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就醫搜|警惕!常見小兒耳聾的元兇有哪些?

小兒耳聾

中國有聽力語言障礙的殘疾人2057萬,其中7歲以下聾兒可達80萬,

由於藥物、遺傳、感染、疾病、環境雜訊污染、意外事故等原因,每年約新生聾兒3萬余名。常言道:一聾三癡,聽力障礙嚴重影響智力發育、正常交流。

對於不能準確表達自己想法的新生兒、幼兒來說,家長如何才能及時發現孩子的聽力異常?出現聽力異常時該如何治療?

我們是怎麼聽到聲音的?

首先,我們來科普一下聲音是怎樣從外界傳入聽力中樞的。當有聲音進來時,通過耳廓來收集聲音,然後經過空氣的傳播經外耳道震動到耳膜,耳膜又是和中耳的聽骨連在一起的,聽骨的機械震動將聲音放大,傳遞到內耳,內耳中的耳蝸感受到聲音後可以形成神經衝動,經聽神經傳到大腦,就這樣我們聽到聲音了。

耳聾是如何分類的?

不同程度的聽力損失,統稱為耳聾,而耳聾有很多種分類的方法。

按發病的時間分類

可以分為先天性耳聾和後天性耳聾,先天性耳聾又分為遺傳性的和非遺傳性的,換言之,先天性耳聾並非都是遺傳性的耳聾,也有非遺傳性的耳聾。

按語言功能發育程度分類

可以分為語前聾和語後聾。如果一個孩子剛出生,還沒有獲得語言功能就出現了耳聾,稱為語前聾。如果孩子到了4、5歲,已經會說話了,之後引起的極重度感音神經性耳聾,無法與外界交流,這樣的耳聾稱為語後聾。

按病變的部位和性質分類

可以分為器質性聾和非器質性聾兩大類。

器質性聾也就是我們說的真正的耳聾,器質性又分為傳導性耳聾、感音神經性耳聾和混合性耳聾。

外耳和中耳疾病導致的耳聾都是聲音的傳導有問題,比如說外耳道耵聹栓塞、外耳道沒有發育、中耳的聽骨鏈終端腦外傷、中耳炎導致的鼓膜穿孔、中耳炎導致的聽骨鏈中斷等等,這些疾病導致的都是傳導性耳聾。

感音神經性耳聾包括兩部分,疾病發生在內耳的,比如藥物中毒導致的耳蝸功能喪失,稱為感音性聾或者蝸性聾;如果是聽神經上長了東西,或者是聽中樞出現了問題,引起的是神經性耳聾,又稱蝸後聾。

有些耳聾既包括傳導性聾因素,又包括感音神經性聾因素,我們稱之為混合性耳聾。

耳聾的另一大類——功能性聾,又叫做精神性聾、癔病性聾,或者偽聾。因為這類耳聾並非真正的聾,而是患者由於受到精神上的刺激,或者出於某種目的導致的聽不見,通常聽力檢查結果屬於正常。

傳導性耳聾常見的疾病有哪些?

炎症

大多數小兒耳聾都屬於傳導性耳聾,而且主要是中耳炎引起的。

耳畸形

比如先天性的耳畸形,耳廓、外耳道、鼓室沒有發育、發育不良等。

先天性的膽脂瘤

這個也是經常容易被忽略的。

外傷、異物等

有些孩子因為淘氣,會把各種顆粒物、糖豆往耳道裡面塞,一方面會導致耳朵疼,一方面時間久了會導致聽力下降。

耵聹栓塞

小兒耵聹一般是可以自行排出的,但是如果不小心耳道進水或者餵奶時有奶水進入,就會導致耵聹凝集在一起,失去向外排的功能,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耵聹栓塞,從而導致聽力下降。

感音神經性耳聾常見的疾病有哪些?

遺傳性☆禁☆感音神經性耳聾

出生後就出現的耳聾,一般為重度或極重度耳聾,孩子幾乎聽不到聲音或者只能聽到極大的聲音。

耳毒性藥物導致的耳聾

最常見的耳毒性藥物為氨基糖甙類,如慶大黴素、鏈黴素、萬古黴素、卡拉黴素等。這些藥物並非百分之百致聾,主要與兩個因素有關,一是個體的特異性,二是用藥劑量。隨著人們對耳毒性藥物認識的提高,目前耳毒性藥物導致的耳聾較二、三十年前已經大大減少,但仍舊是小兒耳聾的常見類型。

感染導致的耳聾

腮腺炎病毒、腦膜炎病毒,都有可能導致單側或者雙側聽力喪失。

雜訊導致的耳聾

雜訊超過85~90dB強度時,即對耳蝸造成損害。

此外,還有一些不太常見的疾病,如非遺傳性內耳畸形,母親在生產或懷孕過程中,受到放射線、病毒感染等致畸因素的影響而導致的內耳畸形。此類疾病的寶寶在剛出生時,聽力正常或損失較輕,但隨著成長可能會加重。

重在預防

現在醫院對於新生兒的聽力篩查,降低了新生兒聽力障礙的比例。在日常生活中家長也要時刻關注孩子的聽力情況。

1.發現嬰幼兒無法追聲,睡眠時無法被大聲驚醒;

2.到了咿呀學語的年齡不能正常說話,或發音不清;

3.學齡兒童表示無法聽清老師的講話,看電視聲音總要調大;

4.注意力不集中,常常答非所問。當出現這些情況時,就需要到專業機構進行聽力相關檢查以便早發現,早治療,早干預。

預防措施

防出生缺陷

孕期的時候要注意防止對胎兒不利的各種因素,如煙、酒、輻射、感冒、疾病、藥物、特別注意預防與感音神經性聽力損害有關的先天性☆禁☆感染。

防外傷

家長不要隨便給孩子掏耳朵。

防感染

要積極防治中耳、外耳炎症。

防雜訊

注意避免各種工業雜訊、生活雜訊,特別注意不要讓孩子聽高分貝的立體音響或者用耳機聽MP3,更不要帶兒童到KTV等高分貝噪音的場所。

防耳毒性藥物

常見引起聽力損傷的藥物有氨基糖苷類藥物,如鏈黴素、慶大黴素、卡那黴素、丁胺卡那黴素等,如果能不用儘量不用。

本文編自網路,不代表三甲醫院網觀點,如有侵犯您的權益請聯繫我們。

我們稱之為混合性耳聾。

耳聾的另一大類——功能性聾,又叫做精神性聾、癔病性聾,或者偽聾。因為這類耳聾並非真正的聾,而是患者由於受到精神上的刺激,或者出於某種目的導致的聽不見,通常聽力檢查結果屬於正常。

傳導性耳聾常見的疾病有哪些?

炎症

大多數小兒耳聾都屬於傳導性耳聾,而且主要是中耳炎引起的。

耳畸形

比如先天性的耳畸形,耳廓、外耳道、鼓室沒有發育、發育不良等。

先天性的膽脂瘤

這個也是經常容易被忽略的。

外傷、異物等

有些孩子因為淘氣,會把各種顆粒物、糖豆往耳道裡面塞,一方面會導致耳朵疼,一方面時間久了會導致聽力下降。

耵聹栓塞

小兒耵聹一般是可以自行排出的,但是如果不小心耳道進水或者餵奶時有奶水進入,就會導致耵聹凝集在一起,失去向外排的功能,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耵聹栓塞,從而導致聽力下降。

感音神經性耳聾常見的疾病有哪些?

遺傳性☆禁☆感音神經性耳聾

出生後就出現的耳聾,一般為重度或極重度耳聾,孩子幾乎聽不到聲音或者只能聽到極大的聲音。

耳毒性藥物導致的耳聾

最常見的耳毒性藥物為氨基糖甙類,如慶大黴素、鏈黴素、萬古黴素、卡拉黴素等。這些藥物並非百分之百致聾,主要與兩個因素有關,一是個體的特異性,二是用藥劑量。隨著人們對耳毒性藥物認識的提高,目前耳毒性藥物導致的耳聾較二、三十年前已經大大減少,但仍舊是小兒耳聾的常見類型。

感染導致的耳聾

腮腺炎病毒、腦膜炎病毒,都有可能導致單側或者雙側聽力喪失。

雜訊導致的耳聾

雜訊超過85~90dB強度時,即對耳蝸造成損害。

此外,還有一些不太常見的疾病,如非遺傳性內耳畸形,母親在生產或懷孕過程中,受到放射線、病毒感染等致畸因素的影響而導致的內耳畸形。此類疾病的寶寶在剛出生時,聽力正常或損失較輕,但隨著成長可能會加重。

重在預防

現在醫院對於新生兒的聽力篩查,降低了新生兒聽力障礙的比例。在日常生活中家長也要時刻關注孩子的聽力情況。

1.發現嬰幼兒無法追聲,睡眠時無法被大聲驚醒;

2.到了咿呀學語的年齡不能正常說話,或發音不清;

3.學齡兒童表示無法聽清老師的講話,看電視聲音總要調大;

4.注意力不集中,常常答非所問。當出現這些情況時,就需要到專業機構進行聽力相關檢查以便早發現,早治療,早干預。

預防措施

防出生缺陷

孕期的時候要注意防止對胎兒不利的各種因素,如煙、酒、輻射、感冒、疾病、藥物、特別注意預防與感音神經性聽力損害有關的先天性☆禁☆感染。

防外傷

家長不要隨便給孩子掏耳朵。

防感染

要積極防治中耳、外耳炎症。

防雜訊

注意避免各種工業雜訊、生活雜訊,特別注意不要讓孩子聽高分貝的立體音響或者用耳機聽MP3,更不要帶兒童到KTV等高分貝噪音的場所。

防耳毒性藥物

常見引起聽力損傷的藥物有氨基糖苷類藥物,如鏈黴素、慶大黴素、卡那黴素、丁胺卡那黴素等,如果能不用儘量不用。

本文編自網路,不代表三甲醫院網觀點,如有侵犯您的權益請聯繫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