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當年這家韓國車企讓上汽虧了40億

車企跨國並購,對汽車市場來說很正常。如近日比較熱點的吉利收購寶騰股份和更早之前的收購富豪事件。中國消費者也樂於看到國內品牌在國際市場開疆擴土。但跨國收購並不是一帆風順,

有人成功揚名立萬,有人卻黯然神傷付出慘痛代價,如TCL當年收購阿爾斯通,上汽收購韓國雙龍。


鑒於近期韓系車在化銷量斷崖式跳水的新聞滿天飛,今天老司機就帶大家回顧一下中國車企與韓國“雙龍”得恩怨是非。

市場換技術 自主品牌艱難前行

從引進品牌開始,中國汽車製造業便一直籠罩在合資品牌的“光輝”下,搞了這多年才發現市場換技術只是一廂情願。市場是合資品牌主導的市場,技術卻一直沒有得到想要的。中國汽車的發展理念一直飽受爭議,一系列因素導致自主品牌只能在低端市場艱難前行。有人覺得得不到技術那就花錢買品牌,這種曲線收購技術的方式,隨著時間推移會水到渠成。

時間倒回到2004年 收購讓人振奮不已

2004年,上汽集團入主韓國雙龍汽車在國內掀起的轟動似乎猶在耳畔,並被一致認為是中國汽車工業走出國門邁向世界的標誌性事件。

2004年7月,雙龍汽車的30多家債權單位舉行會議,以投票方式決定雙龍汽車公司股權的優先夠買人,最終上汽集團得到債權人投票的一致認可。雙方經過商談,最終上汽集團集團決定以每股1萬韓元(約合8.84美元)的成交價收購韓國雙龍汽車48.9%的股權,

總成交價約5億美元。

2004年10月28日,中國上海汽車工業(集團)總公司與韓國雙龍汽車公司債權團在漢城正式簽署股權買賣協議,當天,韓國雙龍汽車公司平澤工廠廠區便升起了中韓兩國國旗。

雙龍汽車在柴油SUV市場知名度挺高

雙龍的前身東亞汽車公司于1954年創立,東亞汽車在1986年10月併入雙龍集團後,於1988年3月更名為雙龍汽車,同年推出以軍用車為基礎的KORANDO車系,

一舉在韓國汽車市場引起巨大震撼。

1991年,韓國雙龍與德國梅賽德斯-賓士公司簽定了技術合作協定,並取得其動力系統、生產組裝技術百分之百的轉移;1993年雙龍汽車發表兩家公司合作後的第一項作品MUSSO四輪驅動越野車系列;次年,

雙龍汽車便成立了新的引擎生產線,也開始組裝梅賽德斯-賓士授權的引擎;1996年,雙龍汽車推出改款的NEWKORANDO,1997年更發表極致造車工藝的高級房車代表作品——主席,成為韓國史上最暢銷的高級房車。

從新婚之喜到不歡而散 5年40億

然而好景不長,2008年雙龍的瀕臨破產卻給上汽帶來了無盡的苦惱,這無疑是對正在饞圖海外汽車市場的中國汽車工業當頭一棒,令人深思。

在上汽準備收購雙龍之前,這家車企已經暴露很多問題,2004年,上汽的目標是“汽車業首個跨國並購”,當時雙龍也還是SUV的不錯品牌,但錯就錯在上汽對未來沒有充分估計,雙龍是否具備先進技術本就有爭議,柴油車的前景在國內也不被看好,加上石油緊缺,油老虎SUV並不被看好。

雙龍因為經營不善,現金嚴重短缺,於2009年1月初向法院提出破產保護申請的消息傳出之後,怪罪中國的聲音便出現在韓國大眾當中及媒體上,並導致了韓國民眾到中國大使館前的示威活動。

2009年2月,雙龍汽車申請破產保護獲批,上汽集團不得不放棄其控股權,花了近40億元買了個跨國並購的教訓。沸沸揚揚的“上汽收購雙龍”成為跨國收購失敗的經典案例,為後來國內汽車集團的收購提供了絕對慘痛而又寶貴的經驗。

這無疑是對正在饞圖海外汽車市場的中國汽車工業當頭一棒,令人深思。

在上汽準備收購雙龍之前,這家車企已經暴露很多問題,2004年,上汽的目標是“汽車業首個跨國並購”,當時雙龍也還是SUV的不錯品牌,但錯就錯在上汽對未來沒有充分估計,雙龍是否具備先進技術本就有爭議,柴油車的前景在國內也不被看好,加上石油緊缺,油老虎SUV並不被看好。

雙龍因為經營不善,現金嚴重短缺,於2009年1月初向法院提出破產保護申請的消息傳出之後,怪罪中國的聲音便出現在韓國大眾當中及媒體上,並導致了韓國民眾到中國大使館前的示威活動。

2009年2月,雙龍汽車申請破產保護獲批,上汽集團不得不放棄其控股權,花了近40億元買了個跨國並購的教訓。沸沸揚揚的“上汽收購雙龍”成為跨國收購失敗的經典案例,為後來國內汽車集團的收購提供了絕對慘痛而又寶貴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