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談爛了的細節,到底多少人注意了?

本周我看到兩條新聞,引起一些思考。

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3月11日在發佈會上說,

中國機器人產業的重複建設問題已經引起工信部的高度重視。辛國斌說,中國有20多個省市把機器人作為重點產業進行培育,全國已建成和在建的機器人產業園區超過40個,機器人企業數量超過800個。

全國人大代表、上海大眾汽車發動機廠高級經理徐小平說:“我曾經去一個民營企業調研,發現這個企業的產品做得非常好。但是我問企業老總,

有沒有國產的零部件?他回答:很少,連一個國產螺栓都不敢買。因為螺栓雖小,但用在關鍵部位,凡有受力要求的都是一次性的。並且劣質的螺栓裝在某個部位,時間一長就松掉了,造成安全事故。”

這兩條新聞放在一起,有些諷刺,一方面我們國內企業在機器人產業上突飛猛進;另一方面,我們國內企業連一個放心的螺栓都做不出來。另外在年後我看到一條新聞,我國在2017年終於自主研發出了圓珠筆的筆頭,

看到這條新聞後,我才知道原來之前幾十年我國連一支完整的圓珠筆都造不出來。

企業如此,人是否也如此呢?

古有雲,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由於身處過創業圈,我身邊不少的創業者,都把藍圖畫的很大,動不動就是生態、平臺,然而卻不顧及細節,不太關注產品與使用者體驗。創業者中如雷軍,已經把一個問題看的足夠透徹,有足夠的經驗積累,

一上來就建小米生態沒有任何問題。(其實也是從MIUI、手機一步步打造的)如我目前在的新美大,可謂全線開展,打造O2O帝國,這也是老闆王興九敗一勝後帶來的格局。(美團從團購起家,其實也是從餐飲、電影等一個個點切入的)可更多的企業,在早期其實壓根不會知道如今能做的如此之大,我不就不提阿裡、騰訊,比如餓了麼這家企業,根據朱嘯虎的分享,其在投張旭豪的時候,
壓根沒有考慮這個項目會走出校園,更不用說後來做的配送,以及未來的新增長點餐飲B2B。而這大部分企業的共性都是從單點開始,深耕細節,以至於有了如今,而不是像大部分當下創業者那樣,一開口就是所謂的生態、平臺,畫一張大大願景。

我們都知道細節決定成敗,可你真的在學習、工作中去刻意注意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