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影擎熱點|揭秘《中國有嘻哈》後期團隊:片比2500:1,機位70多,每集套路都不同!

“你見過淩晨五點的北京嗎?”這句經常被北漂一族拿來開玩笑的話,對從事綜藝後期的人來說,早已是家常便飯了。

《中國有嘻哈》第三集上線當天,高翔離開機房的時候,已經是淩晨五點。

高翔說,在此前的一個月裡,他只有兩宿在夜裡睡過覺。31歲的高翔從事綜藝後期工作近10年,從湖南衛視北京事業部離職後,他跟隨創始人兼CEO孫聞一起成立了北京千秋歲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千秋歲”),擔任公司副總裁及後期總經理。

4年間,千秋歲出色完成了《女神的新衣》《跨界歌王》《挑戰不可能》《歡樂中國人》等大型的一線衛視、央視週末黃金檔綜藝,已成為後期行業的中堅力量。

北京千秋歲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副總裁、後期總經理 高翔

高翔坦言,《中國有嘻哈》是他從業十年以來,遇到過最難的一個節目。這檔節目的有趣程度和極大挑戰性,讓千秋歲的後期“扛把子”再次燃起了剪輯師的職業衝動,一頭紮進一線。

“以前從來不聽,現在滿腦子是嘻哈”

高翔向“廣電獨家”表示,一般網路節目後期都有套路,無非是小點放大,跳躍式的剪輯,花哨的包裝。但《中國有嘻哈》這樣的超大體量網綜,破天荒地把網綜的水準拉到了與頂級衛視綜藝齊平。

“看慣了小鮮肉選秀,可能已經疲勞了,無非就是顏值高的、怪咖、實力咖放在一塊,一輪輪地淘汰。”高翔認為,《中國有嘻哈》最棒的地方就在於,它是在用講故事的方式,

去推廣一種文化。

作為國內第一檔推廣嘻哈文化的綜藝節目,不僅音樂要足夠專業,在畫面元素、敘事語態等方面,也要深入地與嘻哈文化做結合,這對整個製作組而言是一個不小的挑戰,幾乎要從零學起。為了更瞭解嘻哈文化,千秋歲特地找了老師來上課,講解嘻哈音樂的邏輯,說唱有哪些技巧,以及嘻哈文化背後的內涵。

因此,受眾在《中國有嘻哈》的實力選手PG one、Jony J、嘻哈俠的表演中,

能夠看到十分專業的技術解析花字,告訴大家什麼是單押雙押、三連音punchline。即使觀眾不懂說唱,聽他們的押韻和停頓,也能夠看明白他們厲害的“點”。

要推廣嘻哈文化,又不能做成一個科普節目,只能通過劇情和人物,慢慢的讓觀眾接受。

但必須強調的是,劇情不等於劇本。《中國有嘻哈》彙聚了中國嘻哈圈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可以說是態度最鮮明、最真實的一個人群,他們根本不可能接受劇本的操控。

“讓這幫rapper來演,不可能配合,也演不出來,它真的是一個比賽,每次都很刺激。”《中國有嘻哈》中的所有劇情推進,都是依靠賽制和人物關係的自然發酵,再通過後期的適當強化,讓觀眾更直觀深刻地看明白故事的發展。

高翔坦言,以前從來不聽說唱,剪了一個多月嘻哈,現在滿腦子都是。“原來會感覺很另類,真正看進去會發現,這個文化已經有一個自己的體系,是有從小眾變成大眾普及的潛力的。”關於這一點,節目如今的“火爆”便是明證。

“整季節目12個模式,每一集都沒有剪輯套路可循”

由陳偉(《中國好聲音》《偶滴歌神啊》)、車澈(《蒙面唱將》)、岑俊義(《跑男》)、宮鵬(《跨界歌王》)組成的“綜藝夢之隊”,為《中國有嘻哈》開創了一種全新的劇情式真人秀的節目形態。該節目把演播廳錄製的結構,放在戶外真人秀的框架裡,每一集的場景、舞美、賽制、敘事邏輯都不一樣,這也就意味著“每一集的剪輯都沒有套路可循,一季節目切換了12個不同的模式”。

這樣的製作理念,在中國綜藝史上從未出現過。對於後期而言,工作的難度和強度增加了可能不止一倍。

據悉,《中國有嘻哈》的片比達到了2500:1,機位數達到了70多個,進訊道的只有10台,其餘全是單機。這意味著,這檔節目除了舞臺表演的部分,有大量的採訪和真人秀部分的拍攝,素材量相當龐大,因而需要大量的時間來整理素材、梳理故事、取捨鏡頭。

千秋歲創始人兼CEO孫聞告訴“廣電獨家”記者,如今的後期公司必須具備一定的規模,還一定得有創意和編劇意識,這是一次製作的反覆運算。可以說,《中國有嘻哈》開啟了劇情化的真人秀剪輯方式的標杆,其他節目都沒有真正達到12期是一個劇情推動的效果。“一般的真人秀的流程是相對固定的。”高翔認為,如果一直看順著的邏輯,觀眾很容易審美疲勞。

而《中國有嘻哈》運用的是“抽屜式錄製”的手法,可以通過後期重新架構故事,可能涉及倒敘、插敘。比如第三集結尾埋的懸念,很有可能到第四集或第五集才回溯,這都是靠後期創作的邏輯來呈現的。

每集的內容,即使這個選手表現很好,也不一定能呈現。高翔介紹,這個過程是一個挺艱難的選擇過程,和絕大多數線性的節目都不同,《中國有嘻哈》每一步都要去想整個的結構,70個人不只是單體的故事,還得想辦法串聯成一個連貫的劇情,每個選手之間有關聯,每一集之間也有起承轉合,觀眾才會被吸引往下看。

不難發現,《中國有嘻哈》每一集開頭,都會有一個前情提要,這是一種非常美劇式的剪輯手法。高翔提到,大家做網綜的固有思維就是,觀眾可以隨便拖拉進度條,沒必要做前情回顧。但是嘻哈就是當做一個完整的劇集來做,不僅是聽單個選手的表演,更重要的是看到這個群體,在這種殘酷的賽制下,對嘻哈的執著,對於整個節目認真努力的態度。

對每一個節目負責,要做後期界的“海底撈”

《跨界歌王》第二季收官之後,高翔把整組人調進了嘻哈組,現在千秋歲已經有50人紮在《中國有嘻哈》的後期工作中。在整個過程中,高翔要帶領團隊不斷和愛奇藝的前期導演組開複盤會,把素材一遍遍地看,挖掘每個選手身上的特質,尋找潛在的劇情點。在審片的過程中,隨時可能發現新的劇情點,想出新的邏輯,因此成片可能一改再改。

自《中國有嘻哈》後期工作啟動以來,愛奇藝高級副總裁、節目總製片人陳偉親力親為,全程把控後期製作方向,幾乎每隔一天就會來千秋歲審片。他告訴“廣電獨家”,這檔節目第一集節目前前後後修改了11.5個版本,第二集改了7.5版,第三集做了6版,“如果時間充裕,很多打磨的工作還可以做得更細”。

陳偉說,即使前期用了100多台攝像機在捕捉,但是總會發現遺憾需要後期來彌補,因此必須尋找千秋歲這樣功能完備、架構健全、水準行業拔尖的後期公司合作。他還透露,《中國有嘻哈》首期錄製的時候,冠名商還沒進。而成片中冠名商的現場露出,全都是靠後期CG動畫摳上去,再做跟蹤,“1800多個鏡頭,20個動畫師,沒日沒夜地做了兩個星期才完成”。

聊到這一點,高翔笑言,千秋歲的一大目標就是要做後期界的“海底撈”,客戶提出的需求,他們一定盡全力做到。“遇到一個好節目想把它做好,起碼對得起自己,對得起公司,代表千秋歲的口碑和能力,對每個節目負責,才會讓公司發展得更好。”

這幾年,千秋歲不斷擴展業務,在後期領域穩紮穩打,如今每個季度能夠同時獨立操作6檔衛視級綜藝的後期主體。通過《女神的新衣》《最美和聲》《跨界歌王》等專案的積累,包攬《歡樂中國人》《朗讀者》《加油向未來》等央視衛視黃金檔綜藝的後期製作,已經坐穩棚內綜藝全國第一的位置。

2017年,千秋歲繼續將業務向網綜和真人秀領域延伸,打造了有史以來體量最大的現象級純網綜藝《中國有嘻哈》。同時,由千秋歲承擔後期工作的戶外生存挑戰真人秀《我們的征途》也將登陸安徽衛視。此外,千秋歲不斷完善內部架構,將音訊、特效、調色等細分部門不斷單獨擴大,獨立承接業務,以保證公司雙輪驅動,全面發展。

總結來說,千秋歲在短短的幾年裡完成了上游的突破,已經是後期領域位列前茅的標杆性企業,在近一年半時間裡完成了三檔節目IP的投資、出品、製作。其中,《跨界喜劇王》第二季開播在即,將實現綜N代,為此,公司還組建了全國唯一一支專業的喜劇節目編劇團隊,經驗和實力都屬於業內領先,並迅速延展至喜劇產業鏈上下游。另外,在全國網最高收視率破3的《歡樂中國人》收官之夜,千秋歲完成了由弘毅資本領投的近億元A輪投資,估值數億元。

“千秋歲已經成為後期公司向上游突破的標杆企業。未來,千秋歲將依託於喜劇細分領域的IP,逐漸延展藝人、影視劇和喜劇相關衍生,力圖把公司變成綜合平臺性公司。”孫聞表示。

高翔坦言,以前從來不聽說唱,剪了一個多月嘻哈,現在滿腦子都是。“原來會感覺很另類,真正看進去會發現,這個文化已經有一個自己的體系,是有從小眾變成大眾普及的潛力的。”關於這一點,節目如今的“火爆”便是明證。

“整季節目12個模式,每一集都沒有剪輯套路可循”

由陳偉(《中國好聲音》《偶滴歌神啊》)、車澈(《蒙面唱將》)、岑俊義(《跑男》)、宮鵬(《跨界歌王》)組成的“綜藝夢之隊”,為《中國有嘻哈》開創了一種全新的劇情式真人秀的節目形態。該節目把演播廳錄製的結構,放在戶外真人秀的框架裡,每一集的場景、舞美、賽制、敘事邏輯都不一樣,這也就意味著“每一集的剪輯都沒有套路可循,一季節目切換了12個不同的模式”。

這樣的製作理念,在中國綜藝史上從未出現過。對於後期而言,工作的難度和強度增加了可能不止一倍。

據悉,《中國有嘻哈》的片比達到了2500:1,機位數達到了70多個,進訊道的只有10台,其餘全是單機。這意味著,這檔節目除了舞臺表演的部分,有大量的採訪和真人秀部分的拍攝,素材量相當龐大,因而需要大量的時間來整理素材、梳理故事、取捨鏡頭。

千秋歲創始人兼CEO孫聞告訴“廣電獨家”記者,如今的後期公司必須具備一定的規模,還一定得有創意和編劇意識,這是一次製作的反覆運算。可以說,《中國有嘻哈》開啟了劇情化的真人秀剪輯方式的標杆,其他節目都沒有真正達到12期是一個劇情推動的效果。“一般的真人秀的流程是相對固定的。”高翔認為,如果一直看順著的邏輯,觀眾很容易審美疲勞。

而《中國有嘻哈》運用的是“抽屜式錄製”的手法,可以通過後期重新架構故事,可能涉及倒敘、插敘。比如第三集結尾埋的懸念,很有可能到第四集或第五集才回溯,這都是靠後期創作的邏輯來呈現的。

每集的內容,即使這個選手表現很好,也不一定能呈現。高翔介紹,這個過程是一個挺艱難的選擇過程,和絕大多數線性的節目都不同,《中國有嘻哈》每一步都要去想整個的結構,70個人不只是單體的故事,還得想辦法串聯成一個連貫的劇情,每個選手之間有關聯,每一集之間也有起承轉合,觀眾才會被吸引往下看。

不難發現,《中國有嘻哈》每一集開頭,都會有一個前情提要,這是一種非常美劇式的剪輯手法。高翔提到,大家做網綜的固有思維就是,觀眾可以隨便拖拉進度條,沒必要做前情回顧。但是嘻哈就是當做一個完整的劇集來做,不僅是聽單個選手的表演,更重要的是看到這個群體,在這種殘酷的賽制下,對嘻哈的執著,對於整個節目認真努力的態度。

對每一個節目負責,要做後期界的“海底撈”

《跨界歌王》第二季收官之後,高翔把整組人調進了嘻哈組,現在千秋歲已經有50人紮在《中國有嘻哈》的後期工作中。在整個過程中,高翔要帶領團隊不斷和愛奇藝的前期導演組開複盤會,把素材一遍遍地看,挖掘每個選手身上的特質,尋找潛在的劇情點。在審片的過程中,隨時可能發現新的劇情點,想出新的邏輯,因此成片可能一改再改。

自《中國有嘻哈》後期工作啟動以來,愛奇藝高級副總裁、節目總製片人陳偉親力親為,全程把控後期製作方向,幾乎每隔一天就會來千秋歲審片。他告訴“廣電獨家”,這檔節目第一集節目前前後後修改了11.5個版本,第二集改了7.5版,第三集做了6版,“如果時間充裕,很多打磨的工作還可以做得更細”。

陳偉說,即使前期用了100多台攝像機在捕捉,但是總會發現遺憾需要後期來彌補,因此必須尋找千秋歲這樣功能完備、架構健全、水準行業拔尖的後期公司合作。他還透露,《中國有嘻哈》首期錄製的時候,冠名商還沒進。而成片中冠名商的現場露出,全都是靠後期CG動畫摳上去,再做跟蹤,“1800多個鏡頭,20個動畫師,沒日沒夜地做了兩個星期才完成”。

聊到這一點,高翔笑言,千秋歲的一大目標就是要做後期界的“海底撈”,客戶提出的需求,他們一定盡全力做到。“遇到一個好節目想把它做好,起碼對得起自己,對得起公司,代表千秋歲的口碑和能力,對每個節目負責,才會讓公司發展得更好。”

這幾年,千秋歲不斷擴展業務,在後期領域穩紮穩打,如今每個季度能夠同時獨立操作6檔衛視級綜藝的後期主體。通過《女神的新衣》《最美和聲》《跨界歌王》等專案的積累,包攬《歡樂中國人》《朗讀者》《加油向未來》等央視衛視黃金檔綜藝的後期製作,已經坐穩棚內綜藝全國第一的位置。

2017年,千秋歲繼續將業務向網綜和真人秀領域延伸,打造了有史以來體量最大的現象級純網綜藝《中國有嘻哈》。同時,由千秋歲承擔後期工作的戶外生存挑戰真人秀《我們的征途》也將登陸安徽衛視。此外,千秋歲不斷完善內部架構,將音訊、特效、調色等細分部門不斷單獨擴大,獨立承接業務,以保證公司雙輪驅動,全面發展。

總結來說,千秋歲在短短的幾年裡完成了上游的突破,已經是後期領域位列前茅的標杆性企業,在近一年半時間裡完成了三檔節目IP的投資、出品、製作。其中,《跨界喜劇王》第二季開播在即,將實現綜N代,為此,公司還組建了全國唯一一支專業的喜劇節目編劇團隊,經驗和實力都屬於業內領先,並迅速延展至喜劇產業鏈上下游。另外,在全國網最高收視率破3的《歡樂中國人》收官之夜,千秋歲完成了由弘毅資本領投的近億元A輪投資,估值數億元。

“千秋歲已經成為後期公司向上游突破的標杆企業。未來,千秋歲將依託於喜劇細分領域的IP,逐漸延展藝人、影視劇和喜劇相關衍生,力圖把公司變成綜合平臺性公司。”孫聞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