離上對其聲音取樣,來得到最真實的臨場感。就連樹枝斷裂的聲音都是製作人在樹林裡實地錄下的。

《使命召喚:二戰》在戰鬥方面可能不會有太多的變化,動視希望玩家在上手時就能夠感到這是一款《使命召喚》遊戲,但為了配合還原真實戰場的主題,槍的手感會更沉,戰鬥更真實。

對於本作的戰鬥感受,Schofield是這樣描述的:“當我開著坦克重重的沖進戰壕時,我會看到坦克裡飛揚的灰塵。這種表現力會讓你感覺自己就在坦克中,讓你徹底忘記外骨骼裝甲那些東西。”

多人模式是使命召喚系列的另一個重要陣地,在這方面動視還不想說太多。

我們目前所知道的是僵屍模式會保留,而且還有一個全新的PVP模式叫做戰爭模式。在戰爭模式中,玩家會分別扮演同盟國和軸心國,各自按照不同的戰略目標進行作戰。

等級系統變成了軍團系統,你可以加入自己適合的軍團,比如步兵師、空降兵或裝甲師,然後隨著等級的提升在不同的軍團中晉升。

同時,你還可以選擇不同的部隊,比如德國士兵,部隊法國反抗軍,英軍,美國非裔部隊還有其他未公佈的陣營。

這次的多人模式中還加入了指揮部。這裡就像是一個遊戲大廳,在這裡玩家們可以直觀的進行交流。

從目前的資訊來看,《使命召喚:二戰》一次比較大的轉型,或說是一種回歸,從太空飛船、外置骨骼回歸到了腳踏實地的戰鬥,重新開始追求對史實和戰場的還原,追求真實的戰爭體驗,如果Schofield所說的都能夠兌現,那麼它可能成為近年來最值得期待的使命召喚遊戲。

在遊戲中還有兩個重要角色,丹尼爾斯的上級皮爾森和特納。雖然在一起作戰,但他們有著截然不同的世界觀和為人準則,皮爾森尊重人性和生命,而特納則把任務放在第一位,兩人之間的矛盾也會在執行任務時經常發生碰撞。丹尼爾斯如何在兩種對立的觀點中找到自己的信念,將是本作劇情看點之一。

真實的還原歷史上的戰爭是本次《使命召喚:二戰》的主題,這種真實不僅要表現在裝備和戰場的還原,同時也要表現在角色塑造和遊戲氛圍中。丹尼爾斯是一個非常平凡的士兵,也是二戰時期很多新兵的縮影,他們剛被徵召,經過了倉促的訓練就立刻被投入戰鬥。因此他們在戰場上顯得畏首畏尾、不知所措, 在殘酷的戰爭面前,這些新兵顯得太過稚嫩和脆弱, 大錘想極力的表現出這一點。

為此,大錘對遊戲的系統進行了相應的改變。最出人意料的一點,就是使命召喚系列一貫的“呼吸回血術”在本作中被取消了,被擊中後再也不會出現自動恢復這種神奇的設定了,而具體用什麼方式回血還是一個秘密(不會是呼叫醫療兵吧)。

“你不是超級英雄,你必須小心每一顆子彈。在中彈後,你不可能躲一會就恢復正常了。本作的主角不再是訓練有素的尖兵,而是稚嫩、脆弱的新兵。對於我們來說,這是非常新奇的挑戰” Schofield如是說。

《使命召喚:二戰》還在角色多樣性上下足了功夫,除了美軍第一步兵師,我們還將在劇情中見到法國抵抗軍的女性領袖盧梭,美國非裔兵團,英國軍隊,甚至還有兒童參與其中。不同性別、不同人種、不同年齡的角色都會登場,在政治正確的道路上,《使命召喚:二戰》已經達成了圓滿。在戰役中還會有多名可控制角色,但具體有哪些,目前還不知曉。

相比於之前的作品,《使命召喚:二戰》對戰爭表現力也將更進一步,遊戲的畫面品質將會進一步的提升,就連光照也要根據地點和時間的不同而進行真實的調整。比如在同一時間,法國的陽光和美國的陽光會有明顯的差別。

遊戲中所有的武器音效都是使用實物錄音的,同時還在不同距離上對其聲音取樣,來得到最真實的臨場感。就連樹枝斷裂的聲音都是製作人在樹林裡實地錄下的。

《使命召喚:二戰》在戰鬥方面可能不會有太多的變化,動視希望玩家在上手時就能夠感到這是一款《使命召喚》遊戲,但為了配合還原真實戰場的主題,槍的手感會更沉,戰鬥更真實。

對於本作的戰鬥感受,Schofield是這樣描述的:“當我開著坦克重重的沖進戰壕時,我會看到坦克裡飛揚的灰塵。這種表現力會讓你感覺自己就在坦克中,讓你徹底忘記外骨骼裝甲那些東西。”

多人模式是使命召喚系列的另一個重要陣地,在這方面動視還不想說太多。

我們目前所知道的是僵屍模式會保留,而且還有一個全新的PVP模式叫做戰爭模式。在戰爭模式中,玩家會分別扮演同盟國和軸心國,各自按照不同的戰略目標進行作戰。

等級系統變成了軍團系統,你可以加入自己適合的軍團,比如步兵師、空降兵或裝甲師,然後隨著等級的提升在不同的軍團中晉升。

同時,你還可以選擇不同的部隊,比如德國士兵,部隊法國反抗軍,英軍,美國非裔部隊還有其他未公佈的陣營。

這次的多人模式中還加入了指揮部。這裡就像是一個遊戲大廳,在這裡玩家們可以直觀的進行交流。

從目前的資訊來看,《使命召喚:二戰》一次比較大的轉型,或說是一種回歸,從太空飛船、外置骨骼回歸到了腳踏實地的戰鬥,重新開始追求對史實和戰場的還原,追求真實的戰爭體驗,如果Schofield所說的都能夠兌現,那麼它可能成為近年來最值得期待的使命召喚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