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秀才可以當老師嗎?古代老師編制層次如何?讓人羡慕

在古代中國,具備學校性質的教學機構,只有公學、私塾和義塾三大類。私塾,由富裕殷實的家庭或家族出資開辦。公學,就是動用國家財政或地方財政支持開銷的公辦學堂。比如地方官學、太學、國子監。

至於義學,就是陳游標一類的富商發善心,或者地方政府,或者大家族,出資辦學,面向特定物件開放,免學雜費。

從三類學校來看,古代高校和地方官學基本屬於公辦,教師納入編制內;基層學校多是私立,教師實行聘任制。

公辦學校教師有編制限額,有行政級別

古代公辦學校教師吃“皇糧”,有編制限額。太學、國子監等大學的教師有相應的行政級別。

秦朝官學所設博士制,

規格最高,編制達70人。西漢漢平帝時,相當於大學的“學”和相當於中學的“校”,各設經師1人,稱為“文學校官”;相當於小學的“庠”“序”,設《孝經》師1人。漢武帝時,太學博士開始設五經博士,編制為7人,至東漢,增加至14人。

唐代教師編制與時俱進,比較系統、合理,按照學生數確定。比如國子學,設博士7人,助教、直講各5人,學生300人,師生比為1:25。太學、四門學師生比則分別為1:45和1:72。地方官學裡,

以縣學的儒學為例,師生比為1:10至1:25。至於專科學校,師生比更高。以州學的醫學專科為例,師生比在1:7.5-10,1名醫學博士最多帶10名學生;1名醫學博士配1名助教,最多帶15名學生。

明朝的公辦大學國子監,其規模大於唐朝的國子學,設祭酒、司業各1名,下設教學管理機構“五廳”和教學單位“六堂”。五廳中的“博士廳”負責具體教學,編制是:博士5人、助教15人、學正10人、學錄7人。其官銜分別為正八品、從八品、正九品、從九品。

基層教師應聘門檻不低,聘期考核嚴格

基層塾師應聘,在明朝稱為“覓館”,絕非易事。舉兩個例子,越人張其德,從某校下崗後,向退休回鄉的老幹部王中翰自薦,老王考核了一通,婉拒了,好吃好喝招待一頓,再送點盤纏請你走人。另有一不知名塾師,應聘無果,四處浪遊,沒辦法,只好跑到鄭姓富豪家求職,結果和張其德一樣,主人“留宴贈金”,教師卻沒做成。

塾師應聘的關鍵,

根本上取決於學識能力及品德。但中國歷來是個熟人社會,有關係可算王道,為讓陌生的東家認可,應聘者通常弄些名士、名師的薦書,提供信用擔保。

寫“薦書”,不外乎往臉上貼金。明代浙江秀水有個退休幹部老陳,剛對親友說要為子謀師,薦書立馬雪片般飛來。推薦者均言之鑿鑿,青年才俊呀,篤學不倦呀,老成忠厚呀,經驗豐富呀,搞得老陳無所適從。最後選定的家教,名叫錢流。

錢流啥人呢?他老師是李侍禦,當官的,老李又是老陳的親家,一封薦書當然能搞掂一切。

家塾和義塾,一般聘期一年。期滿,續聘與否,由東家決定。至於社學塾師,因政府參與,聘期分兩種,一是“期聘”,多為一年,比如嘉靖時隆慶縣、惠安縣,弘治時建寧府,各地社學均聘請塾師一人,聘期一年。二是“考核”。即無確定聘期,根據定期考核結果,決定續聘與否。考核時間,各地不一,有每月兩考或一考,有每季一考,考核主持人多為鄉約、州縣官、學官,教學成績好,獎;教學成績差,不說二話,辭退。明朝有個知縣叫王建耀,是一個考核狂,每月初一、十五,雷打不動,考核社學教師。但每月一考、兩考,繁瑣,也不符合教學規律。因此,每季一考更常見。

基層和高校教師工資比較

古代基層教師,大多是秀才,偶爾也有童生、監生、舉人。太學、國子監等高校教師,得是舉人、進士。但基層教師也沒誰願意白乾,因為不能吃空氣,要拿錢養家,其工資叫“束修”或“束脩”,結算方式3種:銀錢;穀物;銀錢 穀物。

以明朝為例,落後地區用60石穀子(粟)支付給老師作為年薪,支付銀錢的年薪一般在16—40多兩。明末有個名醫陳舜系,說他在黃惟萼家做家教,當年給粟米20石,每月還給錢4800文,算起來年薪達到70兩以上。顯然,基層公辦教師工資與當地政府重視度、經濟水準相關,“民辦”教師則與戶主貧富度、是否大方有關。

除了工資性收入,基層教師還有就餐和節禮福利。家塾老師伙食通常比較理想,可以住東家,吃東家。富豪之家,則設專灶招待老師。比如晚清的陝西太原塾師劉大鵬,在日記裡感歎,找到了一個豪綽的東家:不僅3餐免費,帶孩子吃飯,也免費。想吃啥,書童就安排啥,飯菜可口。

教師怎麼就餐,情形不一。一是“自爨公養”。就是東家出錢,或柴米油鹽菜蔬,由教師自行烹調。若社學塾師自費就餐,學校需支付伙食補貼,按照就讀學生數,年標準在15—20兩銀子。浙江山陰的徐氏宗族宗譜記載,義塾每年支付塾師工資50兩銀子,而米鹽油茶,則由家族基金(“公倉”)撥付。

二是“吃轉飯”,就是輪流到學生家吃飯。一般情況,伙食不錯,有肉有魚有菜。私立學校裡,為使老師吃飽喝足,幹活來勁,家長也沒閑著,隔段時間送些米油鹽茶煙。

三是東家概不負責,塾師自行解決。比如河南安陽有個馬氏家族,江蘇蘇州有個彭氏家族,分別明確塾師年薪50兩、72兩銀子,其他任何福利沒有。

大學和公立學校教師,與官員一樣有穩定的收入。漢代太學博士的官秩,初為四百石,後升為六百石。四百石級別,每月的工資(俸祿)是50斛穀物,漢代50斛相當於今天1350斤,在當時屬於大縣縣丞的工資水準,即副縣級待遇,相當於今天的副高職稱。而漲工資後的六百石,則為70斛,約等於當時副市級幹部郡丞的待遇。

宋代書院一類私立學校,社會捐助多,部分教師收入遠高於公辦編制內老師。比如南宋明道書院,山長(院長兼主講老師)的月俸100貫,每天還補助700文伙食費,年薪高達幾千兩銀子。

公辦教師的待遇要算明代最低,而且常被扣罰。洪武二十五年更定的國子監教師工資單如下:祭酒,月俸米21石;司業,月俸米10石;監丞,6.5石;博士、助教、典簿,6石;學正,5.5石;學錄、典籍,5石。縣學教師(教諭)收入,只有博士的一半,月俸米3石。

明代一石米相當於現代120斤,也就是說,博士每月的工資是720斤大米,學正600多斤,教諭360斤,依然是窮儒。

有每季一考,考核主持人多為鄉約、州縣官、學官,教學成績好,獎;教學成績差,不說二話,辭退。明朝有個知縣叫王建耀,是一個考核狂,每月初一、十五,雷打不動,考核社學教師。但每月一考、兩考,繁瑣,也不符合教學規律。因此,每季一考更常見。

基層和高校教師工資比較

古代基層教師,大多是秀才,偶爾也有童生、監生、舉人。太學、國子監等高校教師,得是舉人、進士。但基層教師也沒誰願意白乾,因為不能吃空氣,要拿錢養家,其工資叫“束修”或“束脩”,結算方式3種:銀錢;穀物;銀錢 穀物。

以明朝為例,落後地區用60石穀子(粟)支付給老師作為年薪,支付銀錢的年薪一般在16—40多兩。明末有個名醫陳舜系,說他在黃惟萼家做家教,當年給粟米20石,每月還給錢4800文,算起來年薪達到70兩以上。顯然,基層公辦教師工資與當地政府重視度、經濟水準相關,“民辦”教師則與戶主貧富度、是否大方有關。

除了工資性收入,基層教師還有就餐和節禮福利。家塾老師伙食通常比較理想,可以住東家,吃東家。富豪之家,則設專灶招待老師。比如晚清的陝西太原塾師劉大鵬,在日記裡感歎,找到了一個豪綽的東家:不僅3餐免費,帶孩子吃飯,也免費。想吃啥,書童就安排啥,飯菜可口。

教師怎麼就餐,情形不一。一是“自爨公養”。就是東家出錢,或柴米油鹽菜蔬,由教師自行烹調。若社學塾師自費就餐,學校需支付伙食補貼,按照就讀學生數,年標準在15—20兩銀子。浙江山陰的徐氏宗族宗譜記載,義塾每年支付塾師工資50兩銀子,而米鹽油茶,則由家族基金(“公倉”)撥付。

二是“吃轉飯”,就是輪流到學生家吃飯。一般情況,伙食不錯,有肉有魚有菜。私立學校裡,為使老師吃飽喝足,幹活來勁,家長也沒閑著,隔段時間送些米油鹽茶煙。

三是東家概不負責,塾師自行解決。比如河南安陽有個馬氏家族,江蘇蘇州有個彭氏家族,分別明確塾師年薪50兩、72兩銀子,其他任何福利沒有。

大學和公立學校教師,與官員一樣有穩定的收入。漢代太學博士的官秩,初為四百石,後升為六百石。四百石級別,每月的工資(俸祿)是50斛穀物,漢代50斛相當於今天1350斤,在當時屬於大縣縣丞的工資水準,即副縣級待遇,相當於今天的副高職稱。而漲工資後的六百石,則為70斛,約等於當時副市級幹部郡丞的待遇。

宋代書院一類私立學校,社會捐助多,部分教師收入遠高於公辦編制內老師。比如南宋明道書院,山長(院長兼主講老師)的月俸100貫,每天還補助700文伙食費,年薪高達幾千兩銀子。

公辦教師的待遇要算明代最低,而且常被扣罰。洪武二十五年更定的國子監教師工資單如下:祭酒,月俸米21石;司業,月俸米10石;監丞,6.5石;博士、助教、典簿,6石;學正,5.5石;學錄、典籍,5石。縣學教師(教諭)收入,只有博士的一半,月俸米3石。

明代一石米相當於現代120斤,也就是說,博士每月的工資是720斤大米,學正600多斤,教諭360斤,依然是窮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