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山西晉城歷史由來

晉城市,古稱建興、澤州、澤州府,是山西省轄地級市,位於山西省東南部,晉豫兩省接壤處,全境居於晉城盆地,總面積9490平方公里,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素有“河東屏翰、中原咽喉、三晉門戶”的美譽。

晉城市是華夏文化發祥地之一,兩萬年前便留下高都遺址、塔水河、下川等人類遺址。是女媧補天、愚公移山、禹鑿石門、商湯籌雨等神話發源地,高僧慧遠、名將陳龜、名醫王叔和、天文學家劉羲叟、李俊民、郝經、荊浩、賈魯、陳卜、孔三傳、張慎言、王國光、陳廷敬等名人故里。全市現有文物總量6767處,其中國家重點文保單位66處。包括冶底岱廟、青蓮寺、崇壽寺、玉皇廟、陽阿古城、海會寺、開化寺、程顥書院、崇安寺、炎帝陵、柳氏民居以及湘峪古堡、天官王府、皇城相府、長平之戰遺址群、羊頭山石窟、中華名山析城山、太行至尊王莽嶺等眾多名勝古跡和自然遺產。

晉城市古為冶煉之都,有“九頭十八匠”之稱。是戰國“陽阿古劍”產地,境內澤州鐵器、蘭花炭曾名揚海內 。蟒河、曆山等保護區,生長有獼猴、大鯢等惜有動物,素有山西"生物資源寶庫"之稱。

晉城古稱建興、建州、澤州與澤州府 。高都、塔水河、下川、和村、八裡坪遺址出土的文物表明,據今兩萬年前,今晉城市丹河與沁河流域即有人類繁衍生息的足跡。遠古時期,中華人文始祖堯、舜、禹湯,均活動於今晉南一帶,而晉城屬“京畿之地”,由此產生了女媧補天、愚公移山、堯封丹朱、蚩尤冶鐵、舜“耕曆山、漁於獲澤”,

禹鑿石門、商湯桑林祈雨等一系列神話。

三皇五帝時,黃帝劃分天下為九州,晉城全境屬冀州。

堯舜時期,舜建虞朝,劃天下為十二州,此屬冀州之域,帝都畿內。《墨子》載:舜耕(沁水)曆山,漁於獲澤(今陽城)。

夏代時期,十二州複合為九州,此屬冀州,《戰國策》載:夏末湯伐桀,桀由安邑遷都於垂(今城區與郊區)。

商代時期,屬冀州畿內地,境內有商蓋國(今高平境內)。

《呂氏春秋》載:商湯桑林籌雨,獲雨遂作桑林之樂。(桑林在今陽城境內)

周代時期,屬冀州畿內地,境內有原、郤等國(今城區郊區、沁水境內)。《穆天子傳》載:周穆王休於獲澤,以觀桑者,乃飲于桑林。

春秋初期,境內為赤狄所雜居,後晉士會滅赤狄,境內各國為晉征服,屬晉。

春秋中期,經過高都入晉,晉取泫氏、獲澤,趙浣城泫氏等歷史事件,境內形成高都、獲澤、泫氏、端氏四大城邑,

均屬晉國封邑。

春秋末期,趙魏韓三家分晉,遷晉末帝靜公於端氏聚(今沁水)。

戰國初,為韓上黨之地,戰國末兼屬趙、魏(秦趙長平之戰前,馮亭獻韓上党17城于趙,本境東部屬趙,西部近魏國都城安邑,屬魏)

秦始皇統一六國(前221),立郡縣制,分全國為36郡,晉城西部屬河東郡、東部屬上黨郡。

東漢靈帝中平五年(188),劃全國各郡為13州,全境分屬並州上党郡、司州河東郡。

東晉太元八年,西燕慕容永稱帝,分平陽與上黨,置建興郡(郡治高都,轄高都、陽阿、獲澤、端氏、泫氏五縣)。

北魏永安二年,改建興郡,為建州,州治高都,轄高都、長平、 安平、泰寧四郡。(高都郡轄高都陽阿二縣、長平郡轄高平泫氏二縣,安平郡轄獲澤端氏二縣,泰寧郡轄東永安西河西獲澤高延四縣)

北齊天保七年,改建州道行台,治高都,轄高都、長平、安平三郡。(高都郡轄高都縣,陽阿縣省入,長平郡轄高平縣、泫氏縣省入,安平郡轄獲澤、端氏二縣、西獲澤縣省入,泰寧郡廢為永寧縣改屬安平郡)

北周建德三年,複建州,州治高都,轄高平、安平二郡。(並高都長平二郡為高平郡,轄高都高平二縣,安平郡轄獲澤、端氏、永寧三縣)

隋開皇三年,文帝廢天下郡,改建州為澤州,省高平郡、安平郡入澤州。澤州直轄五縣,即高都、高平、獲澤、端氏、永寧,州治高都。澤州隸于冀州刺史。

隋大業三年,煬帝複改州制為郡制,改澤州為長平郡,義寧二年,複為澤州。

唐武德初年,分澤州置建州、蓋州、澤州三州。貞觀元年,蓋、建、澤三州複併入澤州。澤州轄縣六,即晉城、高平、獲澤、陵川、端氏、沁水,州治晉城。

唐貞觀元年,分全國為十道,澤州隸於河東道,轄域不變。

唐天保元年,改澤州為高平郡,乾元元年,複為澤州,時澤州仍轄六縣,即晉城、高平、陽城、陵川、沁水、端氏,州治晉城。

五代時期,軍閥混戰,改道制為節度使制,澤州六縣轄域不變,先後隸於昭義節度、昭義軍,五代末劉稹轄昭義叛,李德裕率軍討伐,割澤州于河陽節度使。

北宋太平興國,宋師北征,澤州賜名高平郡,乃歸入宋朝版圖。

北宋至道三年,宋分全國州軍為十五路,澤州高平郡隸河東路,時澤州高平郡轄六縣,即晉城、高平、陽城、陵川、端氏、沁水,州治或郡治于晉城。

金朝,置5京14總管府共19路,將宋朝的河東路分為南、北二路。時澤州隸河東南路(今山西南部,治臨汾),轄域不變。

金天會五年,澤州,因與北京澤州同名,改為南澤州,南澤州轄六縣,即晉城、高平、陽城、陵川、端氏、沁水,州治晉城。

金天德三年,南澤州,複改為澤州,仍轄六縣,轄域不變。

金元光二年,升澤州為忠昌軍節度,轄五縣一州三節鎮,節度軍駐晉城,忠昌軍節度所轄五縣即:晉城、高平、陵川、端氏、沁水,一州即勣州,三節鎮,即巴公、周村、星邵驛。

元中統元年,忠昌軍節度改為澤州司侯司,澤州司侯司轄縣六,即晉城、高平、陽城、陵川、端氏、沁水,司侯司駐晉城,直屬中書省,為腹裡。(勣州複為陽城縣,隸屬澤州司侯司)

元至元三年,複澤州司侯司為澤州,隸於中書省平陽路,澤州轄五縣,即晉城、高平、陽城、陵川、沁水(省端氏入沁水縣),州治晉城。

元大德九年,因地震改平陽路為晉甯路,時澤州仍轄五縣,隸屬中書省晉甯路。

明洪武初年,分中書省置山西行省,澤州直隸於山西行省,時澤州轄縣四,即高平、陽城、陵川、沁水,州治晉城省入澤州。

明洪武二年,升澤州直隸州,山西行省改為山西承宣佈政使司,澤州直隸州仍轄四縣,直隸於山西承宣佈政使司。

清雍正六年,升澤州府,複附廓置鳳台,澤州府轄五縣,即鳳台、高平、陽城、陵川、沁水,府治鳳台城。澤州府隸屬於山西省。

民國三年,全國廢府,廢澤州府留五縣,府治鳳台複稱晉城,時山西省澤州府所轄五縣,劃歸于山西省冀寧道。

民國十九年,山西省冀寧道撤銷,原澤州府五縣改直屬山西省,後直屬山西省第五行政督查區。

抗戰時期,我黨于晉冀魯豫邊區成立臨時政府,晉城、高平、陽城、沁水、陵川五縣劃歸晉冀魯豫邊區太嶽第二、四及太行第八區行署領導。1945年6月,今晉城地區全境陸續解放。

1948年9月,華北人民政府成立。1948年10月,析晉城城關區,置晉城市,和沁、高、陽、陵各縣一起劃歸華北人民政府太嶽、太行區行署。1949年4月,山西全省解放。9月,成立了山西省人民政府,複隸於山西省。

1958年5月,今晉城各地劃歸山西省晉東南地區。

1983年7月,複設山西省轄晉城市,分設城、郊二區,由晉東南地區代管。

1985年4月,經國務院批准,撤銷晉東南地區,置地級晉城市,直屬山西省,將原晉東南地區所轄陽城、高平、陵川、沁水四縣劃歸晉城市領導,為所屬行政區,其管轄範圍與古建興、建州、澤州及澤州府版圖一致。

分平陽與上黨,置建興郡(郡治高都,轄高都、陽阿、獲澤、端氏、泫氏五縣)。

北魏永安二年,改建興郡,為建州,州治高都,轄高都、長平、 安平、泰寧四郡。(高都郡轄高都陽阿二縣、長平郡轄高平泫氏二縣,安平郡轄獲澤端氏二縣,泰寧郡轄東永安西河西獲澤高延四縣)

北齊天保七年,改建州道行台,治高都,轄高都、長平、安平三郡。(高都郡轄高都縣,陽阿縣省入,長平郡轄高平縣、泫氏縣省入,安平郡轄獲澤、端氏二縣、西獲澤縣省入,泰寧郡廢為永寧縣改屬安平郡)

北周建德三年,複建州,州治高都,轄高平、安平二郡。(並高都長平二郡為高平郡,轄高都高平二縣,安平郡轄獲澤、端氏、永寧三縣)

隋開皇三年,文帝廢天下郡,改建州為澤州,省高平郡、安平郡入澤州。澤州直轄五縣,即高都、高平、獲澤、端氏、永寧,州治高都。澤州隸于冀州刺史。

隋大業三年,煬帝複改州制為郡制,改澤州為長平郡,義寧二年,複為澤州。

唐武德初年,分澤州置建州、蓋州、澤州三州。貞觀元年,蓋、建、澤三州複併入澤州。澤州轄縣六,即晉城、高平、獲澤、陵川、端氏、沁水,州治晉城。

唐貞觀元年,分全國為十道,澤州隸於河東道,轄域不變。

唐天保元年,改澤州為高平郡,乾元元年,複為澤州,時澤州仍轄六縣,即晉城、高平、陽城、陵川、沁水、端氏,州治晉城。

五代時期,軍閥混戰,改道制為節度使制,澤州六縣轄域不變,先後隸於昭義節度、昭義軍,五代末劉稹轄昭義叛,李德裕率軍討伐,割澤州于河陽節度使。

北宋太平興國,宋師北征,澤州賜名高平郡,乃歸入宋朝版圖。

北宋至道三年,宋分全國州軍為十五路,澤州高平郡隸河東路,時澤州高平郡轄六縣,即晉城、高平、陽城、陵川、端氏、沁水,州治或郡治于晉城。

金朝,置5京14總管府共19路,將宋朝的河東路分為南、北二路。時澤州隸河東南路(今山西南部,治臨汾),轄域不變。

金天會五年,澤州,因與北京澤州同名,改為南澤州,南澤州轄六縣,即晉城、高平、陽城、陵川、端氏、沁水,州治晉城。

金天德三年,南澤州,複改為澤州,仍轄六縣,轄域不變。

金元光二年,升澤州為忠昌軍節度,轄五縣一州三節鎮,節度軍駐晉城,忠昌軍節度所轄五縣即:晉城、高平、陵川、端氏、沁水,一州即勣州,三節鎮,即巴公、周村、星邵驛。

元中統元年,忠昌軍節度改為澤州司侯司,澤州司侯司轄縣六,即晉城、高平、陽城、陵川、端氏、沁水,司侯司駐晉城,直屬中書省,為腹裡。(勣州複為陽城縣,隸屬澤州司侯司)

元至元三年,複澤州司侯司為澤州,隸於中書省平陽路,澤州轄五縣,即晉城、高平、陽城、陵川、沁水(省端氏入沁水縣),州治晉城。

元大德九年,因地震改平陽路為晉甯路,時澤州仍轄五縣,隸屬中書省晉甯路。

明洪武初年,分中書省置山西行省,澤州直隸於山西行省,時澤州轄縣四,即高平、陽城、陵川、沁水,州治晉城省入澤州。

明洪武二年,升澤州直隸州,山西行省改為山西承宣佈政使司,澤州直隸州仍轄四縣,直隸於山西承宣佈政使司。

清雍正六年,升澤州府,複附廓置鳳台,澤州府轄五縣,即鳳台、高平、陽城、陵川、沁水,府治鳳台城。澤州府隸屬於山西省。

民國三年,全國廢府,廢澤州府留五縣,府治鳳台複稱晉城,時山西省澤州府所轄五縣,劃歸于山西省冀寧道。

民國十九年,山西省冀寧道撤銷,原澤州府五縣改直屬山西省,後直屬山西省第五行政督查區。

抗戰時期,我黨于晉冀魯豫邊區成立臨時政府,晉城、高平、陽城、沁水、陵川五縣劃歸晉冀魯豫邊區太嶽第二、四及太行第八區行署領導。1945年6月,今晉城地區全境陸續解放。

1948年9月,華北人民政府成立。1948年10月,析晉城城關區,置晉城市,和沁、高、陽、陵各縣一起劃歸華北人民政府太嶽、太行區行署。1949年4月,山西全省解放。9月,成立了山西省人民政府,複隸於山西省。

1958年5月,今晉城各地劃歸山西省晉東南地區。

1983年7月,複設山西省轄晉城市,分設城、郊二區,由晉東南地區代管。

1985年4月,經國務院批准,撤銷晉東南地區,置地級晉城市,直屬山西省,將原晉東南地區所轄陽城、高平、陵川、沁水四縣劃歸晉城市領導,為所屬行政區,其管轄範圍與古建興、建州、澤州及澤州府版圖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