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誰先死,就吃對方的肉活下去”情侶困喜馬拉雅47天,一死一生……

中國臺灣的一對情侶梁聖岳和劉辰君,早前赴尼泊爾喜馬拉雅山區登山,在3月9日失蹤後,4月26日終於獲救,男方暴瘦30公斤,保住性命,其女友卻在被發現前3天去世。

獲救的梁聖嶽4月28日接受媒體訪問時透露,

受困末期,女友劉宸君主動與他生死相約:兩人誰先死去,還沒死的那個人,就要“吃對方的肉活下去”。

一度想自殺,但沒死成

梁聖岳與劉宸君於2月底前往尼泊爾攀爬喜馬拉雅山,最後被登山客發現的時間是3月9日,之後便失聯。

兩人的父母曾到尼泊爾尋人,男方的家人還雇傭嚮導、包下直升機搜尋。

據報導,兩人失蹤的當天山區多處降下大雪,進而造成雪崩。兩人曾一度試圖退回海拔較低的河谷地區。最終,梁聖岳於4月26日于納查特河谷被尋獲,但劉宸君卻在被發現前3天,不幸去世。

梁聖岳被發現時,意識清楚,也能說話表達,但身體虛弱,隨即被送往當地醫院治療接受治療。身體逐漸恢復後,他講述了與女友被困期間的種種遭遇。

梁聖嶽表示,他和劉辰君於2月下旬出發登山,3月初迷路,被困期間一度想過跳下懸崖了結生命,但發現了一個山洞,兩人就躲了進去。

被困的前三周,他們吃帶去的熟的馬鈴薯,麵粉泡水吃麵糊,嚼生米,維持基本的體能,“因為還有瓦斯,吃了兩次熟的泡面,超開心的”。後來食物漸漸沒了,就吃油,還有鹽巴,“用手指沾一點鹽巴,鹽有很多礦物質,一天就吃兩三口,

配著山泉水,就夠了。”

被困近3周後,梁聖岳和劉辰君漸漸變得絕望。梁聖嶽說,“我記得是3月17日,我們兩個決定乾脆燒炭了結好了”。可是,用山友留下的登山杖和我們的帳篷,根本就燒不起來,想想既然死不了,那就順其自然吧。

梁聖岳透露,女友劉宸君受困末期最絕望的時候,曾主動建議說:“如果我們誰先掛掉(死了),就吃對方的肉活下去”。不過,他當下打斷女友的念頭,

笑稱:“我們都要活下去,不然可能會為了吃對方而打起來。”

後來女友先離世,媒體詢問:“有動過吃肉的念頭嗎?” 梁聖岳表示,從來沒有。

女友去世前喊“爸爸、媽媽”

送醫檢查發現,梁聖嶽體重狂掉30公斤,被發現時,腳上爬滿蛆、頭髮都是蝨子,就這樣活了47天。

梁聖嶽說,受困期間,他們除了互相打氣,就是放空,甚至為節省體力,兩人還約好白天不要講話。他和女友曾聊到獲救後要做什麼,

她說回去要吃豆花。

梁聖嶽哽咽著回憶,劉宸君去世那天,口中一直喊著“爸爸、媽媽、姑姑、岳岳”,後來就再也沒講話了。一開始他以為她在睡覺,快到傍晚時,努力爬過去摸她,“怎麼是冰冷的”。梁聖嶽說:“我開始猛搖她,想叫醒她,可是她都沒反應。”

他說,原本以為天氣太冷,睡一覺起來她就好了。可是天亮後,她還是沒醒來。

“若再重來一次,還是會約她爬山”

劉宸君的同學透露,劉宸君個天性開朗、喜歡親近自然,也很關心社會議題,跟同樣愛好戶外活動的男友梁聖岳一拍即合。

梁聖岳2014年高中畢業,曾花了110天從福建騎自行車經浙江、河南、陝西、甘肅到達新疆,完成全程7700公里的壯舉。梁聖嶽說,自己是在騎單車橫越大陸回來後,透過朋友介紹認識劉宸君的,因興趣相投,去年才開始交往。

兩人的這趟喜馬拉雅山之行從上學期就規劃及安排,原本預計休學一學期,在當地待4個月,不料如今卻天人永隔。但梁聖嶽仍表示,若再重來一次,他還是會約劉宸君來爬山,“因這是她喜歡的”。

登山不同於其他運動

對於裝備、體能、經驗等方面的要求都很高

攀登雪山尤甚

硬體上的準備

戶外照明設備、給養設備

通訊設備以及醫藥箱都是必需品

軟體上的準備

行走陌生線路要提前做好攻略規劃好

或者讓有經驗的人帶路

要認真學習戶外探險知識及自救措施

切記做好充分準備再登山

在為這對情侶遺憾與痛心的同時

也想提醒朋友們:

春夏是登山季

很多人有登野山的計畫

但登山中發生的諸多事故

足以讓每個人心存謹慎

在此,我們也總結了一些登山的基礎常識

(以下只針對普通山

喜馬拉雅之類情況複雜的山

必須經過更專業的登山訓練!)

希望大家都能以事故為鑒

做足準備,平安歸來

1

登山需要配置哪些裝備?

登山鞋:登山對踝關節、蹠趾關節、足底筋膜等以及軟組織的磨損較大,不合適的鞋容易引發足跟痛、足底筋膜炎等病症,所以一雙合適的登山鞋很重要。山路一般較硬而且濕氣大,所以登山鞋應該優先選擇鞋底堅硬,花紋粗大,有一定防水功能的鞋子。登山鞋最好是高幫的,長時間的攀爬踝骨容易受傷,高幫鞋可對踝骨起到支撐和保護的作用。

衣褲:最好選擇長衣長褲,一是因為山路周圍草叢昆蟲比較多,可以防止蚊蟲叮咬;二是長衣長褲可以避免皮膚受到直接的摩擦傷害。

護膝和護踝:登山容易傷害膝關節和踝關節,這種傷害可能是永久性的。對於不經常登山和年紀大的人,提前做好關節防護可以減少傷害。

登山杖:登山杖可以減輕至少22%施予腿部和膝蓋等肌肉關節的力量,讓腿部感覺更舒服!兩支登山杖同時使用,還能夠提供較好的平衡性。

手套:在陡峭的路段,可能需要手腳並用,或借助旁邊的鎖鏈欄杆,手套會對手掌有保護作用。

太陽鏡:太陽鏡可以抵擋晃眼、強烈的光線,減少視覺誤差,但是在陰暗和危險的路段務必慎用。

毛巾:準備一條乾淨的毛巾,隨時擦汗或降溫用。

背包:可以選擇帆布或尼龍的背包,舒適輕便。包裡隨身攜帶一些常備藥物,以備不時之需,例如雲南白藥、消毒酒精,風油精,創可貼等。另外,山裡的溫差較大,可備一些防寒保暖的衣物。

食物和飲料:登山是一項以有氧代謝為主,持續時間長,體能消耗大的運動,在登山的過程中,需要不斷的補充能量。所以,攜帶的食物以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為主,例如壓縮餅乾、巧克力、午餐肉、火腿腸、豆製品等。登山時會大量的出汗,電解質和水溶性維生素也會隨汗液排除體外,建議選擇帶一些富含電解質、維生素的運動型飲料。

2

登山前需要熱身嗎?

答案是肯定的。登山前最好拉伸一下腿部的肌肉,按揉一下膝關節,讓關節、肌肉得到充分的預熱。

3

什麼是正確的爬山姿勢?

上山姿勢:身體放鬆,上半身前傾,雙膝自然彎曲,雙腿加強後登力,用全腳掌或腳掌的外側著地。儘量避免前腳掌著地,因為發力的部位時小腿,肌肉較少,長時間收縮容易疲勞。登臺階時可以用“登山步”:一條腿在臺階上,一條腿在臺階下,攀登時後腿用力登地,以減輕前膝關節的壓力。

下山姿勢:下山則要保持身體正直或稍向後仰,膝蓋微屈,腳跟先著地,兩臂擺動幅度稍小,身體重心儘量放低。下山時不要走得太快甚至奔跑,以免刹不住車,挫傷關節或拉傷肌肉。如果坡度比較陡,可以沿“Z”字形路線下山,以降低坡度。

4

如何得到有效的休息?

爬山疲憊時,我們特別想坐下來休息片刻,其實最科學的休息方式是站立休息,這樣可以使血液迅速回流心臟,坐著休息會使血液回流速度減慢,導致上肢甚至大腦供血不足。

不管是哪種休息,避免在潮濕陰冷的地方或風口處,否則容易傷風感冒。

爬山過程或爬山結束後,人們往往會感覺嗓子發幹發癢甚至疼痛,這時要及時補充水分,或吃些蘋果、梨等水潤的食物,保持呼吸道粘膜的正常分泌。

請你來爆料:

歡迎小夥伴們向小法提供新聞線索、爆料生活奇聞。管道如下:

登錄法晚爆料台直接網站留言

撥打熱線電話:010-52165216

爆料郵箱:fwrx@fawan.com

關注@法制晚報官微,給我們留言

來源 遼沈晚報(ID:lswbwx)、錢江晚報(ID:qianjiangwanbao)

新媒體編輯 尤宇威

也很關心社會議題,跟同樣愛好戶外活動的男友梁聖岳一拍即合。

梁聖岳2014年高中畢業,曾花了110天從福建騎自行車經浙江、河南、陝西、甘肅到達新疆,完成全程7700公里的壯舉。梁聖嶽說,自己是在騎單車橫越大陸回來後,透過朋友介紹認識劉宸君的,因興趣相投,去年才開始交往。

兩人的這趟喜馬拉雅山之行從上學期就規劃及安排,原本預計休學一學期,在當地待4個月,不料如今卻天人永隔。但梁聖嶽仍表示,若再重來一次,他還是會約劉宸君來爬山,“因這是她喜歡的”。

登山不同於其他運動

對於裝備、體能、經驗等方面的要求都很高

攀登雪山尤甚

硬體上的準備

戶外照明設備、給養設備

通訊設備以及醫藥箱都是必需品

軟體上的準備

行走陌生線路要提前做好攻略規劃好

或者讓有經驗的人帶路

要認真學習戶外探險知識及自救措施

切記做好充分準備再登山

在為這對情侶遺憾與痛心的同時

也想提醒朋友們:

春夏是登山季

很多人有登野山的計畫

但登山中發生的諸多事故

足以讓每個人心存謹慎

在此,我們也總結了一些登山的基礎常識

(以下只針對普通山

喜馬拉雅之類情況複雜的山

必須經過更專業的登山訓練!)

希望大家都能以事故為鑒

做足準備,平安歸來

1

登山需要配置哪些裝備?

登山鞋:登山對踝關節、蹠趾關節、足底筋膜等以及軟組織的磨損較大,不合適的鞋容易引發足跟痛、足底筋膜炎等病症,所以一雙合適的登山鞋很重要。山路一般較硬而且濕氣大,所以登山鞋應該優先選擇鞋底堅硬,花紋粗大,有一定防水功能的鞋子。登山鞋最好是高幫的,長時間的攀爬踝骨容易受傷,高幫鞋可對踝骨起到支撐和保護的作用。

衣褲:最好選擇長衣長褲,一是因為山路周圍草叢昆蟲比較多,可以防止蚊蟲叮咬;二是長衣長褲可以避免皮膚受到直接的摩擦傷害。

護膝和護踝:登山容易傷害膝關節和踝關節,這種傷害可能是永久性的。對於不經常登山和年紀大的人,提前做好關節防護可以減少傷害。

登山杖:登山杖可以減輕至少22%施予腿部和膝蓋等肌肉關節的力量,讓腿部感覺更舒服!兩支登山杖同時使用,還能夠提供較好的平衡性。

手套:在陡峭的路段,可能需要手腳並用,或借助旁邊的鎖鏈欄杆,手套會對手掌有保護作用。

太陽鏡:太陽鏡可以抵擋晃眼、強烈的光線,減少視覺誤差,但是在陰暗和危險的路段務必慎用。

毛巾:準備一條乾淨的毛巾,隨時擦汗或降溫用。

背包:可以選擇帆布或尼龍的背包,舒適輕便。包裡隨身攜帶一些常備藥物,以備不時之需,例如雲南白藥、消毒酒精,風油精,創可貼等。另外,山裡的溫差較大,可備一些防寒保暖的衣物。

食物和飲料:登山是一項以有氧代謝為主,持續時間長,體能消耗大的運動,在登山的過程中,需要不斷的補充能量。所以,攜帶的食物以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為主,例如壓縮餅乾、巧克力、午餐肉、火腿腸、豆製品等。登山時會大量的出汗,電解質和水溶性維生素也會隨汗液排除體外,建議選擇帶一些富含電解質、維生素的運動型飲料。

2

登山前需要熱身嗎?

答案是肯定的。登山前最好拉伸一下腿部的肌肉,按揉一下膝關節,讓關節、肌肉得到充分的預熱。

3

什麼是正確的爬山姿勢?

上山姿勢:身體放鬆,上半身前傾,雙膝自然彎曲,雙腿加強後登力,用全腳掌或腳掌的外側著地。儘量避免前腳掌著地,因為發力的部位時小腿,肌肉較少,長時間收縮容易疲勞。登臺階時可以用“登山步”:一條腿在臺階上,一條腿在臺階下,攀登時後腿用力登地,以減輕前膝關節的壓力。

下山姿勢:下山則要保持身體正直或稍向後仰,膝蓋微屈,腳跟先著地,兩臂擺動幅度稍小,身體重心儘量放低。下山時不要走得太快甚至奔跑,以免刹不住車,挫傷關節或拉傷肌肉。如果坡度比較陡,可以沿“Z”字形路線下山,以降低坡度。

4

如何得到有效的休息?

爬山疲憊時,我們特別想坐下來休息片刻,其實最科學的休息方式是站立休息,這樣可以使血液迅速回流心臟,坐著休息會使血液回流速度減慢,導致上肢甚至大腦供血不足。

不管是哪種休息,避免在潮濕陰冷的地方或風口處,否則容易傷風感冒。

爬山過程或爬山結束後,人們往往會感覺嗓子發幹發癢甚至疼痛,這時要及時補充水分,或吃些蘋果、梨等水潤的食物,保持呼吸道粘膜的正常分泌。

請你來爆料:

歡迎小夥伴們向小法提供新聞線索、爆料生活奇聞。管道如下:

登錄法晚爆料台直接網站留言

撥打熱線電話:010-52165216

爆料郵箱:fwrx@fawan.com

關注@法制晚報官微,給我們留言

來源 遼沈晚報(ID:lswbwx)、錢江晚報(ID:qianjiangwanbao)

新媒體編輯 尤宇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