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抗戰時期中國軍隊的單兵裝具︱世界一流水準的駐印軍

1943年,根據和盟軍達成的協議,中國軍隊以從緬甸撤退到印度的新編第38師、新編第22師為基礎,後來又從國內空運新編第30師、第14師和第50師到印度,組建駐印軍,接受美式裝備和訓練。

當時,駐印軍的裝備裝具均由美英提供,所以一步到位,一下子達到了世界一流水準。但是駐印軍只有兩個軍,相對于戴草帽、穿草鞋的國內部隊,可以說是特例。

駐印軍嚴整的軍容

1937型裝具組

根據協定,駐印軍在整訓初期的所有飲食被服都由英國提供,

所以其單兵裝具也是全套的英式行頭——英制1937型個人裝具組,也叫P-37裝具組,包括:帆布腰帶、帆布吊背帶、帆布背包、帆布小背包、水壺組、帆布子彈袋等,還可根據執行任務的性質再加配其他裝具,如可加掛鏟組、十字鎬等。

英國1937型裝具組

1937型裝具組採用的帆布腰帶由卡其色帆布製成,

前端有ㄇ字型鉤,背面縫有垂直布肋,與各型袋子後方的C型金屬鉤連接,腰帶上沒有任何穿孔式掛點,非常穩固。

1937型裝具組非常強調裝具模組化的理念:帆布吊背帶可以結合大、小背包的背帶,作為系統吊背帶;也可以不掛任何背包,作為單獨的負載吊帶來使用;或者只用單條背帶來當側背帶,用於側掛及肩掛使用;在使用吊帶時還可以把背帶、帆布腰帶、子彈袋都連結起來,

成為整套裝具組的系統負載吊帶。

駐印軍配備的帆布子彈袋有好幾種,最常見的是BASIC彈袋,也叫MK-3型通用子彈袋。既可以裝步槍彈匣,也可以裝衝鋒槍彈匣,還可以裝機槍的彈匣。由於機槍射速較快,彈藥消耗大,所以需要攜帶更多的彈匣,而單靠機槍手攜帶的彈匣肯定不夠,於是MK-3型通用子彈袋在設計時就考慮到這點,讓步兵也能為機槍兵攜帶彈藥以備補充。

子彈袋為直式長方體,卡其帆布質地,可以穿過帆布吊背帶來進行固定,也可與背包背帶上的銅鉤、鉤跨相互連接,使用起來靈活方便,深受廣大官兵喜愛。

駐印軍的鋼盔一開始是英制MK-2型托尼鋼盔,也是中國軍隊抗戰初期就大量採用的。進入緬北作戰後,由於戰鬥中的消耗,加上英制鋼盔的防彈性與舒適性都不理想,所以後來美軍就給駐印軍陸續配發美式的M-1鋼盔。

新編第1軍基本換裝,但新編第6軍除了少數直屬單位得到M-1鋼盔外,大部分部隊依然還是配備英制的MK-2型鋼盔。

駐印軍最初裝備英國MK-2型鋼盔

配發美式M1鋼盔的駐印軍士兵

一流的伙食

駐印軍的伙食完全按照英美盟軍的標準,基本上每天可以領到兩個肉罐頭,即美國荷美爾食品公司生產的斯帕姆午餐肉(SPAM),這是整個二戰期間最富盛名的肉罐頭。它由火腿、豬肉、糖、鹽、水、馬鈴薯澱粉以及少量亞硝酸鈉製成,每2盎司(約合56克)內含7克蛋白質、2克碳水化合物和15克脂肪,能提供170卡路里的熱量及每日所需1/3攝入量的鹽。

著名的斯帕姆午餐肉

美軍在二戰期間總共購買了超過3.7億美元的斯帕姆午餐肉,總數高達近10億個!一貫養尊處優的美軍士兵對於這種午餐肉罐頭深惡痛絕,但是對於缺乏肉食的英軍、蘇軍和中國軍隊來說,斯帕姆卻是難得的佳餚。要知道,在國內的中國軍隊幾乎一個月才能吃上一頓肉,相比之下,駐印軍一天兩個肉罐頭,無疑是天壤之別了。難怪到駐印軍視察的蔣介石瞭解到這個情況之後大感震驚,連稱“這樣在國內還怎麼帶兵!”天天這樣大肉大葷,駐印軍竟然在休息日組織士兵去營地附近挖野菜來調劑口味,這在國內簡直無法想像。

除了午餐肉罐頭,駐印軍在作戰期間還經常能夠得到美軍著名的C戰鬥口糧,不經加熱,即可食用。C戰鬥口糧通常被製成淨重227克的罐頭以便攜帶,有幾十種不同的菜肴配方。每份C戰鬥口糧包括3個以肉類(包括肉食、蔬菜等搭配)為主的M (即Meat)系列罐頭和3個以餅乾(包括糖果和咖啡、可哥粉或檸檬粉等即溶飲料)為主的B(即Biscuit)系列罐頭,可以完全保障一個人在大運動量情況下一天所需的熱量。此外,C口糧還配有口香糖、巧克力、火柴、香煙、餐巾紙等附屬物品。中國軍官則和英美軍官享有同樣待遇,不但有香煙咖啡,校級軍官甚至還有香檳酒配給。

美軍的C戰鬥口糧

單兵急救包

特別需要指出的是,駐印軍還給每個士兵配發了美軍的單兵急救包。單兵急救包內包括繃帶、止血帶、磺胺粉和便攜裝的一針劑嗎啡,這種便攜裝嗎啡是一個雙頭針管,看上去就像一個迷你型的牙膏,裡面有32毫克的嗎啡,管口密封,使用時按下針管,破開封口,即可注射。通常注射完之後,衛生員會把空的注射器別在傷患的衣領,以便讓後續的醫護人員瞭解已經使用過的嗎啡劑量,避免過量使用。相比之下,國內的戰地救護能有繃帶就已經非常不錯了,更多情況是從軍服上撕下一條來進行包紮,至於嗎啡,更是只有高級將領才能享用的奢侈品。

美軍的戰地急救包

便攜裝的嗎啡注射器

軍裝、軍鞋

從國內空運來的補充兵員,一到營地首先被要求脫下所有衣裝,一把火燒掉,然後進入浴室洗浴,出了浴室依次領取內衣、襯衣、羊毛衫、外套、鞋襪,全身上下即刻煥然一新!而國內知道這個情況後,就讓後續空運的補充兵一律脫下軍裝外衣,只穿內褲上飛機,因為國內很多部隊連換洗的軍服都沒有,與其到了印度被燒掉還不如把軍服留下來。當時的運輸機是沒有空調的,從國內到印度的駝峰航線要飛越喜馬拉雅山,飛行高度至少在5000米以上,高空的溫度很低,對於只穿內褲的士兵來說絕對是考驗,於是首長命令,正好多乘一點人,大家擠擠抱團取暖。

駐印軍初期,士兵穿的是野戰半高筒黑色膠底皮鞋和膠底布鞋,軍官則是半高筒翻面皮鞋,高級軍官還有馬靴。後期部分部隊也有得到美軍棕色雙扣環戰鬥靴。除了鞋子,每人還有三雙白色羊毛短襪,並且能按時補充。

駐印軍正在分發膠鞋

駐印軍和遠征軍在芒友會師,左邊美式鋼盔膠鞋的駐印軍和右邊土布軍服草鞋的遠征軍士兵形成了鮮明的反差

配發美式M1鋼盔的駐印軍士兵

一流的伙食

駐印軍的伙食完全按照英美盟軍的標準,基本上每天可以領到兩個肉罐頭,即美國荷美爾食品公司生產的斯帕姆午餐肉(SPAM),這是整個二戰期間最富盛名的肉罐頭。它由火腿、豬肉、糖、鹽、水、馬鈴薯澱粉以及少量亞硝酸鈉製成,每2盎司(約合56克)內含7克蛋白質、2克碳水化合物和15克脂肪,能提供170卡路里的熱量及每日所需1/3攝入量的鹽。

著名的斯帕姆午餐肉

美軍在二戰期間總共購買了超過3.7億美元的斯帕姆午餐肉,總數高達近10億個!一貫養尊處優的美軍士兵對於這種午餐肉罐頭深惡痛絕,但是對於缺乏肉食的英軍、蘇軍和中國軍隊來說,斯帕姆卻是難得的佳餚。要知道,在國內的中國軍隊幾乎一個月才能吃上一頓肉,相比之下,駐印軍一天兩個肉罐頭,無疑是天壤之別了。難怪到駐印軍視察的蔣介石瞭解到這個情況之後大感震驚,連稱“這樣在國內還怎麼帶兵!”天天這樣大肉大葷,駐印軍竟然在休息日組織士兵去營地附近挖野菜來調劑口味,這在國內簡直無法想像。

除了午餐肉罐頭,駐印軍在作戰期間還經常能夠得到美軍著名的C戰鬥口糧,不經加熱,即可食用。C戰鬥口糧通常被製成淨重227克的罐頭以便攜帶,有幾十種不同的菜肴配方。每份C戰鬥口糧包括3個以肉類(包括肉食、蔬菜等搭配)為主的M (即Meat)系列罐頭和3個以餅乾(包括糖果和咖啡、可哥粉或檸檬粉等即溶飲料)為主的B(即Biscuit)系列罐頭,可以完全保障一個人在大運動量情況下一天所需的熱量。此外,C口糧還配有口香糖、巧克力、火柴、香煙、餐巾紙等附屬物品。中國軍官則和英美軍官享有同樣待遇,不但有香煙咖啡,校級軍官甚至還有香檳酒配給。

美軍的C戰鬥口糧

單兵急救包

特別需要指出的是,駐印軍還給每個士兵配發了美軍的單兵急救包。單兵急救包內包括繃帶、止血帶、磺胺粉和便攜裝的一針劑嗎啡,這種便攜裝嗎啡是一個雙頭針管,看上去就像一個迷你型的牙膏,裡面有32毫克的嗎啡,管口密封,使用時按下針管,破開封口,即可注射。通常注射完之後,衛生員會把空的注射器別在傷患的衣領,以便讓後續的醫護人員瞭解已經使用過的嗎啡劑量,避免過量使用。相比之下,國內的戰地救護能有繃帶就已經非常不錯了,更多情況是從軍服上撕下一條來進行包紮,至於嗎啡,更是只有高級將領才能享用的奢侈品。

美軍的戰地急救包

便攜裝的嗎啡注射器

軍裝、軍鞋

從國內空運來的補充兵員,一到營地首先被要求脫下所有衣裝,一把火燒掉,然後進入浴室洗浴,出了浴室依次領取內衣、襯衣、羊毛衫、外套、鞋襪,全身上下即刻煥然一新!而國內知道這個情況後,就讓後續空運的補充兵一律脫下軍裝外衣,只穿內褲上飛機,因為國內很多部隊連換洗的軍服都沒有,與其到了印度被燒掉還不如把軍服留下來。當時的運輸機是沒有空調的,從國內到印度的駝峰航線要飛越喜馬拉雅山,飛行高度至少在5000米以上,高空的溫度很低,對於只穿內褲的士兵來說絕對是考驗,於是首長命令,正好多乘一點人,大家擠擠抱團取暖。

駐印軍初期,士兵穿的是野戰半高筒黑色膠底皮鞋和膠底布鞋,軍官則是半高筒翻面皮鞋,高級軍官還有馬靴。後期部分部隊也有得到美軍棕色雙扣環戰鬥靴。除了鞋子,每人還有三雙白色羊毛短襪,並且能按時補充。

駐印軍正在分發膠鞋

駐印軍和遠征軍在芒友會師,左邊美式鋼盔膠鞋的駐印軍和右邊土布軍服草鞋的遠征軍士兵形成了鮮明的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