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山寨食品流入潯城餐廳,商家遇到上門推銷要謹慎

想吃“康師傅”,買到手的竟是“康帥傅”;想喝“娃哈哈”,拿到的卻是“娃恰恰”;還有“思念”變成“恩念”“奧利奧”成了“粵利粵”……近年來,多款知名食品、飲料未逃過被“山寨”的命運。這些食品的名稱和包裝與名牌食品頗為相似,

消費者如不仔細辨認,很容易將其混淆,如今就連榨菜也有山寨版。近日,潯陽晚報記者從潯陽區工商局白水湖分局獲悉,最近,不少餐廳都有人上門推銷一款名為“桂僑脆黃瓜”假冒榨菜,連日來,工商執法人員經過調查終於將這些假冒榨菜繳獲。

山寨食品流入餐廳

據潯陽區工商局白水湖分局工作人員介紹,日前,有市民向他們舉報稱,在一家餐廳吃到一款名為“桂僑脆黃瓜”的榨菜,口感與正品相差太大,接到舉報後,工商執法人員迅速展開調查,經過走訪、調查發現該類產品均是有人上門推銷,假冒的“桂僑脆黃瓜”與真品包裝完全一樣,如果不是經過調查根本無法辨別真偽,而一件假冒的“桂僑脆黃瓜”比正品要便宜30多元,

而且部分餐廳也只是將這類榨菜用於配菜,如果不是經常吃這類食品的市民很難發覺味道不對。隨後,執法人員調查也發現,除了餐廳外,假冒的“桂僑脆黃瓜”還流入了縣城與一些小超市,目前,執法人員已經繳獲35件假冒“桂僑脆黃瓜”榨菜,案件還在進一步偵查中。

經營者先驗證再收購

上門推銷,對於食品市場的經營戶來說並不陌生,他們經常碰到有人自稱是某某廠家、某某品牌的業務員,前來推銷產品。宣傳中,這些業務員會大肆形容該產品便宜、實惠而且銷路也好。一旦經營戶覺得合適,雙方很快可以達成交易。但是,食品經營戶對待上門推銷者的做法很簡單,只限於“你送貨,

我付錢”,很少會要求生產商出示證件,或是索要票據。如此一來,食品經營戶的權益毫無保障,食品一旦出了問題,被執法部門查出,經營戶只能吃啞巴虧。

潯陽區工商局白水湖分局相關工作人員表示,食品市場的經營戶之所以習慣於購買上門推銷的產品,是因為這些產品價格低、能送貨上門,對於很多短期從事經營活動、缺乏進貨管道的經營戶來說,這種主動“送上門”的廉價商品很誘人。

工商部門提醒廣大食品經營戶,在購買“推銷商品”之前,一定要查看供貨者的營業執照、產品檢驗的合格證明、產品的商標註冊證、進貨憑證等有效證件。此外,經營戶應要求查驗推銷者的資訊真實性,並且通過產品上的QS編號查詢產品真偽。如果遇到上門推銷產品者,廣大店主不要貪圖便宜,特別是上門推銷的商品價格過低時,更應謹慎,切莫掉入優惠價格背後的陷阱。一旦發現上門推銷假冒偽劣商品或假冒直銷企業的工作人員,應及時撥打12315舉報。

如何識別山寨食品

據瞭解,山寨產品的手段主要有三種:一是“外真內假”,即在山寨產品上使用與著名商標產品相同的商標、包裝。二是“打擦邊球”,模仿著名商標,使消費者誤認是著名商標而購買。三是“搶注商號”,將著名商標名註冊為商號,混淆公司名稱與品牌名,使消費者誤以為著名品牌的產品就是正牌公司生產的。

由於“山寨食品”“易容術”手段高超,因此消費者在購買食品時一定要仔細查看商品的標識、生產廠商名稱、廠址、生產日期及保質期等,認准自己想要購買商品的品牌。此外,“山寨食品”多出現在農村廟會、城鄉結合部。因此,消費者購買商品時需儘量選擇有信譽保障的正規商家。

趙潔 潯陽晚報記者 黃泰

一旦發現上門推銷假冒偽劣商品或假冒直銷企業的工作人員,應及時撥打12315舉報。

如何識別山寨食品

據瞭解,山寨產品的手段主要有三種:一是“外真內假”,即在山寨產品上使用與著名商標產品相同的商標、包裝。二是“打擦邊球”,模仿著名商標,使消費者誤認是著名商標而購買。三是“搶注商號”,將著名商標名註冊為商號,混淆公司名稱與品牌名,使消費者誤以為著名品牌的產品就是正牌公司生產的。

由於“山寨食品”“易容術”手段高超,因此消費者在購買食品時一定要仔細查看商品的標識、生產廠商名稱、廠址、生產日期及保質期等,認准自己想要購買商品的品牌。此外,“山寨食品”多出現在農村廟會、城鄉結合部。因此,消費者購買商品時需儘量選擇有信譽保障的正規商家。

趙潔 潯陽晚報記者 黃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