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鑄就“甜蜜事業” 助力脫貧攻堅

本報記者 宋偉 牛小棟

“甜蜜事業”鑄就脫貧路,養殖蜜蜂讓漳縣鹽井鎮立橋山村群眾過上了好日子。

近年來,立橋山駐村幫扶隊依託當地自然條件優勢,以“千戶萬箱甜蜜工程”為核心,先後帶動120多戶農戶加入漳縣立橋中蜂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註冊和代理網上銷售點3個,形成了“生產、包裝、銷售”一條龍的產銷模式,群眾收入大幅增收。

立橋山村群眾有養蜂的傳統,但技術落後,效益低下。駐村幫扶隊通過論證認為發展現代養蜂技術對於立橋山村來說是一條可行之路。

他們從典型示範帶動入手,篩選思想覺悟高、腦筋靈活、有一定中蜂養殖基礎的蜂農王老二作為培養發展物件,突破發展難題。積極爭取畜牧項目資金30萬元和全國婦聯幫扶資金10萬元,投入新型蜂箱100多個,購買優良中蜂6箱,改造中蜂箱20多個,建成王老二中蜂養殖場,吸引帶動全村120多戶農戶養殖中蜂,養蜂規模達到100多箱,年產蜜6000多斤。
同時,註冊立橋山牌商標,駐村幫扶工作隊成員自己設計蜂蜜包裝,將立橋山蜂蜜推向市場。在由小到大的發展過程中,駐村幫扶隊帶著蜂農,共同摸索,從誘喂到病蟲害防治,從移蟲到育王分箱,攻克20多項養殖難關,走出了一條養蜂致富的“黃金路”。

養蜂致富的這條“黃金路”一開始並不是一帆風順。2016年漳縣地區出現了幾十年不遇的伏旱,面對這樣極端惡劣的天氣,許多桶式中蜂養殖戶幾乎面臨絕收。

但合作社蜂場裡的蜜蜂不僅活動強旺,而且還在不斷地擴大蜂群。駐村幫扶工作隊成員看在眼裡、急在心裡,他們苦口婆心地勸說老式養蜂戶,全力推廣普及活框養殖技術,力爭挽回群眾損失。在工作隊成員地艱辛努力下,以王俊林、王銀成、藺尕二等為代表的80多戶老式養蜂戶主動改造老式蜂巢,並積極加入合作社。2016年面對惡劣環境的影響,立橋山村蜂戶不僅沒有減產絕收,而且每戶養蜂戶的戶均增收達到3000元以上。
同時,幫扶工作隊還加強養殖培訓,先後邀請縣內外養蜂專家、技術人員為140多名養殖群眾系統傳授了中蜂養殖知識,並組織20多名蜂農前往隴南市兩當縣進行實地參觀考察,深入學習“種、料、管、防”等重要環節的訣竅,有效解決了養蜂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和困難,提高了養殖成活率和產蜜量。

在全面推行科學養蜂的同時,這個村的基礎設施建設也得到了顯著提升。

2016年全村自來水入戶率達到100%,硬化、砂化5村級道路共計41.5公里;完成災後重建及危舊房改造95戶,住房安全貧困戶比率達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