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學生記者是學校的走狗”

前幾天,在後臺收到一名學生的爆料,因為平臺的原因,

愛莫能助,我給他回復:“你可以找找本校的校園媒體,反映一下情況。”

幾分鐘後,收到一條消息,“學生記者都是學校的走狗。”

這話看的我無言以對,面紅耳赤,真想回他一句:“你特麼才是學校的走狗。你全家都是!”但是我沒回,我在思考一件事:學生記者真的是學校的走狗嗎?

我身邊的一個學生記者朋友,給我講過一檔事,之前學校食堂食物中毒,很多人給他爆料,但是他也沒辦法,

上頭壓著說不準寫,寫了追究責任,所以就不敢動。以致于學生認為學生記者只會給學校說好事,不敢說真實情況,感覺就像新聞聯播一樣,只說好不說壞。他被學生說了一句走狗,感覺好無辜~

每個學校總都有這麼幾個事情,學生記者想做卻做不到的。

有時候也會想,這是做學生記者的初衷嗎?我們不應該追求真相嗎?

有人說:“你做學生記者的樣子真慫!”聽到這,學生記者往往很無奈。

學生記者話語權太小,處理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問題還可以。但是處理學生和學校,不但幫不了別人,還有可能引火焚身。明明是學校的問題,卻還要寫成學生的過錯,學校隨便就可以把發的推文刪了。

學校對學生記者新聞管控越來越嚴,

即便采到稿子,想發稿也不是很容易。

偶爾會提意見,想為大家發聲,結果只是換來冷眼,或者請去喝茶。我也會覺得自己真慫。看到很多學生記者寫的一些腦洞大的稿子都被斃了…真心疼。

當時就在想,一味的官方,大家會喜歡嗎?一年下來,算是真正的意識到,

官微和校報是給領導和老師看的,不是為學生服務的。

有些學生記者表示:提過意見,因有其定位在,學校要求嚴格,不能真正發聲,但這並不是玩新媒體的初衷。對於這樣改變不了的事,也只能表示無奈。

學生記者和學校的關係的確很微妙。

記者團、新聞中心、新媒體中心、廣播站……學校為學生記者的發展提供了這些平臺。結果你們懂的,學生記者分分鐘變弱勢群體。

學生記者卻具有記者的性質,他們關心社會、關注校園,有正義感、責任心,愛表達、想發聲,看到新聞,都有一種一探究竟的衝動,用行動踐行著自己的新聞理想。

但是看到學校的醜聞,卻面臨“今日無稿可發”的窘境。學生感到不理解,他們覺得爆料後,學生記者無法報導,是能力問題,久而久之,學生記者出現信任危機,失去學生大眾的支持。

最可氣的是,有的學校還會設立網路監督員,不允許發表對學校不利的言論,即使是真相。

有學生記者抱怨,學校快遞現在不讓進校園,他們去報導採訪,剪了片子但學校不讓播。。。觸碰到學校脆弱的玻璃心了。

小度認為,學生記者要做的就是反映存在的問題,揭露學校在管理中的漏洞,指出存在的校園問題,引起學校和學生重視,進而將其解決。但這似乎不太好實現,“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學生記者是學校的走狗。”自有其一定道理,但是也不能以偏概全,清華大學的《清新時報》、中國青年政治學院《青春報》、上海大學《傳媒新觀察》等,憑藉大量優秀的校園新聞真相調查,挖掘校園熱點,積極為學校和學生發聲,贏得了在師生中的公信力。

學生記者在學生心中的地位是自己給的。如今,校園媒體危機重重,總感覺文章少了那麼一股勁,公信力和引導力越來越小。

校園記者一定要敢於去發現並揭露反映問題,如果有條件的話,及時將自己獨立出去,成為獨立校園媒體,不再受制於學校,也希望學校不要那麼玻璃心,能夠敢於接受校園媒體的輿論監督。

記者,曾經是一個多麼令人羡慕的職業。鐵肩擔道義,妙筆著文章。可現在,在學校想真正做一名學生記者,似乎不是那麼好做... ...

本文轉載自:學生記者團。

是能力問題,久而久之,學生記者出現信任危機,失去學生大眾的支持。

最可氣的是,有的學校還會設立網路監督員,不允許發表對學校不利的言論,即使是真相。

有學生記者抱怨,學校快遞現在不讓進校園,他們去報導採訪,剪了片子但學校不讓播。。。觸碰到學校脆弱的玻璃心了。

小度認為,學生記者要做的就是反映存在的問題,揭露學校在管理中的漏洞,指出存在的校園問題,引起學校和學生重視,進而將其解決。但這似乎不太好實現,“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學生記者是學校的走狗。”自有其一定道理,但是也不能以偏概全,清華大學的《清新時報》、中國青年政治學院《青春報》、上海大學《傳媒新觀察》等,憑藉大量優秀的校園新聞真相調查,挖掘校園熱點,積極為學校和學生發聲,贏得了在師生中的公信力。

學生記者在學生心中的地位是自己給的。如今,校園媒體危機重重,總感覺文章少了那麼一股勁,公信力和引導力越來越小。

校園記者一定要敢於去發現並揭露反映問題,如果有條件的話,及時將自己獨立出去,成為獨立校園媒體,不再受制於學校,也希望學校不要那麼玻璃心,能夠敢於接受校園媒體的輿論監督。

記者,曾經是一個多麼令人羡慕的職業。鐵肩擔道義,妙筆著文章。可現在,在學校想真正做一名學生記者,似乎不是那麼好做... ...

本文轉載自:學生記者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