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山西晉中和順縣歷史由來

和順縣是山西省晉中市下轄的,東臨邢臺,西通山西省府太原,北連太舊高速,南下上黨盆地。全縣東西長75公里,南北寬35公里,總面積2250平方公里。至2010年,和順縣轄5鎮5鄉,294個行政村,耕地面積30.86萬畝。

和順歷史悠久,孕育了“牛郎織女”的傳說,是中國牛郎織女文化之鄉。2006年被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命名為“中國牛郎織女文化之鄉”後,2008年,“牛郎織女傳說”被國務院正式公佈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2009年和順又被省文化廳命名為“山西省首批民族傳統節日(七夕節)示範保護地”。

和順縣,春秋時期名蓋與,為晉大夫梁余子養封邑。

戰國時期改名為閼與,隸屬上黨郡。

北魏孝昌二年(前236年),閼與改名為樂平縣,隸屬樂平郡。北齊更名為梁榆縣,隸屬太原郡。

隋開皇十年(590年),定名為和順縣。

民國三年(1914年)屬冀寧道。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屬山西省第三行政區。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為抗日戰爭需要,和順縣分為東和縣和西和縣。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

東和縣、西和縣城解放,東和縣和西和縣合併為和順縣,屬晉冀魯豫邊區。

1949年9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屬榆次專區。

1958年10月,和順縣與左權縣合併,仍稱和順,縣治不變。

1959年6月和順縣、左權縣分置。

2000年,晉中撤地設市,和順縣改屬晉中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