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中國四大財富人群,你屬於哪一類?

作為近四十年經濟發展的紅利,中國財富人群的規模不斷壯大,

並形成了四個不同的細分群體——

新富人群

大眾富裕階層

高淨值人士

超高淨值人士

你,屬於哪個群體呢?

不同的財富規模人群都有分類的標準。

一般情況下,實業銀行的規模要求高淨值人群是在600萬以上的可投資資產,相對應的美金大概是100萬美金,他們位於財富金字塔高端,往上是超高淨值,往下有富裕、富足這樣的新富階層。很多家族辦公室,則主要服務的是金字塔頂端的超高淨值人群。

新富人群

研究發現,中國新富人群參與投資的熱情非常高,但是他們主要的投資來源局限於三個方面,一個是金融公司,一個是專業的金融顧問公司,還有是財經網站或者專業的網上平臺。

他們對於金融顧問的依賴度是最高的,認為金融顧問所提供的建議是最有效的,也是可信的。事實也發現,如果投資者有一個專業的正式的財務規劃支援,

他們在做投資當中涉及到的資源、時間以及投資組合的配置,相對來說更加理性。

相對來說,有專業投資顧問支援的投資者會配置更少現金,更少在房地產,因為現金過多會降低整個投資的有效性,而房地產投資風險目前相對比較高,這也從一個側面證明了獲得金融顧問支持的有效性。

《中國新富人群財富健康指數》

中國的新富人群將資產中61%的資金配置到了非常保守的方面――定期存款和現金,加上4%的固定收益債券,也就是65%的資產配置是相對防禦型的投資組合。

根據調研結果,投資者選擇金融顧問原因是相信金融顧問可以提供專業的建議,但是他們實際上使用金融顧問的人並不多,主要原因是覺得自己的投資規模不多、不大,

或者門檻太高,或者沒有相對應的資源幫助他們找到金融顧問。

大眾富裕階層

《2015中國大眾富裕階層財富白皮書》報告顯示,56%的人會把錢交由自己或者家裡人管理,特別是年齡層位於40歲以下的,有高達64%-73%的比例的人是自己管理財富。這和上一份報告中提到使用金融顧問的頻率,結果類似。

這個情況在2013年-2015年之間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2013年時30%的人考慮理財機構打理他們的財富,

但是到了2015年這個比例已經上到了43.7%。

《2015中國大眾富裕階層財富白皮書》

這些人群認為理財機構能夠為他們創造什麼價值呢?

最大比例選項是合理的理財規劃,就是認為專業理財師可以幫助他們創造最大的價值。排在第二位元的是豐富的產品。選擇理財機構的標準時,專業度排到了第四位,第一位則是機構的名氣。

這個結果前後矛盾的是:客戶認為理財機構創造最大的價值是其專業,但是事實上在選擇理財機構的時候又不是因為其專業度,而是名氣。而選擇機構參考的第二因素是產品和預期收益率,這是中國投資者非常典型的特徵――過度追求收益率和產品,中國市場目前還是產品導向的模式。

在選擇產品時,理財產品是最大的偏好,無論是在60萬-300萬之間還是300萬-600萬的投資者當中,銀行的理財產品都是首選的產品。

中國的大眾富裕階層採取比較保守或者防禦型的資產配置策略,也因為中國固收市場基本是剛性兌付,這對中國投資者來說比較受歡迎。

高淨值人士

高淨值人士,也就是資產規模在600萬人民幣以上的人群,是如何投資的呢?

《2015年中國私人財富報告》

根據招商銀行和貝恩公司聯合制作的2015年《中國私人財富報告》。接近70%左右的高淨值人士選擇各種各樣的金融機構,包括銀行、非銀行或者財富管理機構,來管理他們的財富。30%多的是選擇自己或者朋友來管理他們的財富。

這和大眾富裕階層有很明顯的區別。

因為資產規模越大,複雜度越高,就需要依賴於專業機構的支持。

把時間倒流到2009年,這個數字剛好反過來,70%以上的投資者選擇自己或者朋友幫助管理財富,30%的是依賴于機構管理財富。這個時間趨勢與大眾富裕階層一樣,越來越多的財富人群開始依賴金融機構、金融顧問幫助他們管理財富。

雖然這些高淨值人士會把高達60%-70%的資產交給單一的機構管理,但他們採用了多元化的策略,平均每個高淨值人士會選擇2.5個機構,這一方面反映了他們對機構存在不信任的因素,第二個方面是他們希望獲得差異化的服務。

選擇財富管理機構標準時,高淨值人士與大眾富裕階層區別明顯。

《2015年中國私人財富報告》

他們選擇排在第一位的是專業度,投資產品種類則排到第五位,相反大眾富裕階層首選的是名氣大。這說明:當財富管理規模越大,會趨向更理性,因為財富管理的需求和複雜度非常高,必須依賴於專業的機構才能操作。

資產配置比例方面,約有50%不到的人資產都是配置到固收,比如儲蓄現金、銀行理財等等,另外還有一大部分是配置到了股票。

可以看出高淨值人士也是採取了相對防禦型的投資策略。

超高淨值人士

在金字塔頂尖的家族辦公室客戶(又稱超高淨值人士)又是怎樣呢?

《中國本土家族辦公室服務競爭力報告》

近日發佈的《中國本土家族辦公室服務競爭力報告》顯示,更多的超高淨值人士選擇家族辦公室幫助管理財富,而非傳統的金融機構。

57%的受訪人群認為投資的複雜度太大,目前的實業銀行還沒有辦法提供更專業、更多元化的服務。

《中國本土家族辦公室服務競爭力報告》

同時,這些受訪的家族客戶中無人選擇激進型的資產配置,82%選擇資產保全和增長平衡,還有21%是選擇了資產保全。

投資產品占比中,84%的資產投資到固收類,只有29%配到了權益類,可以看出超高淨值人士投資也是比較保守的。

越有錢的人,越依賴專業投資機構

通過以上對四類財富人群投資特徵的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結論:

一,中國財富人群對機構的依賴正隨著財富規模的增加而增加。

大眾富裕階層對於機構的依賴相比高淨值人士來說是低的,原因主要體現在,一是他們的資產規模少,自信自己能夠管理好財富;二是資產規模小,所能涉及的資源也不夠,可能得不到一些支持;三是複雜度相對要比高淨值人士低,所以沒有需要交機構來管理財富。

二,大眾富裕階層在選擇機構的時候和高淨值人士有不同的偏好。

大眾富裕階層更多選擇的是機構的品牌而不是專業度,這其實反映出來的是他們還存在不成熟的特徵,需要機構進一步進行培育引導。

三,人們對於財富管理機構的依賴度正在加強。

隨著時間的推移,隨著資產規模的增加,無論是大眾富裕階層還是高淨值人士,他們對於機構的依賴度越來越上升。

最後,中國財富人群的投資目標還是相對比較保守的。

雖然大家經常會看到有一些富人激進投資,加杠杆或者將全部資產投資到股票中,最後導致失敗,但是事實上整個群體還是在保全和資產的增長之間達到=平衡,就是採取相對防禦型的投資策略。

文章分析觀點來自:

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SAIF/高金)副教授吳飛

瀚亞資本作為一家資產管理綜合服務平臺,一直致力於為高淨值客戶提供全面的“私人定制”財富管理解決方案。

目前,瀚亞資本已經建立以穩健與價值為核心的投資策略,構建投資、研究、市場、風控、運營和服務的綜合管理體系,形成綜合型資產管理公司的優勢平臺。旗下全資子公司擁有中國證監會頒發的基金銷售牌照和中國保監會頒發的保險經紀牌照。

通過前瞻的視角、嚴格的風控手段和先進的資產配置理念,瀚亞資本以不斷説明客戶實現資產的持續增值為目標,為高端客戶提供全方位的資產管理服務。

選擇理財機構的標準時,專業度排到了第四位,第一位則是機構的名氣。

這個結果前後矛盾的是:客戶認為理財機構創造最大的價值是其專業,但是事實上在選擇理財機構的時候又不是因為其專業度,而是名氣。而選擇機構參考的第二因素是產品和預期收益率,這是中國投資者非常典型的特徵――過度追求收益率和產品,中國市場目前還是產品導向的模式。

在選擇產品時,理財產品是最大的偏好,無論是在60萬-300萬之間還是300萬-600萬的投資者當中,銀行的理財產品都是首選的產品。

中國的大眾富裕階層採取比較保守或者防禦型的資產配置策略,也因為中國固收市場基本是剛性兌付,這對中國投資者來說比較受歡迎。

高淨值人士

高淨值人士,也就是資產規模在600萬人民幣以上的人群,是如何投資的呢?

《2015年中國私人財富報告》

根據招商銀行和貝恩公司聯合制作的2015年《中國私人財富報告》。接近70%左右的高淨值人士選擇各種各樣的金融機構,包括銀行、非銀行或者財富管理機構,來管理他們的財富。30%多的是選擇自己或者朋友來管理他們的財富。

這和大眾富裕階層有很明顯的區別。

因為資產規模越大,複雜度越高,就需要依賴於專業機構的支持。

把時間倒流到2009年,這個數字剛好反過來,70%以上的投資者選擇自己或者朋友幫助管理財富,30%的是依賴于機構管理財富。這個時間趨勢與大眾富裕階層一樣,越來越多的財富人群開始依賴金融機構、金融顧問幫助他們管理財富。

雖然這些高淨值人士會把高達60%-70%的資產交給單一的機構管理,但他們採用了多元化的策略,平均每個高淨值人士會選擇2.5個機構,這一方面反映了他們對機構存在不信任的因素,第二個方面是他們希望獲得差異化的服務。

選擇財富管理機構標準時,高淨值人士與大眾富裕階層區別明顯。

《2015年中國私人財富報告》

他們選擇排在第一位的是專業度,投資產品種類則排到第五位,相反大眾富裕階層首選的是名氣大。這說明:當財富管理規模越大,會趨向更理性,因為財富管理的需求和複雜度非常高,必須依賴於專業的機構才能操作。

資產配置比例方面,約有50%不到的人資產都是配置到固收,比如儲蓄現金、銀行理財等等,另外還有一大部分是配置到了股票。

可以看出高淨值人士也是採取了相對防禦型的投資策略。

超高淨值人士

在金字塔頂尖的家族辦公室客戶(又稱超高淨值人士)又是怎樣呢?

《中國本土家族辦公室服務競爭力報告》

近日發佈的《中國本土家族辦公室服務競爭力報告》顯示,更多的超高淨值人士選擇家族辦公室幫助管理財富,而非傳統的金融機構。

57%的受訪人群認為投資的複雜度太大,目前的實業銀行還沒有辦法提供更專業、更多元化的服務。

《中國本土家族辦公室服務競爭力報告》

同時,這些受訪的家族客戶中無人選擇激進型的資產配置,82%選擇資產保全和增長平衡,還有21%是選擇了資產保全。

投資產品占比中,84%的資產投資到固收類,只有29%配到了權益類,可以看出超高淨值人士投資也是比較保守的。

越有錢的人,越依賴專業投資機構

通過以上對四類財富人群投資特徵的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結論:

一,中國財富人群對機構的依賴正隨著財富規模的增加而增加。

大眾富裕階層對於機構的依賴相比高淨值人士來說是低的,原因主要體現在,一是他們的資產規模少,自信自己能夠管理好財富;二是資產規模小,所能涉及的資源也不夠,可能得不到一些支持;三是複雜度相對要比高淨值人士低,所以沒有需要交機構來管理財富。

二,大眾富裕階層在選擇機構的時候和高淨值人士有不同的偏好。

大眾富裕階層更多選擇的是機構的品牌而不是專業度,這其實反映出來的是他們還存在不成熟的特徵,需要機構進一步進行培育引導。

三,人們對於財富管理機構的依賴度正在加強。

隨著時間的推移,隨著資產規模的增加,無論是大眾富裕階層還是高淨值人士,他們對於機構的依賴度越來越上升。

最後,中國財富人群的投資目標還是相對比較保守的。

雖然大家經常會看到有一些富人激進投資,加杠杆或者將全部資產投資到股票中,最後導致失敗,但是事實上整個群體還是在保全和資產的增長之間達到=平衡,就是採取相對防禦型的投資策略。

文章分析觀點來自:

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SAIF/高金)副教授吳飛

瀚亞資本作為一家資產管理綜合服務平臺,一直致力於為高淨值客戶提供全面的“私人定制”財富管理解決方案。

目前,瀚亞資本已經建立以穩健與價值為核心的投資策略,構建投資、研究、市場、風控、運營和服務的綜合管理體系,形成綜合型資產管理公司的優勢平臺。旗下全資子公司擁有中國證監會頒發的基金銷售牌照和中國保監會頒發的保險經紀牌照。

通過前瞻的視角、嚴格的風控手段和先進的資產配置理念,瀚亞資本以不斷説明客戶實現資產的持續增值為目標,為高端客戶提供全方位的資產管理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