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我與開漁20年|讓夜市成為象山另一張文化名片

周峰 口述 潘怡帆 整理

2013年,全國上下都在探討文化強國。作為東坡文化創意股份有限公司的項目負責人,我也同樣在思考、探索如何以一種商業化的模式來展示象山的傳統文化,

推動文化產業的發展,豐富人民群眾的精神世界。

而開漁節就是一個很好的契合點。眾所周知,開漁節的主會場在石浦,開船儀式、祭海儀式、媽祖巡安等傳統活動也都辦得風生水起,吸引了大批的遊客。相較于石浦的熱鬧,城區就比較冷清,基於這種想法,

當時我們公司就計畫以宣傳海洋漁文化為主題,試水文化夜市。

因此,在縣政府的牽頭下,我們作為承辦單位開始籌備第一屆海洋文化夜市。由於缺乏舉辦大型活動的經驗,再加上資金不足,籌備之初困難重重,只能摸著石頭過河,在不斷嘗試和創新中前行。

大型活動的前期準備是很重要的,一個大型活動的成功舉辦真的關乎很多事情。一開始,為了招攬100多家商鋪,

我和公司30多名工作人員日夜趕工,將商戶按教育文化、飲食文化、文化地產、居家生活及配套服務進行詳細分類,然後分組,挨家挨戶上門招商。第一屆夜市舉辦前一晚,我還清晰地記得:當時要在人民廣場上搭建100多個帳篷,全公司人員傾巢出動,大家都忙碌到淩晨二點多。由於天氣不太好,有點颳風下雨,我剛一回家,就接到了工作人員的緊急電話,說帳篷被風吹倒了一大片。
接完電話,我是心急如焚,匆匆忙忙趕到現場,便立即組織人員重新搭建帳篷。

總算功夫不負有心人,連續三天的海洋文化夜市,每晚都展示了不同鄉鎮的自然生態、文化底蘊、經濟活力、村容村貌等內容,吸引了眾多的市民駐足流連,大家還認識到了紫雲亂彈、提線木偶等不為人知的象山本土文化。第一屆的成功舉辦和市民的高度認可,也給我們團隊帶來了十足信心。

2014年,第二屆海洋文化夜市舉辦之際,我覺得任何節日都應該有一個代表性的吉祥物。經過多方設計,最終確定了這個吉祥物,並將其取名為洋洋。這個紅黃相間、頭戴鴨舌帽的小黃魚一經推出,就受到了市民的熱烈歡迎。

從2013年到2016年,海洋文化夜市走過了4年的風雨歷程,也從一開始的試水性嘗試變為現在開漁節不可活缺的系列活動之一。接下來,我們還會不斷創新,爭取讓更多市民全面認識象山的海洋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