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抗戰時期中國軍隊的單兵裝具︱草帽、草鞋最具中國特色

所謂單兵裝具,是指士兵所攜帶的個人裝備,廣義上除了槍械以外的所有裝備都可以算入單兵裝具的範疇。單兵裝具一般分為兩大類:一類是作戰類裝具,如鋼盔、軍刀、手榴彈、防毒面具、工兵鏟等;另一類是生活類裝具,

如軍服、軍靴、飯盒、水壺等。人們通常比較關注飛機大炮,而經常忽視單兵裝具。但這些不被人重視的單兵裝具,卻同樣可以反映出一支軍隊的裝備水準和戰鬥力。在抗戰時期,中國軍隊的單兵裝具是怎樣的?

鋼盔

提到抗戰初期的中國軍隊,最著名的就是德械師了。“德械師”或者“德式師”的稱呼都是後人起的,它的正式名稱是“二十五年(即1936年)調整師”。

當時配備德式軍械的一共有18個師,外加教導總隊、第2師補充旅(按照“二十五年調整師”的編制進行了整編),也就是說,真正的德械師只有20個師級單位。

德械師在中國軍隊中只占很小的比例

德械師最典型的裝具就是德制M35鋼盔。此鋼盔於1935年定型,

所以命名為M35,剛剛定型就接到了來自中國的大訂單,有22萬頂之多。德國軍方決定首先滿足中國的需要,就這樣,中國軍隊成為了M35鋼盔的第一批用戶。M35是德軍在一戰時期的M17鋼盔基礎上改進而成的,採用了“熱壓”技術,所以比M17更輕便,對彈片的防護功能也更強。而且M35採用了全新的內盔,佩戴起來更加舒適。所以無論外形、材質、功能還是舒適度,M35都是相當不錯的。

德國專門為中國製作的M35鋼盔,在盔體左側有青天白日徽。

到1936年,中國總共進口了31.5萬頂M35鋼盔,幾乎將德國生產的M35全部購入。到1937年抗戰全面爆發時,中央軍部隊基本上都配發了M35。但是現在不少抗戰劇中,只要是國軍就必戴M35鋼盔,顯然不符合史實,真正配備M35鋼盔的部隊在中國軍隊裡的比例並不太高,

而且到抗戰中期以後,M35鋼盔基本上在作戰中消耗殆盡了。

其他中國軍隊的主流鋼盔是英制MK-2型“托尼”(TOMMY)鋼盔,它的外形像扁平狀的鍋子,又像飛碟,所以也叫“飛碟盔”。這是英國一戰時期的鋼盔,只能防止炮彈破片。在抗戰時期,“飛碟盔”無論是抗彈性還是佩戴的舒適性,都已經明顯落伍了。然而,即使是這樣的過氣型號鋼盔,在中國軍隊中都是好東西了。

地方部隊主要裝備的是英國一戰時期的“飛碟盔”

滇軍的武器裝備主要來自越南的宗主國法國,所以裝備了形狀有些怪異的法制亞德里安鋼盔。

滇軍裝備的法制亞德里安鋼盔

在抗戰時期,能配備鋼盔的都可以算裝備精良了,更多的部隊根本就沒有鋼盔。

防毒面具

防毒面具只有中央軍以及一些技術兵種如炮兵、防空兵、裝甲兵才有配備,雜牌部隊幾乎都沒有裝備防毒面具。遇到日軍施放毒氣,他們只能把毛巾浸濕捂住口鼻,這樣能勉強對付催淚性質的毒氣,而對窒息性毒氣則毫無作用。

中國軍隊配發的防毒面具是德制1930式面具,後來也有少量國內仿製的。防毒面具通常裝在帆布袋中,而不是像德軍那樣裝在圓筒中。但是在一些照片上,也可以看到德械師士兵攜帶的防毒面具裝在圓筒中,不過這些都是國內仿製的,仿製的圓筒增強紋是橫向的,而不是德軍所用的直向增強紋。

只有中央軍和一些技術兵種才配備防毒面具。

軍服

軍服是一支軍隊最基本的裝具,然而中國軍隊連軍服都沒有統一的顏色。中央軍的夏季軍服主要以黃綠色為主,冬季則主要是藍灰色的棉軍服。地方雜牌部隊中,北方部隊大多是藍灰色軍服,南方的兩廣部隊是土黃色,雲南的滇軍則是藍綠色。軍服面料大多是最普通的土布,而將校呢則要到抗戰勝利後才出現。相較之下,中央軍的軍服比較正規,好歹還有些政府軍的氣度。

在很多影視劇中都可以看到,國軍軍官穿著所謂的小翻領美式軍服,還配上武裝帶。實際上,在整個抗戰期間,中國軍隊從未配發過小翻領軍服,即使是接受美式裝備的駐印軍,配發的也都是中山裝式的傳統中式軍服。國民黨軍隊採用翻領式的軍服,是1959年之後才有的事情。

影視作品中的國軍軍官都是翻領美式軍服加武裝帶,夠帥氣,但卻完全不符合史實。

武裝帶

武裝帶起源於西方,最初也稱刀帶。軍官在腰帶左側佩軍刀,為防止軍刀的重量拉扯軍服,所以在右肩配置一根肩帶,通過右肩斜向左側吊住腰帶,這加了斜肩帶的腰帶就是武裝帶。中國士兵軍服上的皮帶是窄皮帶,軍官是寬皮帶,中央軍和東北軍的軍官則是斜背武裝帶。不是所有的皮腰帶都是武裝帶,武裝帶一定要有肩帶,而且腰帶還必須是寬皮帶。

北伐時期佩戴著武裝帶的蔣介石,可以清楚地看到腰帶是雙排扣。

戰爭開始不久,佩戴武裝帶的軍官就成了日軍狙擊手的首要目標,所以很快一線部隊的軍官就不再佩戴武裝帶,畢竟性命總比威風重要。只有高級將領在公開場合才會佩戴武裝帶。

抗戰時期的周恩來(左)和葉劍英(右)都佩戴著武裝帶。

彈包

德械師配備的子彈袋是帆布製成的長形袋,可以放20個彈包,每個彈包裡裝一個五發子彈的彈夾,總攜彈量100發,這個標準在當時的中國軍隊中,絕對算是高配置了。別的部隊最多也就二三十發,而八路軍更是困難,主力部隊打場阻擊也只有五發子彈。

德械師中配備毛瑟駁殼槍的士官和下級軍官,則配有專用的皮質彈匣包,可以裝12個20發彈匣的彈包,用皮帶扣系在後腰,然後由“Y”形肩帶呈三點式支撐起彈匣包。駁殼槍手在著裝時,先背上手槍套,再背彈匣包,把手槍套固定在彈匣包之下,這樣在行軍打仗時,背在身上的駁殼槍就不會亂晃。

德械師配備的駁殼槍皮質彈匣包

草帽

所有中國軍隊,無論是中央軍還是地方雜牌部隊,幾乎都沒有配發雨衣,極少數部隊只是靠民間募捐而得到了一些雨衣。所以由幹稻草編制而成的草帽就成了士兵的標配,草帽晴天可以防曬,雨天可以防淋,上面通常還有所在部隊的番號或代號。

人手一頂的草帽是最具中國特色的單兵裝具。

草鞋

膠鞋和雨衣一樣,也是奢侈品,除非特殊情況,一般是不會配發的。國內的部隊包括中央軍在內配發的都是草鞋,只有在冬季才會有布鞋。中央軍頭號精銳、中國第一支機械化部隊第200師,在1942年入緬參戰時,穿的也是草鞋。在當時,中國軍隊是以“草鞋軍”而聞名的。

最精銳的德械師都在穿草鞋

打草鞋是每個中國士兵必須掌握的基本功。

綁腿

綁腿就是綁在小腿上的布條。長距離行軍會讓小腿酸痛不已,打上綁腿,通過外力擠壓靜脈,促進血液回流,可以有效減輕疲勞酸痛。另外,對於尖利小岩石、荊棘茅草、蟲蛇叮咬,打上綁腿就有更多一層防護。

綁腿可以有效緩解長途行軍的腿部疲勞和酸痛。

綁腿通常是一根長的布帶(有彈力的帆布最好),一端是平頭,一端分叉成兩條繩,叉口處要結實,寬度約10釐米,長度1.5-2米長。綁腿要打得鬆緊適度,太松不僅容易散落,也起不到保護腿部的作用;太緊就會束縛住小腿,嚴重的甚至會邁不開步。在戰場上,綁腿還可以當作繃帶包紮傷口或者作為三角巾固定骨折部位;幾根綁腿連接起來還可以作為繩索來用。所以,綁腿在當時是非常重要的單兵裝具。

連彭德懷這樣的高級將領都打綁腿。

大刀

大刀也是極具中國特色的單兵裝具,是中國的傳統冷兵器,寬刃長柄,便於劈砍。1930年代中期駐守平津地區的29軍就是以“大刀隊”而聞名,據說部隊專門邀請武林名家李堯臣設計“破鋒刀法”,專門用來克制日軍帶刺刀的三八大蓋。當年民間將大刀的威風傳得神乎其神,不僅有《大刀進行曲》,高歌“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甚至還有說日軍因為害怕被大刀斬首而專門定制鐵圍脖來保護頸部。然而,單從29軍在長城抗戰中的喜峰口之戰以及盧溝橋事變之後的平津保衛戰的表現來看,大刀隊沒有那麼神乎其神。從拼刺角度來看,“一寸長一寸強”,大刀對長槍很難有優勢,再加上中國士兵的體質明顯不如日軍,白刃格鬥很難佔據上風。而且白刃肉搏對士兵的戰術和心理素質要求很高,沒有經過嚴格訓練和殘酷實戰的士兵,一遇到寒光凜凜的真刀實槍,必然會腿肚子發軟。這些有關大刀隊的傳說更多是出於宣傳的需要,用以鼓舞中國軍民不懼裝備的劣勢,敢於同日軍決死拼殺。

29軍大刀隊在進行刀術表演,大刀在抗戰中更多的還是宣傳作用。

手榴彈

在抗日戰爭中,中國軍隊最有效的近戰利器是手榴彈,只要有足夠的臂力,剛入伍的新兵經過簡單訓練就能熟練運用手榴彈。早期中央軍裝備德國生產的M24手榴彈,這是德國在一戰時期的長柄手榴彈的基礎上改進而來的。M24手榴彈分量更輕,投擲距離更遠,並且裝藥改為100克的TNT烈性炸藥,威力更大。同時,M24手榴彈將拉索後的爆炸時間縮短為5秒,大大減少了被敵方撿起來回擲的可能。

中國的鞏縣兵工廠和太原兵工廠都有仿製M24手榴彈,但中國的加工工藝落後,德國原裝M24手榴彈的木柄是空心的,可以裝更多炸藥,但中國只能生產實心木柄,威力就打了折扣。八路軍的簡易兵工廠生產的土造手榴彈,也就是俗稱的“邊區造”,品質更差,甚至出現爆炸後一炸兩半的情況,殺傷力不能和德國原裝手榴彈同日而語。

手持M24手榴彈的中國士兵

水壺、乾糧袋

德械師的水壺一部分是從德國採購的,一部分是國內仿製的,均採用橢圓形木塞蓋,有肩背帶。這和德軍所採用的系在腰帶上的金屬蓋水壺不同。乾糧袋為方形,帆布質地,背帶跨肩,也與德軍系在腰帶上的不同。

雜牌部隊是很少配備水壺的,喝水就只能用飯碗或者乾脆用手了。乾糧袋就更簡陋了,是一頭縫實一頭開口的粗布袋,裝上糧食(通常是生米或饅頭幹)後,把開口處用繩子系緊斜搭在肩上,或者是把棉被套在乾糧袋外面,然後背在肩上。

雜牌部隊的乾糧袋極為簡陋

另外,中央軍單兵裝具還有皮質背包、軍毯、雨布、鐵制飯盒、水壺、乾糧袋、刺刀、兩組三聯裝的皮質槍盒。這套豪華裝具主要參考日軍和德軍的單兵裝具設計,不過只是在閱兵等重大活動中才臨時配給士兵,極少在戰時配發,只能算是一種充門面的花瓶擺設。

如此豪華的單兵裝具只有在閱兵等重大活動中才臨時配發。

其實,就拿中國軍隊最高標準的中央軍來說,單兵標準個人裝具也只有五大件:鋼盔、子彈帶、水壺、乾糧袋和防毒面具。整個抗戰時期中國軍隊的單兵裝具如果用兩個字來形容,那就是亂和差。但是,中國軍隊就是靠著這些低劣的裝備,不屈不撓地與日軍浴血奮戰了多年。

中央軍是當時中國軍隊單兵裝具最高配置標準。

滇軍裝備的法制亞德里安鋼盔

在抗戰時期,能配備鋼盔的都可以算裝備精良了,更多的部隊根本就沒有鋼盔。

防毒面具

防毒面具只有中央軍以及一些技術兵種如炮兵、防空兵、裝甲兵才有配備,雜牌部隊幾乎都沒有裝備防毒面具。遇到日軍施放毒氣,他們只能把毛巾浸濕捂住口鼻,這樣能勉強對付催淚性質的毒氣,而對窒息性毒氣則毫無作用。

中國軍隊配發的防毒面具是德制1930式面具,後來也有少量國內仿製的。防毒面具通常裝在帆布袋中,而不是像德軍那樣裝在圓筒中。但是在一些照片上,也可以看到德械師士兵攜帶的防毒面具裝在圓筒中,不過這些都是國內仿製的,仿製的圓筒增強紋是橫向的,而不是德軍所用的直向增強紋。

只有中央軍和一些技術兵種才配備防毒面具。

軍服

軍服是一支軍隊最基本的裝具,然而中國軍隊連軍服都沒有統一的顏色。中央軍的夏季軍服主要以黃綠色為主,冬季則主要是藍灰色的棉軍服。地方雜牌部隊中,北方部隊大多是藍灰色軍服,南方的兩廣部隊是土黃色,雲南的滇軍則是藍綠色。軍服面料大多是最普通的土布,而將校呢則要到抗戰勝利後才出現。相較之下,中央軍的軍服比較正規,好歹還有些政府軍的氣度。

在很多影視劇中都可以看到,國軍軍官穿著所謂的小翻領美式軍服,還配上武裝帶。實際上,在整個抗戰期間,中國軍隊從未配發過小翻領軍服,即使是接受美式裝備的駐印軍,配發的也都是中山裝式的傳統中式軍服。國民黨軍隊採用翻領式的軍服,是1959年之後才有的事情。

影視作品中的國軍軍官都是翻領美式軍服加武裝帶,夠帥氣,但卻完全不符合史實。

武裝帶

武裝帶起源於西方,最初也稱刀帶。軍官在腰帶左側佩軍刀,為防止軍刀的重量拉扯軍服,所以在右肩配置一根肩帶,通過右肩斜向左側吊住腰帶,這加了斜肩帶的腰帶就是武裝帶。中國士兵軍服上的皮帶是窄皮帶,軍官是寬皮帶,中央軍和東北軍的軍官則是斜背武裝帶。不是所有的皮腰帶都是武裝帶,武裝帶一定要有肩帶,而且腰帶還必須是寬皮帶。

北伐時期佩戴著武裝帶的蔣介石,可以清楚地看到腰帶是雙排扣。

戰爭開始不久,佩戴武裝帶的軍官就成了日軍狙擊手的首要目標,所以很快一線部隊的軍官就不再佩戴武裝帶,畢竟性命總比威風重要。只有高級將領在公開場合才會佩戴武裝帶。

抗戰時期的周恩來(左)和葉劍英(右)都佩戴著武裝帶。

彈包

德械師配備的子彈袋是帆布製成的長形袋,可以放20個彈包,每個彈包裡裝一個五發子彈的彈夾,總攜彈量100發,這個標準在當時的中國軍隊中,絕對算是高配置了。別的部隊最多也就二三十發,而八路軍更是困難,主力部隊打場阻擊也只有五發子彈。

德械師中配備毛瑟駁殼槍的士官和下級軍官,則配有專用的皮質彈匣包,可以裝12個20發彈匣的彈包,用皮帶扣系在後腰,然後由“Y”形肩帶呈三點式支撐起彈匣包。駁殼槍手在著裝時,先背上手槍套,再背彈匣包,把手槍套固定在彈匣包之下,這樣在行軍打仗時,背在身上的駁殼槍就不會亂晃。

德械師配備的駁殼槍皮質彈匣包

草帽

所有中國軍隊,無論是中央軍還是地方雜牌部隊,幾乎都沒有配發雨衣,極少數部隊只是靠民間募捐而得到了一些雨衣。所以由幹稻草編制而成的草帽就成了士兵的標配,草帽晴天可以防曬,雨天可以防淋,上面通常還有所在部隊的番號或代號。

人手一頂的草帽是最具中國特色的單兵裝具。

草鞋

膠鞋和雨衣一樣,也是奢侈品,除非特殊情況,一般是不會配發的。國內的部隊包括中央軍在內配發的都是草鞋,只有在冬季才會有布鞋。中央軍頭號精銳、中國第一支機械化部隊第200師,在1942年入緬參戰時,穿的也是草鞋。在當時,中國軍隊是以“草鞋軍”而聞名的。

最精銳的德械師都在穿草鞋

打草鞋是每個中國士兵必須掌握的基本功。

綁腿

綁腿就是綁在小腿上的布條。長距離行軍會讓小腿酸痛不已,打上綁腿,通過外力擠壓靜脈,促進血液回流,可以有效減輕疲勞酸痛。另外,對於尖利小岩石、荊棘茅草、蟲蛇叮咬,打上綁腿就有更多一層防護。

綁腿可以有效緩解長途行軍的腿部疲勞和酸痛。

綁腿通常是一根長的布帶(有彈力的帆布最好),一端是平頭,一端分叉成兩條繩,叉口處要結實,寬度約10釐米,長度1.5-2米長。綁腿要打得鬆緊適度,太松不僅容易散落,也起不到保護腿部的作用;太緊就會束縛住小腿,嚴重的甚至會邁不開步。在戰場上,綁腿還可以當作繃帶包紮傷口或者作為三角巾固定骨折部位;幾根綁腿連接起來還可以作為繩索來用。所以,綁腿在當時是非常重要的單兵裝具。

連彭德懷這樣的高級將領都打綁腿。

大刀

大刀也是極具中國特色的單兵裝具,是中國的傳統冷兵器,寬刃長柄,便於劈砍。1930年代中期駐守平津地區的29軍就是以“大刀隊”而聞名,據說部隊專門邀請武林名家李堯臣設計“破鋒刀法”,專門用來克制日軍帶刺刀的三八大蓋。當年民間將大刀的威風傳得神乎其神,不僅有《大刀進行曲》,高歌“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甚至還有說日軍因為害怕被大刀斬首而專門定制鐵圍脖來保護頸部。然而,單從29軍在長城抗戰中的喜峰口之戰以及盧溝橋事變之後的平津保衛戰的表現來看,大刀隊沒有那麼神乎其神。從拼刺角度來看,“一寸長一寸強”,大刀對長槍很難有優勢,再加上中國士兵的體質明顯不如日軍,白刃格鬥很難佔據上風。而且白刃肉搏對士兵的戰術和心理素質要求很高,沒有經過嚴格訓練和殘酷實戰的士兵,一遇到寒光凜凜的真刀實槍,必然會腿肚子發軟。這些有關大刀隊的傳說更多是出於宣傳的需要,用以鼓舞中國軍民不懼裝備的劣勢,敢於同日軍決死拼殺。

29軍大刀隊在進行刀術表演,大刀在抗戰中更多的還是宣傳作用。

手榴彈

在抗日戰爭中,中國軍隊最有效的近戰利器是手榴彈,只要有足夠的臂力,剛入伍的新兵經過簡單訓練就能熟練運用手榴彈。早期中央軍裝備德國生產的M24手榴彈,這是德國在一戰時期的長柄手榴彈的基礎上改進而來的。M24手榴彈分量更輕,投擲距離更遠,並且裝藥改為100克的TNT烈性炸藥,威力更大。同時,M24手榴彈將拉索後的爆炸時間縮短為5秒,大大減少了被敵方撿起來回擲的可能。

中國的鞏縣兵工廠和太原兵工廠都有仿製M24手榴彈,但中國的加工工藝落後,德國原裝M24手榴彈的木柄是空心的,可以裝更多炸藥,但中國只能生產實心木柄,威力就打了折扣。八路軍的簡易兵工廠生產的土造手榴彈,也就是俗稱的“邊區造”,品質更差,甚至出現爆炸後一炸兩半的情況,殺傷力不能和德國原裝手榴彈同日而語。

手持M24手榴彈的中國士兵

水壺、乾糧袋

德械師的水壺一部分是從德國採購的,一部分是國內仿製的,均採用橢圓形木塞蓋,有肩背帶。這和德軍所採用的系在腰帶上的金屬蓋水壺不同。乾糧袋為方形,帆布質地,背帶跨肩,也與德軍系在腰帶上的不同。

雜牌部隊是很少配備水壺的,喝水就只能用飯碗或者乾脆用手了。乾糧袋就更簡陋了,是一頭縫實一頭開口的粗布袋,裝上糧食(通常是生米或饅頭幹)後,把開口處用繩子系緊斜搭在肩上,或者是把棉被套在乾糧袋外面,然後背在肩上。

雜牌部隊的乾糧袋極為簡陋

另外,中央軍單兵裝具還有皮質背包、軍毯、雨布、鐵制飯盒、水壺、乾糧袋、刺刀、兩組三聯裝的皮質槍盒。這套豪華裝具主要參考日軍和德軍的單兵裝具設計,不過只是在閱兵等重大活動中才臨時配給士兵,極少在戰時配發,只能算是一種充門面的花瓶擺設。

如此豪華的單兵裝具只有在閱兵等重大活動中才臨時配發。

其實,就拿中國軍隊最高標準的中央軍來說,單兵標準個人裝具也只有五大件:鋼盔、子彈帶、水壺、乾糧袋和防毒面具。整個抗戰時期中國軍隊的單兵裝具如果用兩個字來形容,那就是亂和差。但是,中國軍隊就是靠著這些低劣的裝備,不屈不撓地與日軍浴血奮戰了多年。

中央軍是當時中國軍隊單兵裝具最高配置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