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端午前是個寶,過了端午就是草!它到底是啥?

五月五,是端午。

艾草如旗招百福。

然而你知道嗎?

端午節前,艾草是個寶,

過了端午,艾草就真是草了。

來看這是為什麼。

1、“艾”是一種好吃又治病的植物,人們習慣稱它艾蒿或艾草。

它可以是艾糍、青團、艾米果的原料,

全草入藥則有溫經、去濕、散寒、止血、消炎、平喘、止咳、安胎、抗過敏等作用。

我國大部分地區都產出艾草。

2、艾草的葉子,有五個尖的、七個尖的、九個尖的。有時,一塊野地裡,會長出若干品種的艾草。

▼ 五尖艾葉、七尖艾葉與九尖艾葉 ▼

3、艾草“以香入藥”

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傳統習俗裡有“插艾草”這一項。認為將艾草插在門口,可以使身體健康,諸邪辟易。

這個做法是有一定科學道理的。

艾草有濃郁而獨特的香氣,是因為它體內富含揮發性植物精油、黃酮等有效成分。

現代醫學證明,艾草所含的揮發油,具有廣譜的殺菌作用,能很好地抑菌殺菌、抗病毒。

我國古人早就體會到這一點,到了春夏之交的端午節,

蚊蟲病菌開始滋生,古人就用燃燒艾葉、在家懸掛艾草的方法,驅邪祛病。

而懸掛的艾草,其中的植物精油揮發到空氣中,在人體最易受病毒攻擊的鼻竇腔、喉頭與氣管中形成“藥膜”,也達到滅菌、殺毒、防止染病的效果。

4、艾灸+種艾草

艾草的藥用範圍很廣,但最主要是把艾葉加工成棉花一樣的艾絨,用於灸療——用點燃的艾,通過各種方式來刺激人體穴位,治病強身。

明代醫藥學家李言聞、李時珍父子很看重艾灸。

父親李言聞有一本專著《蘄艾傳》,說湖北蘄州的“蘄艾”,“產于山陽,采以端午,治病灸疾,功非小補”。

而他的兒子,明代醫藥學家李時珍則在《本草綱目》裡說艾灸“灸之則透諸經,而治百種病邪”,還在自家園子裡種艾草。

切記,不用把艾草種得太深,2釐米就夠,栽種後,上面覆蓋的土也別太厚,能蓋住塊根\種子就行。

種下頭一年,艾草長勢稍慢,第二年起開始“瘋長”,

直到六、七年後,它衰老,你準備種新的。

相較別的植物,艾草的一生中,可能遭遇的蟲害較少,也就是蚜蟲、小地老虎等敢於來搗亂。

艾草是藥用植物,本身也能驅蟲,病害不嚴重時,靠施用氮磷鉀肥料補充營養、處理染病株體等方式,就能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