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倒幕運動對近代日本的影響超過明治維新?

在東亞地區,日本國與中國在文化上淵源甚深,古代日本向來是以中國為師。

唐代,日本人仰慕中華文化,遂來大唐取經,但拿來主義,未必就做到百分之百的“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甚至明治維新之前的日本,一樣閉關鎖國,長期在幕府統治下的日本,並不比中國好,而是遠比中國落後,且彈丸之地,地少人多,落後封閉的程度,遠超中國。

阻礙日本前進的最大絆腳石就是幕府的統治,因此日本是閉關自守,還是門戶開放,是故步自封還是與時俱進,全在能不能搬倒幕府的統治。在瞭解日本的這段歷史之前,有必要介紹下日本幕府統治的情況。幕府在字面上的意思是指作戰的參謀組織,但實際上卻是真正統治機構,是日本軍人干政的象徵,也就是說,在幕府時期其實是軍人統治時期,

更確切的說,就是封建領主兼封建軍人的槍桿子統治。幕府統治下的日本是遠比中國落後的“神國”,但凡“神國”,必然封閉,必然迷信,因此日本人十分迷信天皇,而忠君報國是日本社會的最高道德準則,但是實際上,天皇這尊神,長期以來,跟廟裡的菩薩也差不了多少,只接受香火,卻不能真正的顯靈,不過是地方諸侯用來攻擊對手的一張王牌,真正能管用的還是地方上有槍桿子的割據勢力。

1603年,德川家康消滅各地割據勢力,完成了日本的統一,遂自封為“征夷大將軍”,並在江戶設置了幕府,從此日本開始了漫長的德川幕府統治。天皇是日本名義上的神,但是實際上,天皇這塊神主牌位還是擺設,實權掌握在德川家族手裡,

幕府才是真神,或者“太上神”。

倒幕就是要打倒德川家族的軍人統治,但是革德川幕府命的那些人,主要是以武士為主,而武士又是日本一個很特別的階層,很多武士都是中下級軍人,所以說,所謂倒幕,其實是低級軍人打倒了級別更高的軍人。按照以往的劇本演下去,可能就是低級武士打倒高級武士,角色互換,繼續實行新的軍人專政,但是這次倒幕運動改變了日本的道路,

從此日本開始了近代化的改革,使得日本在短時間內崛起,並很快的躋身於列強的行列。

日本的這次倒幕運動後,開啟了近代化的改革,也是有個過程的,並非是由一個封建“神國”,打倒幕府後很快就過渡到了近代的君主立憲國,也就是說,在這之前,日本對外界不是一無所知,而是有相當的瞭解。其實早在中國的鴉☆禁☆片戰爭前後,日本就見識了工業國家的先進和意識的自己的落後,當然,一開始日本人也不是虛心求教,而是比中國更加頑固的抵制,但是面對美國黑洞洞的大炮口和龐大的艦隊,日本人不得不打開大門,這主要指的是1853年的“黑船事件“。

1853年(嘉永六年)七月,註定是開啟日本的新紀元的日子,美國東印度艦隊司令馬修·培裡將軍,率領四艘軍艦開到江戶灣口,耀武揚威,威脅幕府開國。這是日本人第一次看到了艦隊中的黑色近代鐵甲軍艦,感到極大的震動。培裡贈給幕府火車機車模型和電報機,讓日本見識了工業文明的成果,也深感自己的落後。這次在日本歷史上被稱為“黑船來航”的事件,被看作日本近代化的先聲。在美國現代軍艦和大炮的威逼下,幕府不敢拒絕開國的要求,但是日本國內的保守勢力仍然在頑固的抵制,日本的近代化還是很被動。

第二年,培裡再次率領龐大的軍艦深入江戶灣內,到達橫濱附近。在美軍的強大武力面前,幕府不得不簽定了《日美親善條約》,這是日本與西方列強的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其他西方列強跟隨著美國,紛紛向日本提出通商的要求,於是英國、俄國、荷蘭等西方列強都與日本簽定了親善條約,想要免於亡國的命運就不得不打開國門,自此日本的鎖國令越來越起不了作用了。

在未打開國門之前,日本實行的是比中國更加等級森嚴的制度,嚴格的按照“士、農、工、商”四民的次序劃分身份,同時幕府大肆鼓吹迂腐的儒家思想,尤其把宋明理學定為國學,不僅限制國民的活動自由,也禁錮了國民的思想,可見當時日本的體制是比清國更加僵化落後。等到美國打開日本的國門,新思想的傳播,那套照搬中國的東西就顯得更加落後了。同時,國民意識的覺醒以及民間資本的發展,日本出現了資本家,他們隨著經濟地位的提升,政治上的訴求更加強烈,而封建的幕府專政難以適應日本發展的要求,長期受到奴役的農民和底層的武士的不滿情緒也隨之高漲,因此倒幕運動遲早都會發生。

倒幕運動早在1837就曾經預演過了,倒幕大戲第一個出場的主角就是下級武士出身的大鹽平八朗。1837年,大鹽平八朗在大阪發動武裝起義,目的是推到幕府暴政。這次所謂的起義,參加的不過幾百人,所以一天之內就被鎮壓下去,但是已經為後來倒幕埋下了導火索。到了60年代之後,隨著日本國門的打開,日本民間資本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形成了以日本西南部的長州、薩摩、土佐、肥前四藩為中心的經濟重鎮,這四鎮就是日本改革派的大本營。

1863年發生“尊王攘夷”,該提法顯然是抄襲中國春秋時期齊桓公的發明,但是內容有很大的不同;1858年(安政5年)7月,幕府大老(位居老中之上,輔佐將軍政務的最高官職)井伊直弼(1815~1860)在列強的武力脅迫下,未得到天皇敕許,即簽訂《日本國美利堅合眾國修好通商條約》。日本國內朝臣和部分藩鎮主張“攘夷”,策動天皇下詔,拒絕與列強簽訂條約,這就是日本歷史上的“尊王攘夷”。顧名思義,尊王,自然就是尊奉天皇,攘夷,就是反對帝國主義,但是真正的目的恐怕還是借機反對與列強簽訂條約的幕府。於是幕府開始在京都、江戶等地大肆逮捕尊王攘夷派,殺其領袖吉田松陰、橋本左內、賴三樹三郎等人,造成安政大獄。隨後水戶、薩摩兩藩的攘夷派刺殺了大老井伊直弼,史稱“櫻田門外之變”。

“尊王攘夷”有濃厚的排外色彩,列強在日本的通商活動受到了直接的衝擊。尊王攘夷派策動天皇下詔,令幕府廢除與列強簽訂的條約,關閉通商港口,驅逐外國人,甚至激進的高杉晉作等火燒英國公使館。在國內強大的壓力下,幕府被迫實行“攘夷”,通告各國公使將關閉港口。1863年6月25日及7月8日、11日,長州藩炮臺先後炮擊通過下關海峽的美國、法國、荷蘭船隻,製造了“下關事件” 。7月16日、20日美法軍艦先後攻打下關,進行報復。

高杉晉作組織了稱為奇兵隊的新式軍隊,防守下關。8月15日,英國軍艦7艘進攻薩摩藩(薩英戰爭),薩摩藩主屈服 ,轉向公武合體(皇室公卿與幕府及各藩的聯合)。1863年9月30日,幕府勢力操縱公武合體派在京都發動政變,尊王攘夷派全盤出局。

在英、美、法、荷四國聯合艦隊支持下,幕府派攻下下關,主張尊王攘夷的長州藩向幕府屈服,高杉晉作等激進的攘夷派被迫逃亡。1865年春,高杉晉作改變了策略,不再提“尊王攘夷”了,而是打出了“開港討幕”,旗號,也就是說,不再反對跟列強通商,只是倒幕。攘夷兼倒幕派,不再“攘夷”只倒幕,因此得到了列強的同情和支持,英國首先改變策略,援助倒幕派。幕府方面則尋求法國的軍事援助,但是在1866年幕府在征討長州藩的戰爭中,被長州聯合藩擊退,自此幕府權威一落千丈。

1867年孝明天皇死,明治天皇立,倒幕派再度舉兵,同時聯絡宮內主張革新的權貴和大臣,並得到了明治天皇的討幕密詔。隨後,天皇下達討幕密詔,於是幕府將軍德川慶喜奏請“奉還大政”,天皇准其所請,發佈《王政復古大號令》,廢除幕府,令德川慶喜“辭官納地”。

翌年,德川慶喜在大阪起兵,宣佈“王政復古大號令”無效。天皇派軍鎮壓,天皇軍與幕府軍在伏見、鳥羽展開激戰,幕府軍大敗,德川慶喜敗走江戶。天皇軍乘勝東征,德川慶喜被迫交出江戶城,至此忠於幕府的東北諸藩基本上被平定。1869年,明治天皇遷都東京,於是正式啟動了日本近代化的改革。

——《從甲午戰爭到戊戌政變》連載四

當然,一開始日本人也不是虛心求教,而是比中國更加頑固的抵制,但是面對美國黑洞洞的大炮口和龐大的艦隊,日本人不得不打開大門,這主要指的是1853年的“黑船事件“。

1853年(嘉永六年)七月,註定是開啟日本的新紀元的日子,美國東印度艦隊司令馬修·培裡將軍,率領四艘軍艦開到江戶灣口,耀武揚威,威脅幕府開國。這是日本人第一次看到了艦隊中的黑色近代鐵甲軍艦,感到極大的震動。培裡贈給幕府火車機車模型和電報機,讓日本見識了工業文明的成果,也深感自己的落後。這次在日本歷史上被稱為“黑船來航”的事件,被看作日本近代化的先聲。在美國現代軍艦和大炮的威逼下,幕府不敢拒絕開國的要求,但是日本國內的保守勢力仍然在頑固的抵制,日本的近代化還是很被動。

第二年,培裡再次率領龐大的軍艦深入江戶灣內,到達橫濱附近。在美軍的強大武力面前,幕府不得不簽定了《日美親善條約》,這是日本與西方列強的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其他西方列強跟隨著美國,紛紛向日本提出通商的要求,於是英國、俄國、荷蘭等西方列強都與日本簽定了親善條約,想要免於亡國的命運就不得不打開國門,自此日本的鎖國令越來越起不了作用了。

在未打開國門之前,日本實行的是比中國更加等級森嚴的制度,嚴格的按照“士、農、工、商”四民的次序劃分身份,同時幕府大肆鼓吹迂腐的儒家思想,尤其把宋明理學定為國學,不僅限制國民的活動自由,也禁錮了國民的思想,可見當時日本的體制是比清國更加僵化落後。等到美國打開日本的國門,新思想的傳播,那套照搬中國的東西就顯得更加落後了。同時,國民意識的覺醒以及民間資本的發展,日本出現了資本家,他們隨著經濟地位的提升,政治上的訴求更加強烈,而封建的幕府專政難以適應日本發展的要求,長期受到奴役的農民和底層的武士的不滿情緒也隨之高漲,因此倒幕運動遲早都會發生。

倒幕運動早在1837就曾經預演過了,倒幕大戲第一個出場的主角就是下級武士出身的大鹽平八朗。1837年,大鹽平八朗在大阪發動武裝起義,目的是推到幕府暴政。這次所謂的起義,參加的不過幾百人,所以一天之內就被鎮壓下去,但是已經為後來倒幕埋下了導火索。到了60年代之後,隨著日本國門的打開,日本民間資本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形成了以日本西南部的長州、薩摩、土佐、肥前四藩為中心的經濟重鎮,這四鎮就是日本改革派的大本營。

1863年發生“尊王攘夷”,該提法顯然是抄襲中國春秋時期齊桓公的發明,但是內容有很大的不同;1858年(安政5年)7月,幕府大老(位居老中之上,輔佐將軍政務的最高官職)井伊直弼(1815~1860)在列強的武力脅迫下,未得到天皇敕許,即簽訂《日本國美利堅合眾國修好通商條約》。日本國內朝臣和部分藩鎮主張“攘夷”,策動天皇下詔,拒絕與列強簽訂條約,這就是日本歷史上的“尊王攘夷”。顧名思義,尊王,自然就是尊奉天皇,攘夷,就是反對帝國主義,但是真正的目的恐怕還是借機反對與列強簽訂條約的幕府。於是幕府開始在京都、江戶等地大肆逮捕尊王攘夷派,殺其領袖吉田松陰、橋本左內、賴三樹三郎等人,造成安政大獄。隨後水戶、薩摩兩藩的攘夷派刺殺了大老井伊直弼,史稱“櫻田門外之變”。

“尊王攘夷”有濃厚的排外色彩,列強在日本的通商活動受到了直接的衝擊。尊王攘夷派策動天皇下詔,令幕府廢除與列強簽訂的條約,關閉通商港口,驅逐外國人,甚至激進的高杉晉作等火燒英國公使館。在國內強大的壓力下,幕府被迫實行“攘夷”,通告各國公使將關閉港口。1863年6月25日及7月8日、11日,長州藩炮臺先後炮擊通過下關海峽的美國、法國、荷蘭船隻,製造了“下關事件” 。7月16日、20日美法軍艦先後攻打下關,進行報復。

高杉晉作組織了稱為奇兵隊的新式軍隊,防守下關。8月15日,英國軍艦7艘進攻薩摩藩(薩英戰爭),薩摩藩主屈服 ,轉向公武合體(皇室公卿與幕府及各藩的聯合)。1863年9月30日,幕府勢力操縱公武合體派在京都發動政變,尊王攘夷派全盤出局。

在英、美、法、荷四國聯合艦隊支持下,幕府派攻下下關,主張尊王攘夷的長州藩向幕府屈服,高杉晉作等激進的攘夷派被迫逃亡。1865年春,高杉晉作改變了策略,不再提“尊王攘夷”了,而是打出了“開港討幕”,旗號,也就是說,不再反對跟列強通商,只是倒幕。攘夷兼倒幕派,不再“攘夷”只倒幕,因此得到了列強的同情和支持,英國首先改變策略,援助倒幕派。幕府方面則尋求法國的軍事援助,但是在1866年幕府在征討長州藩的戰爭中,被長州聯合藩擊退,自此幕府權威一落千丈。

1867年孝明天皇死,明治天皇立,倒幕派再度舉兵,同時聯絡宮內主張革新的權貴和大臣,並得到了明治天皇的討幕密詔。隨後,天皇下達討幕密詔,於是幕府將軍德川慶喜奏請“奉還大政”,天皇准其所請,發佈《王政復古大號令》,廢除幕府,令德川慶喜“辭官納地”。

翌年,德川慶喜在大阪起兵,宣佈“王政復古大號令”無效。天皇派軍鎮壓,天皇軍與幕府軍在伏見、鳥羽展開激戰,幕府軍大敗,德川慶喜敗走江戶。天皇軍乘勝東征,德川慶喜被迫交出江戶城,至此忠於幕府的東北諸藩基本上被平定。1869年,明治天皇遷都東京,於是正式啟動了日本近代化的改革。

——《從甲午戰爭到戊戌政變》連載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