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育兒怪像:這個年齡段,父母讓孩子“不獨立”反而有好處,快來看看吧!

最近在網上看到這樣一位媽媽的控訴:

為什麼孩子會這樣?

其實,孩子們的這種表現在其他家庭並不陌生,普遍現象下藏著一種共同的心理規律——社會助長現象。

隨後,兒童學家們發現了更多的相似現象,

尤其6歲前的孩子更為明顯:與孩子單獨拍球相比,當父母出現在孩子旁邊時,孩子拍球的數量會上升;與孩子單獨舞蹈時相比,當父母出現在孩子旁邊時,孩子舞蹈的動作更標準、更有力……這大概因為兩方面原因導致的社會助長現象:

1)陪伴效應

孩子由於有了父母的陪伴,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的重視和關注,孩子往往也能以正面積極的態度力求有更好的表現。

2)評價效應

父母存在的社會助長現象,有時也來自評價效應。當父母出現在孩子旁邊時,即使父母沒有對孩子的行為做出評價,孩子也會認為父母在心裡評價。因為這樣的心理,孩子會以認真的態度做得更好。

什麼會讓社會助長現象的消失?

家長該什麼時候陪伴?什麼時候讓孩子獨立?

除了做事情的積極性方面,父母的陪伴對孩子心理方面也有正面的促進作用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經常會有家長問我:孩子每天上課認真聽講,回到家還學習到深夜,成績卻總是上不去?

其實很多事情都是有規律可尋的,把規律總結成體系,這時你的專注力將完美集中,所以你的效率是雜亂無章的人的數倍。

一分鐘背會一首唐詩,一小時記住一篇古文,一天記住300個單詞的都是小菜一碟.....

為了幫助更多的學生建立正確的學習體系,我不定時會在朋友圈與網上以公開課的形式,給家長和學生分享,感興趣可以加我私人號:kekekevip

我專注于孩子學習與教育的研究,如果有孩子學習和教育上的問題也可以與我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