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文化|你每天都走的都司路,你知道它的歷史淵源嗎?

圖:這是30年代初期,貴陽的市中心附近。

都市路在貴陽是一條古老且很有意思的街道。

說它古老,是因為它的歷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元代。元至元16年(1279年),南征的元軍進入黔中腹地,抵達了一個被稱作“貴州”的小城。他們把這個“貴州”改作“順元”,在城裡設立了“八番順元等處宣慰司都元帥府”。宣慰司是元代在邊陲少數民族地區設立的最高軍政機構,聽命于中央王朝,代表朝廷管轄地方諸項事務。這個八番順元等處宣慰司的辦公地點就在今天的都司路上。

到了明代,宣慰司沒有了,取而代之的是貴州都指揮使司,這同樣是一個省級的軍事指揮機構,辦公的衙門也就在原先宣慰司的舊址上,且一呆就是200多年。因都指揮使司常被人們簡稱作“都司”,久而久之,這裡的地名也被叫作了都司。都司衙門口有一座石橋,人稱都司橋,橋連接的道路也自然被稱作了都司橋街。順便說一下,明代的這條路還有一個地名叫衛坡。

“衛”是明王朝設置的一個軍事單位,一個衛的編制達5000多人。貴州衛就駐紮在距都司衙門不遠的一個坡地上,故這條路又被叫作衛坡。直到20世紀70年代,衛坡這個叫法還保留在一些七八十歲的老人的口中。

清代,都指揮使司沒有了,新王朝在這裡所設的機構是縣(新貴縣、貴築縣),

縣衙門仍設在前朝的都司衙門處,雖然人們也把這裡喚作“縣門口”,但都司橋、都司橋街的稱呼還是自然而然地延續了下來。

“都司”改“都市”是在民國時期。在民國19年(1930年),當時的省政府發佈訓令,對貴陽一些老地名作了更改,如都司路臨近的南堂街改名博愛路等。用都市路取代都司橋街也應是在這一時期。民國25年(1936年)修訂的貴陽地圖的右上角,

有一張《新舊街名對照表》,表中都市路清楚地被標為“新地名”,都司橋則被列為“舊地名”。所以,都市路得名最晚也不會晚於1936年。不知當年改名者是不是以為“都司”二字過於陳舊,解釋起來比較麻煩,“司”“市”諧音,順便一改,清楚且時尚多了。反正都市路就這麼叫起來了。

民國30年(1941年),貴陽設市。省政府再度對貴陽多條街巷名稱作了變更,如下五裡更名聖泉路、宅吉壩更名鹽務新村、倒水槽更名公園路等等,

但對都市路之名卻依然保留。直至上世紀80年代初,沿街不僅門牌上寫的是都市路,周邊大小單位的招牌也多以都市路冠名,如都市路菜場、都市路糧店、都市路小學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