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郭為談神州數碼大象起舞:未來主要收入來自雲服務

證券時報記者 曹楨

在企業資訊化融合服務的平臺化生態戰略方面,

神州數碼借助發佈神州商橋邁出了一大步。神州數碼集團董事長郭為在接受證券時報專訪時表示,“未來雲服務的收入會是神州數碼成長最快的一塊”,公司還計畫在平臺上推出系列融資產品“神州融”以及企業版餘額寶——“神州盈”。

大象翩翩起舞,已是年度營收超過500億元的神州數碼的常態。十五年前,神州數碼從聯想分拆,郭為帶領團隊創業,將神州控股打造成中國最大的整合IT服務商和中國智慧城市建設的第一品牌。

一年多前,承載神州控股旗下分銷及系統業務的神州數碼集團從港股母公司分拆,借殼成功登陸A股。近日,神州數碼正式發佈全新戰略,宣佈將建設中國最大的企業資訊化融合服務平臺——神州商橋,讓企業資訊化建設零門檻。

郭為認為,第一個科技春天在80年代,誕生了以聯想為代表的眾多中關村企業。

如今,中國民營科技企業正在進入第二個春天,未來二十年又是一個以科技創新為本的新的春天。

以神州商橋為載體

探索雲時代創新

證券時報記者:公司發佈中國最大的企業資訊化融合服務平臺“神州商橋”,從IT分銷巨頭轉型平臺建設及運營者,給人感覺是大象在跳舞,如何成功實現?

郭為:大象可以跳舞,無外乎三個方面:執行力、前瞻性和資源支持。第一,執行力要非常強,

無論是大象還是胖子,都可以跳得很好,但前提是全身肌肉調動都要有一致性,只要有人教隨時可以跳;第二,對於未來發展的方向是否看得夠清晰,清晰了才知道往哪個方向走。這兩個能力,我們現在的高管團隊已經初步具備。第三,資源支持是否充分。本來這個企業資訊化融合服務平臺可以早一點做,但現在分拆到A股上市一年多後才發佈,主要原因是國內的資本市場鼓勵創新,
而分拆前在港股時缺乏資源支持,比如創新企業是不能用現金流計算估值的。亞馬遜當年開始做雲的時候連續很長時間都在虧損,但是股價一直上漲,原因在於亞馬遜在雲服務領域發展被投資人長期看好。現在它已經是雲服務的龍頭企業,超過了微軟等所有傳統的IT公司。基於神州數碼一直以來良好的聲譽、信用,結合我們所從事的業務領域,以及大家的期望,
現在國內資本市場給了我們比較好的估值。而在這個過程中,員工的積極性和信心也相當重要。

證券時報記者:一年多前公司回歸A股,神州數碼的戰略方向有三個方面:雲服務、自主可控和互聯網B2B。現在發佈全新的企業資訊化融合服務平臺神州商橋,與三大方向的關係是怎樣的?

郭為:神州商橋平臺融合了這三個方向,平臺由這三點在支撐。同時,自主可控領域不僅有混合雲的應用,還有私有雲的應用,我們會沿著國家自主可控的戰略大方向,繼續提供產品和服務。

神州數碼不僅要成為提供融合服務的服務商,還要成為融合服務的創新者。我們要打造雲中的雲、行銷的雲。首先行銷我們傳統的IT產品、方案及服務,其次行銷資料、金融等各種各樣的平臺服務,通過神州商橋雲平臺呈現給千千萬萬客戶。

戰略制定之後要落實到組織結構、流程和激勵體系。現在戰略目標已經很清晰,但一條一條落實還需要一個過程,所以也在改編隊形,進行結構化的重整。

未來技術與規模取勝

證券時報記者:美國亞馬遜公司十多年努力實現盈利,現在國內也已經有阿裡雲、百度雲等各種產品,有沒有成功的商業模式?神州數碼對行業有哪些思考?

郭為:創新需要付出代價,我們肯定也存在一個試錯的過程。但我們比別人醒得早一點,動作快一點,最終把已有的企業大資料轉型為雲服務。

今天在雲服務領域,既取得收入又取得利潤的企業確實不多,有雲服務處在起步階段的客觀現實,也有大家普遍認為雲服務需要靠規模取勝的因素。雲服務所架構的基礎設施投入巨大,所以業界通常的方式是依靠規模和成本控制兩方面實現盈利。一是更多客戶來使用雲服務,從而分攤固定開支,二是我們通過不斷優化降低運行成本。就像建設高鐵路線,必須客滿運行一段時間,才可以收回成本,並且創造更多的現金流。

而神州數碼的邏輯則更貼近客戶的應用場景,並且側重生態化的方式和路徑。華為雲、阿裡雲,或者中國電信這些已經在雲基礎設施資源上有了大量佈局和規模化資源的企業,都是神州數碼未來重要的合作夥伴。基於神州數碼一貫的能力積累,我們將收集同時也創造更多的雲資源、雲應用和專業化雲服務,為企業客戶提供一種基於混合雲、或者說是N種雲組合的融合服務。

證券時報記者:IT行業技術革新始終日新月異,二十年前,神州數碼抓住了當時行業趨勢成長為IT分銷巨頭,如今,你如何判斷雲服務在未來IT和公司的地位?

郭為:我相信十年以後雲服務一定是主流方向,大家所有的消費方式都會變成一種雲服務,大多數企業所接受的服務肯定也是一種雲服務。

雲就是融合服務。這種融合服務交付和提供的過程,一定會產生一個大的平臺。

但是目前雲服務的確還處於起步的階段,我們逐步融合雲的服務內容。極端一點說,如果這個趨勢做得對、做下去,我們的傳統業務可能就變成了新的業務。

還有私有雲的應用,我們會沿著國家自主可控的戰略大方向,繼續提供產品和服務。

神州數碼不僅要成為提供融合服務的服務商,還要成為融合服務的創新者。我們要打造雲中的雲、行銷的雲。首先行銷我們傳統的IT產品、方案及服務,其次行銷資料、金融等各種各樣的平臺服務,通過神州商橋雲平臺呈現給千千萬萬客戶。

戰略制定之後要落實到組織結構、流程和激勵體系。現在戰略目標已經很清晰,但一條一條落實還需要一個過程,所以也在改編隊形,進行結構化的重整。

未來技術與規模取勝

證券時報記者:美國亞馬遜公司十多年努力實現盈利,現在國內也已經有阿裡雲、百度雲等各種產品,有沒有成功的商業模式?神州數碼對行業有哪些思考?

郭為:創新需要付出代價,我們肯定也存在一個試錯的過程。但我們比別人醒得早一點,動作快一點,最終把已有的企業大資料轉型為雲服務。

今天在雲服務領域,既取得收入又取得利潤的企業確實不多,有雲服務處在起步階段的客觀現實,也有大家普遍認為雲服務需要靠規模取勝的因素。雲服務所架構的基礎設施投入巨大,所以業界通常的方式是依靠規模和成本控制兩方面實現盈利。一是更多客戶來使用雲服務,從而分攤固定開支,二是我們通過不斷優化降低運行成本。就像建設高鐵路線,必須客滿運行一段時間,才可以收回成本,並且創造更多的現金流。

而神州數碼的邏輯則更貼近客戶的應用場景,並且側重生態化的方式和路徑。華為雲、阿裡雲,或者中國電信這些已經在雲基礎設施資源上有了大量佈局和規模化資源的企業,都是神州數碼未來重要的合作夥伴。基於神州數碼一貫的能力積累,我們將收集同時也創造更多的雲資源、雲應用和專業化雲服務,為企業客戶提供一種基於混合雲、或者說是N種雲組合的融合服務。

證券時報記者:IT行業技術革新始終日新月異,二十年前,神州數碼抓住了當時行業趨勢成長為IT分銷巨頭,如今,你如何判斷雲服務在未來IT和公司的地位?

郭為:我相信十年以後雲服務一定是主流方向,大家所有的消費方式都會變成一種雲服務,大多數企業所接受的服務肯定也是一種雲服務。

雲就是融合服務。這種融合服務交付和提供的過程,一定會產生一個大的平臺。

但是目前雲服務的確還處於起步的階段,我們逐步融合雲的服務內容。極端一點說,如果這個趨勢做得對、做下去,我們的傳統業務可能就變成了新的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