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古代帝王選妃除了檢查身體,還有很多花樣!

皇帝有權精選全國女孩中的精華入宮為自己服務。
被選中的女孩入宮前都要接受嚴格的身體檢查。皇家會對其年齡、生理、心理等各方面情況進行瞭解、測試。體檢時,每一道程式都十分仔細。容貌嬌好,身材秀長,生理上更容不得有半點瑕疵,即便皮膚上長了一顆小黑痣,都會被淘汰掉。對采選進宮的女子,首先在年齡上有明確的要求。東漢時要求,13歲以上,20歲以下。朝代不一樣要求也不一樣。三國時東吳孫皓要求,“十五六歲簡閱”;南北朝時北齊要求年14歲以上,
20歲以下;明太祖朱元璋時則要求15歲以上,20歲以下,最小不能低於13歲。中國男人似乎都喜歡年齡小一點的,也就是人們說的老牛吃嫩草。一般說來,13歲以上是女孩子正是花季年齡,這個年齡段的女孩符合皇帝的心態。但也有把采選女孩的年齡下限定在11歲的,明世宗朱厚熜便幹過這種事情。

看慣了唐明皇和楊貴妃、漢武帝和衛子夫等皇帝娘娘的愛情故事,很多人以為:皇帝在選擇配偶的問題上一定也是相當隨機的,看上誰就是誰。當然,這只是一些個別案例,在古代,皇帝選妃有著相當嚴格的標準。入選物件不僅僅要出身名門,還要沒有麻子,沒有口臭,沒有鼻炎,沒有腋臭,沒有痔瘡,沒有腳氣,
沒有任何女人疾病。 這只是些泛泛的條文,漢代就有皇帝定下了嚴苛的選妃標準,今天看來,簡直匪夷所思。 漢桓帝劉志一定是個酷愛科學計量方法的人。對於後宮嬪妃的身體各個部位都有著嚴格的尺寸觀念。身高必須七尺一寸,肩寬必須一尺六寸,臀寬要比肩寬少三寸,從肩膀到手掌必須二尺七寸,手掌手指共要四寸長,從大腿到腳長三尺二寸,足長八寸…… 這樣一番計量下來,
實在不知道到底還能有幾個名門閨女能夠符合標準,這不是苛刻,簡直是不可理喻!一旦後宮佳麗三千全成了一個模子的流水線產品,那作為皇帝還有什麼意思呢?當然,可以想像:即便成了劉志的妃子,也必定要幾十年如一日的維持原有身材,既不能胖,也不能瘦,否則身材脫離了標準,那就該嘗嘗冷宮失寵的滋味了! 除了唐朝是以肥為美,其餘都提倡纖細苗條勻稱的,
宋朝之後還有小腳為美的(開始裹足),但總的來說,都是一白遮百醜

接下來說說明朝後宮:在大明一朝,誰想貴為皇后,就得像今天英語專業考級那樣,四六八級逐級過關,一直考過“八級”,才有資格母儀天下。據《明史·後妃傳》記載,朱元璋汲取歷朝後宮亂政的教訓,于洪武元年修纂《女訓》作為管理後妃的“家法”。在後妃的遴選上,為防範朝中權臣與後宮勾結,規定“凡天子、親王之後、妃、宮嬪,慎選良家女為之,進者弗受,故妃、後多采之民間。”而且偏重於選擇清貧之家的女子,試圖以此輔佐皇帝去節儉勤政。當然,這不過是一個良好的願望罷了。但明代選後妃的制度卻是十分規範,其過程大致分為“八級”,逐級加以篩選淘汰。 第一級是“海選”。第二級叫初選。第三級叫複選。第四級是精選,第五級是留宮。 第六級是晉嬪。第七級是“選三”。第八級是欽定。一般“選三”後陪選的兩名美女,都會被封為貴妃,但也有被賜予金銀幣退回家的。如明光宗當太子時選太子妃,劉大姑落選,賜給金幣後返回家中。據載,這位劉大姑自感身價百倍,回故里後不願再嫁凡夫俗子,做了一輩子的單身女人。 令人不無遺憾的是,明朝如此苛刻的選後制度,選出來的後妃終未能輔佐朱元璋的子孫們,保住那大明的一片江山。

于洪武元年修纂《女訓》作為管理後妃的“家法”。在後妃的遴選上,為防範朝中權臣與後宮勾結,規定“凡天子、親王之後、妃、宮嬪,慎選良家女為之,進者弗受,故妃、後多采之民間。”而且偏重於選擇清貧之家的女子,試圖以此輔佐皇帝去節儉勤政。當然,這不過是一個良好的願望罷了。但明代選後妃的制度卻是十分規範,其過程大致分為“八級”,逐級加以篩選淘汰。 第一級是“海選”。第二級叫初選。第三級叫複選。第四級是精選,第五級是留宮。 第六級是晉嬪。第七級是“選三”。第八級是欽定。一般“選三”後陪選的兩名美女,都會被封為貴妃,但也有被賜予金銀幣退回家的。如明光宗當太子時選太子妃,劉大姑落選,賜給金幣後返回家中。據載,這位劉大姑自感身價百倍,回故里後不願再嫁凡夫俗子,做了一輩子的單身女人。 令人不無遺憾的是,明朝如此苛刻的選後制度,選出來的後妃終未能輔佐朱元璋的子孫們,保住那大明的一片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