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山西呂梁興縣旅遊景點及美食特產

晉綏邊區革命紀念館

晉綏邊區革命紀念館位於興縣蔡家崖,地處晉西高原,呂梁山西麓、蔚汾河北岸。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這裡曾是中央晉綏分局、晉綏邊區政府、晉綏軍區司令部所在地。

晉綏地區是我國最早的根據地之一。它包括山西省同蒲鐵路以西的大部。原綏遠省黃河以東及平綏鐵路以北的廣大地區,是華北、華中、華南各解放區與陝甘寧邊區聯繫的樞紐和唯一通道。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賀龍與關向應遵照黨中央指示,率一二0師從陝北挺進抗日前線,開展了廣泛的遊擊戰爭。一二0師在給敵人沉重打擊的同時,廣泛發動武裝群眾,

開展兵民結合的武裝鬥爭。

峰厚崖

峰厚崖位於興縣。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是中興中央晉綏分局和晉綏軍區全部所在地。1948年3月25日,毛澤東、-、等由陝北東渡黃河來到時地,毛澤東並發表了重要講話。

峰厚崖風景區革命紀念地、革命遺址集中主要有“晉綏解放烈士陵園在山西興縣城內北隅玉京山麓。

建於1952年。面積近5000平方米,坐東向西,依山勢構築。分下中上三院,蒼松翠柏點綴,遠眺近覽,莊重肅穆。下院中央建單簷歇山式紀念大廳,雄偉壯觀,雕樑畫棟,絢麗多彩。中院一泓池水,清盈碧透,石雕小橋縱跨其上。自甬道拾級而上,可直達塔底。上院中矗立著14米多高的紀念塔。正面有毛澤東“晉綏解放烈士塔”題字。其餘三面分置賀龍,
林楓,李井泉,武新宇的題字。塔前左右建六角亭各一座,玲瓏美觀。塔後依山執勢壁窯洞式紀念室多孔,分別陳列王若飛,秦邦憲(博古),葉挺,鄧發,關向應,續範亭等的遺物、遺稿。

“四.八”烈士紀念館

“四.八”烈士紀念館位於興縣城南50公里的莊上村,亦稱王若飛紀念館。

1946年4月8日,王若飛、秦邦憲、鄧發、葉挺、黃齊生等13人乘飛機由重慶返延安途中,因飛機迷失方向失事遇難。飛機失事當天,當地百姓曾聽到飛機聲,由於黑茶山山高林深,方圓15裡內無人煙,第二天村民上山打柴才發現。毛澤東等中央領導親筆為烈士題詞撰文,毛澤東題寫:“為人民利益而死,雖死猶榮。”晉綏各界15000人參加了追悼會。“四.八”烈士遇難原址有王若飛、葉挺、秦邦憲等5位烈士及隨員的石刻靈位13塊,
石碑2通,記載烈士簡歷和遇難經過。山下建有“四.八”烈士紀念館,院內正北大廳五間,東西各有配房三間,南為牌樓型大門,屬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石樓山風景區

石樓山風景區位於興縣縣城以東13-25公里處,面積約30平方公里,包括石樓山、石猴山、仙人洞景區。景區內,峰巒疊嶂,林木蓊鬱,植被完好,秀色宜人。 石樓山,因其形似三層石樓而得名,海拔1770米,矗立于萬山環抱之中,突起于群峰之上,遠看象天外奇樓突兀而至。 與石樓山隔河相望的石猴山,海拔1600余米,因峰頂有數塊巨石酷似石猴而得名。山腰間現存元大德年間複修的道觀遺址。主峰南側的山腳下,有一天然石洞,名曰黑龍潭,潭內有兩泉,一為神泉,一稱人泉,常年不枯不溢。又山頂主峰巨石如蓮花,而稱其“蓮峰石堠”,為興縣十景之一。 仙人洞位於興縣縣城以東13公里的交樓申鄉仙洞口村。仙人洞內洞套洞、洞連洞,四通八達,曲徑通幽,堪稱“華北第一”。

晉綏邊區政府及軍區司令部舊址(第四批國保)

地址:興縣城西7.5公里蔡家崖村

抗日戰爭時期晉綏邊區軍政領導機關舊址,1940年2月,晉西北行政公署(後改為晉綏行政公署)在這裡成立。120師和晉綏軍區司令部也進駐這裡,直至1948年下半年撤離南下。

舊址原為晉綏開明紳士牛友蘭的宅院和花園,抗日戰爭時期全部捐獻抗日民主政府。坐北朝南,分東西兩個相對獨立的院落,並相互串通。總占地面積4500平方米,建築面積1180平方米。

東院為四合式小院,原晉綏行署正副主任續范亭、牛蔭冠長期居住和工作在這裡。院子的正北面為倚山建造的石窯洞三孔,緊連東側又建一孔。東西廂各有石窯兩孔。正南原為普通瓦房數間,70年代改建為磚木展廳。院子的東南隅為磚砌大門。

西院原為牛友蘭的後花園,當地人稱“花園院”。1941年120師暨晉綏軍區司令部進駐此院後,軍區主要領導人賀龍、呂正操等長期居住在這裡。1948年春,毛澤東、-、任弼時等率中央機關遷往西柏坡時曾路居這裡。院子的正北面為倚山建造的六孔石窯洞,前帶插廊。西北面石窯,為當時軍區司令部增建的禮堂。院子的西南有瓦房八間,為警衛排住房。當年就是在這些普通的窯房內,毛澤東同志主持召開了著名的“晉綏幹部會議”和“對《晉綏日報》編輯人員的談話”。院子正中是“六柳亭”,又名“六角亭”,由賀龍同志親自設計,親自栽樹,由六棵柳樹和石桌、石墩組成,因呈六角形狀,故名。

胡家溝磚塔

地址:興縣蔡家崖鄉胡家溝村

塔為七層八角實心磚雕塔,總高12米。塔基為三層,石質,高1.1米,周長10.4米;塔身四層為磚結構,各層塔簷均仿木構磚雕鬥栱椽飛,塔身窗櫺隔扇雕工精細,望柱、欄板上浮雕花草、人物、魚蟲;塔頂為逐漸收縮的八卦形,塔刹為疊澀狀,高約1米。

美食

興縣冒湯

興縣冒湯咸麻酸辣,鮮香可口,是遠近聞名的風味小吃。

興縣冒湯興起的時期,史料裡面沒有記載。據說,清代乾隆九年,在京做高官的興縣籍人孫嘉淦回興縣探親。探親期間,他訪親問友,朋友們招待他的就是粉湯和餃子。當時的粉湯就是細粉條內調以辣椒、花椒、胡椒、蔥、蕪美、食鹽、醋等調料。餃子是羊肉餡餃子。孫嘉淦吃到老家的兩種風味食品,讚不絕口,直吃的肚子鼓脹才甘休。吃畢,孫嘉淦沉思片刻說:粉湯吃起來雖香鮮可口,但品種太單調,若能把餃子與粉湯融為一體那該有多好。次日,朋友就有意把煮熟的餃子混在粉湯內,端給孫嘉淦吃,孫嘉淦吃後感到兩種混在一起吃比分開吃要可口。

此後,人們在做粉湯出售時,總要配以餃子。

興縣大明綠豆

興縣大明綠豆是山西省呂梁市興縣的特產。興縣所產的大明綠豆品質優良,質地純正,色澤墨綠,呈圓柱狀,富含澱粉和多種營養成份。

科學鑒定顯示,興縣大明綠豆含脂肪19.8%,含蛋白質40.1%,並含有6種人體必需的氨基酸。本品味甘性寒,具有清心健腦,降火提神,潤肺消署,利尿消腫的功效。興縣大明綠豆在1993年山西省首屆農業博覽會上榮獲優秀獎,2000獲全國農業博覽會金獎。

興縣黃豆

興縣黃豆是山西省呂梁市興縣的特產。興縣黃豆呈圓形狀,極象雞腎臟,當地俗稱為雞腰子黃豆,它含有多種維生素和很高的蛋白質、脂肪,是製作豆油、醬油、豆製品的最佳原料。

興縣黃豆因其呈圓形狀,極象雞腎臟。當地又俗稱為雞腰子黃豆,它含有多種維生素和很高的蛋白質、脂肪,是製作豆油、醬油、豆製品的最佳原料,並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科學鑒定結果表明,脂肪含量為17.91%,蛋白質含量高達46.2%以上。

烏棗

由興縣紅棗熏烤加工而成,色澤烏紅發亮,皺紋均勻明顯,無鼓泡,無破裂,形狀在3公分左右,便於儲藏運輸。經熏烤之後,不僅具有潤心肺、補五臟、治虛損的功能,而且還增加了止咳化痰、開胃化食等醫用功效。產品主要銷往東歐、東南亞國家和我國港澳地區。

油棗

油棗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B1、B2、C和蛋白質、糖類、有機酸、脂肪及人體所必需的18種氨基酸、鐵、鋅、磷、鈣、硒與微量元素,是傳統的營養滋補和醫療保健食品。

油棗外形特徵為個大、長圓形,色澤暗紅,與其它棗相比具有含糖高、有油性、香脆甜、口感好、可鮮食、宜貯存、制幹加工等特點,可加工幹棗、烏棗、蜜棗、棗茶、棗汁等多種產品,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和發展潛力。

相傳清代康熙皇帝北巡,食此紅棗,香甜細膩,口稱神品。從此,興縣油棗成為皇帝必食的膳品。1996年,興縣油棗在全省林業博覽會上被評為山西省十大名棗之一。

包括石樓山、石猴山、仙人洞景區。景區內,峰巒疊嶂,林木蓊鬱,植被完好,秀色宜人。 石樓山,因其形似三層石樓而得名,海拔1770米,矗立于萬山環抱之中,突起于群峰之上,遠看象天外奇樓突兀而至。 與石樓山隔河相望的石猴山,海拔1600余米,因峰頂有數塊巨石酷似石猴而得名。山腰間現存元大德年間複修的道觀遺址。主峰南側的山腳下,有一天然石洞,名曰黑龍潭,潭內有兩泉,一為神泉,一稱人泉,常年不枯不溢。又山頂主峰巨石如蓮花,而稱其“蓮峰石堠”,為興縣十景之一。 仙人洞位於興縣縣城以東13公里的交樓申鄉仙洞口村。仙人洞內洞套洞、洞連洞,四通八達,曲徑通幽,堪稱“華北第一”。

晉綏邊區政府及軍區司令部舊址(第四批國保)

地址:興縣城西7.5公里蔡家崖村

抗日戰爭時期晉綏邊區軍政領導機關舊址,1940年2月,晉西北行政公署(後改為晉綏行政公署)在這裡成立。120師和晉綏軍區司令部也進駐這裡,直至1948年下半年撤離南下。

舊址原為晉綏開明紳士牛友蘭的宅院和花園,抗日戰爭時期全部捐獻抗日民主政府。坐北朝南,分東西兩個相對獨立的院落,並相互串通。總占地面積4500平方米,建築面積1180平方米。

東院為四合式小院,原晉綏行署正副主任續范亭、牛蔭冠長期居住和工作在這裡。院子的正北面為倚山建造的石窯洞三孔,緊連東側又建一孔。東西廂各有石窯兩孔。正南原為普通瓦房數間,70年代改建為磚木展廳。院子的東南隅為磚砌大門。

西院原為牛友蘭的後花園,當地人稱“花園院”。1941年120師暨晉綏軍區司令部進駐此院後,軍區主要領導人賀龍、呂正操等長期居住在這裡。1948年春,毛澤東、-、任弼時等率中央機關遷往西柏坡時曾路居這裡。院子的正北面為倚山建造的六孔石窯洞,前帶插廊。西北面石窯,為當時軍區司令部增建的禮堂。院子的西南有瓦房八間,為警衛排住房。當年就是在這些普通的窯房內,毛澤東同志主持召開了著名的“晉綏幹部會議”和“對《晉綏日報》編輯人員的談話”。院子正中是“六柳亭”,又名“六角亭”,由賀龍同志親自設計,親自栽樹,由六棵柳樹和石桌、石墩組成,因呈六角形狀,故名。

胡家溝磚塔

地址:興縣蔡家崖鄉胡家溝村

塔為七層八角實心磚雕塔,總高12米。塔基為三層,石質,高1.1米,周長10.4米;塔身四層為磚結構,各層塔簷均仿木構磚雕鬥栱椽飛,塔身窗櫺隔扇雕工精細,望柱、欄板上浮雕花草、人物、魚蟲;塔頂為逐漸收縮的八卦形,塔刹為疊澀狀,高約1米。

美食

興縣冒湯

興縣冒湯咸麻酸辣,鮮香可口,是遠近聞名的風味小吃。

興縣冒湯興起的時期,史料裡面沒有記載。據說,清代乾隆九年,在京做高官的興縣籍人孫嘉淦回興縣探親。探親期間,他訪親問友,朋友們招待他的就是粉湯和餃子。當時的粉湯就是細粉條內調以辣椒、花椒、胡椒、蔥、蕪美、食鹽、醋等調料。餃子是羊肉餡餃子。孫嘉淦吃到老家的兩種風味食品,讚不絕口,直吃的肚子鼓脹才甘休。吃畢,孫嘉淦沉思片刻說:粉湯吃起來雖香鮮可口,但品種太單調,若能把餃子與粉湯融為一體那該有多好。次日,朋友就有意把煮熟的餃子混在粉湯內,端給孫嘉淦吃,孫嘉淦吃後感到兩種混在一起吃比分開吃要可口。

此後,人們在做粉湯出售時,總要配以餃子。

興縣大明綠豆

興縣大明綠豆是山西省呂梁市興縣的特產。興縣所產的大明綠豆品質優良,質地純正,色澤墨綠,呈圓柱狀,富含澱粉和多種營養成份。

科學鑒定顯示,興縣大明綠豆含脂肪19.8%,含蛋白質40.1%,並含有6種人體必需的氨基酸。本品味甘性寒,具有清心健腦,降火提神,潤肺消署,利尿消腫的功效。興縣大明綠豆在1993年山西省首屆農業博覽會上榮獲優秀獎,2000獲全國農業博覽會金獎。

興縣黃豆

興縣黃豆是山西省呂梁市興縣的特產。興縣黃豆呈圓形狀,極象雞腎臟,當地俗稱為雞腰子黃豆,它含有多種維生素和很高的蛋白質、脂肪,是製作豆油、醬油、豆製品的最佳原料。

興縣黃豆因其呈圓形狀,極象雞腎臟。當地又俗稱為雞腰子黃豆,它含有多種維生素和很高的蛋白質、脂肪,是製作豆油、醬油、豆製品的最佳原料,並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科學鑒定結果表明,脂肪含量為17.91%,蛋白質含量高達46.2%以上。

烏棗

由興縣紅棗熏烤加工而成,色澤烏紅發亮,皺紋均勻明顯,無鼓泡,無破裂,形狀在3公分左右,便於儲藏運輸。經熏烤之後,不僅具有潤心肺、補五臟、治虛損的功能,而且還增加了止咳化痰、開胃化食等醫用功效。產品主要銷往東歐、東南亞國家和我國港澳地區。

油棗

油棗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B1、B2、C和蛋白質、糖類、有機酸、脂肪及人體所必需的18種氨基酸、鐵、鋅、磷、鈣、硒與微量元素,是傳統的營養滋補和醫療保健食品。

油棗外形特徵為個大、長圓形,色澤暗紅,與其它棗相比具有含糖高、有油性、香脆甜、口感好、可鮮食、宜貯存、制幹加工等特點,可加工幹棗、烏棗、蜜棗、棗茶、棗汁等多種產品,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和發展潛力。

相傳清代康熙皇帝北巡,食此紅棗,香甜細膩,口稱神品。從此,興縣油棗成為皇帝必食的膳品。1996年,興縣油棗在全省林業博覽會上被評為山西省十大名棗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