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益陽市打造“以村為主”就地化解矛盾新機制

圖片來自網路 圖文無關

益陽市桃江縣大栗港鎮朱家村兩位村民因山林權屬糾紛爭執了12年,

之前組織調解20餘次始終未果。去年9月該村在村級成立了由支部書記任組長的人民調解委員會,在村綜治中心規範設立了群眾接待室和矛盾糾紛調處室、監控研判室、心理諮詢室。今年3月,該村召集全村組長和幾名德高望重的老村幹部到有爭議的山林現場查看,然後集體評定,將事實擺開、政策講明、結果公開,最終使得雙方心服口服,
信訪舊案得以成功化解。

這是益陽村民服務中心就地化解矛盾糾紛的一個縮影。2015年以來益陽市累計投入9.12億元,村均77.03萬元,強力打造了集黨務村務政務和社會服務於一體,電子村務政務和商務線上線下相結合的綜合便民服務中心。

借此契機,益陽市委將信訪接待室和綜治中心建設納入村級綜合服務平臺建設統籌推進。各地新建的村民服務中心不僅有統一外觀和平面設計,

而且有黨代表活動室、黨員活動室、村務議事室、文化室、衛生計生室、信訪接待室、綜合檔案室、矛盾糾紛調處室、監控研判室、心理諮詢室、便民服務大廳,以確保滿足村務、政務和社會服務的基本功能要求,在全省率先實現了市、縣、鄉、村四級信訪接訪室和綜治中心的全覆蓋;而且明確要求通過村級綜合服務平臺,切實加大矛盾隱患化解力度,充分整合各方力量,
強化實戰功能,做到“聯調”“聯防”“聯治”“聯創”,堅持把各類矛盾糾紛化解在萌芽狀態、處理在初始階段,著力打通聯繫服務群眾的“最後一公里”。

“從來沒有想到,如今在鄉下農村,我們不僅能享受到快捷、高效和城裡一樣的公共服務,而且一有矛盾糾紛立即就有人來問來管來處理。”在大通湖區河壩鎮王家湖村村民服務中心,63歲的老人楊道英欣慰地說道。有了便民服務中心後村裡矛盾是越來越少了,

他實在想不起如今村裡還有什麼大的矛盾糾紛,大家紛紛感覺更加安全、踏實了。

“矛盾糾紛的存在難以避免,關鍵在於打造平臺、及時化解,實現矛盾不出村、糾紛不升級。”益陽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董嵐強調,今後益陽將高標準、高起點打造村級綜治中心,使村民服務中心與村級綜治中心融合、基層黨建與綜合治理融合、便民利民與信訪穩定融合,

最終實現以村為主的責任體制,創建更多的無信訪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