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重坦屠夫:二戰德軍“大麥克斯”自行火炮簡史

原創 崎峻文化 崎峻軍史週刊

二戰時期,德國裝甲車輛性能之優、聲譽之隆是盡人皆知的,

可謂高顏值、有內涵。除了廣大軍迷耳熟能詳的“虎”式、“豹”式、III號、IV號等主戰坦克外,德軍還裝備了大量自行火炮,與坦克一道構成德軍裝甲部隊的作戰主力。早在1940年法國戰役期間,德軍就將利用履帶式底盤改裝的自行火炮投入戰場,隨著戰爭的推進,德軍自行火炮的數量和型號都逐漸增多,到戰爭末期達到頂峰。它們通常使用與坦克相同的底盤,
但裝備威力更大的火炮,以滿足特定的作戰需求。在眾多德軍自行火炮中,有些型號是軍迷十分熟悉的,比如“黃鼠狼”和“獵豹”坦克殲擊車等。不過本文介紹的“大麥克斯”自行火炮則屬於比較稀有的型號,因為該型戰車僅製造了2輛,但它的戰績可毫不遜色哦!若知詳情,請往下讀。

碉堡殺手

在兩次世界大戰之間,基於一戰塹壕戰的經驗,許多歐洲國家都消耗巨大人力、物力修建永備防禦工事,

其中最著名也是最堅固的莫過於法國的馬奇諾防線,即便是荷蘭、比利時和捷克等中小國家也都在邊境高牆深壘,嚴密佈防。相比一戰時期的要塞,這些現代化的防禦築壘更為複雜堅固,火力配置更為完善,易守難攻,而且這些堡壘幾乎都是針對德國的,這讓一心復仇的德國軍隊如鯁在喉,在20世紀30年代,德軍始終致力於尋找攻堅破敵的良策和利器。

■ 今日位於法德邊境地區的馬奇諾防線堡壘遺跡,在二戰之前,德軍一直在研究突破周邊國家邊境防禦築壘工事的方法。

1938年,德軍開始在演習中嘗試使用88毫米炮打擊地面目標,同時還組建了專門攻堅的工兵部隊。但是,演習表明牽引式88毫米炮行動笨拙,

極易被敵方火力擊中,而且對於牆壁厚重的混凝土工事,炮彈威力也不盡人意。針對這一情況,德軍提出研製一型大威力自行火炮,從而達到機動力和破壞力的結合。

克虜伯公司承擔了這項任務,工程師們選定陸軍現有的K18型105毫米重型加農炮作為搭載火炮,與88毫米炮相比,K18型加農炮不僅彈道平直,穿透力強,殺傷力更勝一籌。不過,該型火炮體積較大,不適合直接移植到機動底盤上。

■ 德國陸軍裝備的K18型105毫米加農炮,總產量約1500門,最大射程超過19公里。克虜伯公司在1938年開始研發的新型自行火炮以該型火炮的改型作為搭載武器。

為了滿足軍方的要求,工程師們首先展開了車載型105毫米炮的設計,將原型炮的一體式炮管改為兩段式結構,這主要考慮到前線部隊缺乏必要的設備維修整根炮管,採用兩段式炮管後修理人員只需更換有損傷的部分,減少了維修難度;此外,還加裝了大型炮口制退器,縮短火炮後座距離,便於安裝在機動底盤上。在底盤選擇上,工程師們幾經斟酌後決定使用IV號坦克底盤作為火炮搭載平臺。

■ K18型105毫米加農炮車載型的設計圖,其特徵是採用兩段式身管結構,並增加了炮口制退器。

軍方將這一新型武器命名為“10.5釐米52倍逕自行火炮”(10.5cm K. L / 52 Selbstfahrlafette),相關設計工作於1938年正式開始,當時設定的目標是捷克邊境的防禦築壘,它們享有“小馬奇諾防線”的名聲。但是,隨著1938年9月《慕尼克協定》的簽署,德軍兵不血刃地佔領了蘇台德地區,那些堡壘工事不攻自破,軍方對大口徑自行火炮的需求度降低,於是設計工作陷入拖遝,直到1939年4月25日克虜伯公司才提交了兩個設計草案,分別為W1298和W1299。

兩個草案之間存在巨大差異,W1299號方案將戰斗室佈置在引擎艙前方,車身低矮,炮管突出車首較長,火炮中軸線距地高度僅有1.7米,但是戰斗室空間過於狹小;W1298號方案將戰斗室直接佈置在引擎艙上方,雖然使整車高度達到2米左右,但戰斗室空間寬敞,便於火炮操作,而且炮管突出車首的長度比W1299號方案縮短了0.8米。在經過對比後,W1298號方案更受到軍方青睞,獲得了陸軍武器局第6處的批准。

最初,新型自行火炮的動力裝置為一台邁巴赫HL 120型12缸汽油機,出力320馬力,該型引擎體積較大,嚴重擠壓了戰斗室空間,於是克虜伯公司在1939年5月2日提出的W1300號方案中將引擎型號改為300馬力的邁巴赫HL 116型,仍不能令軍方滿意,最後只能採用180馬力的邁巴赫HL 66型引擎,這導致車輛的機動性能急劇惡化,不過因為任務設定為“狙擊”敵軍碉堡,對機動性要求不高,所以軍方沒有提出反對意見。

■ 105毫米自行火炮在進行行駛測試,攝于該車裝備第521裝甲殲擊營之後。由於引擎動力不足,該型自行火炮的機動性能較為低劣。

新型自行火炮的設計在1939年夏季定型,並獲得了正式的軍用編號:“10釐米IV號自行火炮”(Pz.Sfl.IV (10 cm))。在準備投產前,工程師們還在想方設法提升其機動性,包括將原設計方案中的扭杆懸掛更換為彈簧懸掛,使重量減輕了約430公斤。1939年10月,105毫米自行火炮的設計最終完成,並受到軍方的歡迎。當時,波蘭戰役已經結束,這種新型火炮很快得到了新的任務,摧毀法國馬奇諾防線上的碉堡。

按照最初的計畫,該型火炮將生產100輛,首輛原型車預定於1940年5月交付。但是,克虜伯公司已經滿負荷運轉,產能緊張,製造工作一拖再拖,直到1941年1月2輛原型車才在位於馬格德堡的格魯森工廠下線。此時,德軍已經不需要這種“碉堡殺手”了,法國戰役早在半年多前就落下了帷幕,馬奇諾防線也被德國人踩在腳下。鑒於形勢變化,德軍決定將2輛自行火炮改為試驗型坦克殲擊車,以對抗未來可能出現的蘇聯重型坦克。

跛腳重炮

1941年1月完成的2輛105毫米自行火炮的原型車在設計上較1939年春季的方案又有很大改動,採用了IV號E型坦克的底盤和懸掛裝置,頂部敞開的戰斗室向後延伸至車尾,引擎被前移到車體中部、大約在炮閂正下方的位置,發動機進氣口移到車體兩側。通過這一改進,戰斗室空間得到進一步擴大,其內部高度達到1.85米,保證四名炮組成員以站姿進行操作時仍可以得到裝甲保護。

■ 105毫米IVa型自行火炮四視線圖。

一門車載型105毫米加農炮被置於戰斗室前部中央,其左右射界僅為8度,仰俯角度為-15~+10度,在炮口裝有制退器,在車體前部設有行軍鎖,用於在行駛過程中固定炮管。車上共攜帶26發炮彈,為分裝式彈藥,置於戰斗室後部兩側的彈藥架上,在彈藥架頂部設有輕型護板保護,駕駛艙內也存放有部分彈藥。105毫米加農炮在發射穿甲彈時的初速為830米/秒,可以在2000米距離上擊穿132毫米的垂直裝甲或111毫米傾角15度的傾斜裝甲,這種威力在二戰初期是相當可觀的。

■ 上三圖是1941年1月完成的一輛105毫米自行火炮原型車的照片,可能是工廠的存檔照片,從側前方和側面拍攝,可見其懸掛裝置與IV號坦克很相似。

■ 105毫米自行火炮原型車的正面照片,注意戰斗室前方的兩個方形裝甲隔艙,其中左側的為駕駛艙,右側則是一個假駕駛艙,沒有佈置任何成員。

車組成員共有5人,車長、炮手和兩名裝填手位於戰鬥室內,其中炮手座席在火炮左側,配有一具Sfl.Z.F.1型瞄準具,車長座席在火炮右側,配有一具T.S.F.型炮隊鏡,兩名裝填手位於戰斗室後部,他們每人都有一具雙筒望遠鏡用於觀察。駕駛員操縱席位于戰斗室左前方的一個小型裝甲隔艙內,在其前方和左側都開有觀察孔,在頂部設有出入艙門。令人困惑的是,在車體右側駕駛艙的對稱位置還設有一個假隔艙,同樣設有正面觀察孔和頂部艙門,但沒有佈置任何成員,其具體用途尚不清楚,可能純粹為了設計美觀,也可能是給無線電員預留的位置。車組成員配有3支MP 40型衝鋒槍作為自衛武器,攜帶9毫米子彈576發。

■ 105毫米自行火炮原型車的戰斗室前部內景照片,火炮左側為炮手座席,右側為車長座席,值得注意的是座席的靠背可以水準放倒。從照片中還能看到炮手使用的瞄準具和車長使用的炮隊鏡。

■ 105毫米自行火炮原型車的戰斗室後部內景照片,可見戰斗室後壁上存放有火炮附件和自衛手槍槍套,戰斗室兩側為彈藥存儲容器。

■ 駕駛艙內部的彈藥儲存架特寫照片,可見有部分彈藥儲存在駕駛艙內,注意儲存架頂部的護板。

■ 戰斗室右側車長座席後方的彈藥儲存架特寫,由於採用分裝式彈藥,可見存在兩種不同形式的彈藥存儲容器。

新型自行火炮的尺度重量與IV號E型坦克大體相當,車體長度5.8米,加上火炮長度則為7.52米,車體寬度2.86米,高度2.53米,全重22噸;在裝甲防護方面也基本保持IV號E型坦克的水準,車體正面裝甲厚度為50毫米,戰斗室正面為30毫米,火炮防盾50毫米,戰斗室及車體兩側為20毫米,比較特別的是戰斗室後部也用20毫米裝甲板封閉,這與當時德軍大多數敞開式戰斗室的自行火炮不同,可以為車組成員提供一定的後方防禦。在戰斗室後壁左右各開有一個艙門,供成員出入。

■ 105毫米自行火炮的後部特寫,注意戰斗室後部左右各有一個艙門,供車組成員出入。

在動力裝置上,新型自行火炮使用180馬力邁巴赫HL66P型引擎,其功率僅相當於IV號坦克的2/3,動力嚴重不足,其最大行駛速度為27公里/小時,最大行程為170公里,而且引擎維護非常繁瑣,必須首先移除火炮才能將發動機拆卸下來進行檢修,因此戰斗室被設計為可拆卸式,以減輕後勤單位的壓力。

1941年3月31日,克虜伯公司向希特勒展示了105毫米自行火炮的原型車,他隨即命令將其送往前線部隊試用,如果作戰表現令人滿意,就於1942年春季大規模投產。之後,新型自行火炮獲得了“10釐米IVa型自行火炮”(10 cm K. Pz.Sfl.IVa)的裝備名稱,後來又在1941年8月13日改為10.5釐米裝甲自行火炮(10.5 cm K gp.Sfl.)。

初曆戰火

1941年6月“巴巴羅薩”行動前夜,2輛原型車被送往第521裝甲殲擊營,該營是德軍中裝備裝甲殲擊車歷史最久的作戰單位,在編制上直屬於中央集團軍群的第24軍,但在大多數時候都伴隨著名的第3裝甲師作戰,在白俄羅斯和烏克蘭境內經歷了嚴酷的戰火洗禮。

■ 第521裝甲殲擊營營徽。

■ 1941年夏季裝備第521裝甲殲擊營的“大麥克斯”自行火炮側視圖,採用標準的德國灰塗裝,在戰斗室側面繪有營徽和鐵十字標誌。

根據當時的作戰檔,儘管105毫米自行火炮被定位為“坦克殲擊車”,但在“巴巴羅薩”行動初期的戰鬥中,這兩輛原型車經常作為“坦克”部署到前線,對蘇軍步兵和坦克部隊展開攻擊,也正是在此期間,它們遭遇了第一個大型目標——一列蘇軍裝甲列車,但遺憾的是在105毫米炮彈能夠命中之前,對方就逃離了。

第521營營長向上級報告,自從投入戰鬥之後,105毫米自行火炮的動力系統一直存在嚴重問題,尤其在土質道路上,引擎經常處於超載狀態,影響了其行動能力。正是由於行動笨拙,所以車組成員們給它起了個綽號“大麥克斯”(Dicker Max),在德語中Dicker表示“大”,更多指“肥胖”。不過按照某些資料,這一綽號很可能在1942年才出現,不過現在已經成為該型自行火炮最為人熟知的稱呼。原型車的另一個問題是載彈量不足,保存下來的戰地照片顯示,車組經常在車體外懸掛額外的彈藥箱,以備不時之需。

■ 1941年夏季在蘇聯境內作戰的“大麥克斯”自行火炮,圖中火炮還固定在行軍鎖上,應該攝于行軍休息途中。

■ “大麥克斯”自行火炮在行軍途中的留影,在背景中可以看到一輛III號坦克。

根據作戰報告,早在1941年6月“大麥克斯”就留下了首次損失記錄,當時一輛原型車沿公路前往斯盧茨克途中突然起火,很可能是天氣乾燥和引擎過熱所致,乘員見狀紛紛棄車逃生,無人駕駛的自行火炮在行進一段距離後因為彈藥被引燃發生劇烈爆炸,戰斗室一側被徹底破壞。由於受損嚴重,德軍放棄了進行維修的想法。

■ 這兩幅照片是1941年夏季在東部前線損失的一輛“大麥克斯”,該車因為自燃導致彈藥殉爆而損毀,從第二幅照片看其戰斗室左側被完全破壞。

剩下的一輛原型車繼續在東線戰鬥到1941年秋季,在此期間第521裝甲殲擊營跟隨第3裝甲師參加了著名的基輔戰役。該車在布良斯克和阿斯科爾季一帶的戰鬥中首開記錄,在3000米距離上攻擊了一個蘇軍行軍車隊,並宣稱擊毀四個目標,其中至少有一輛T-34。在8月29日,“大麥克斯”取得了新的戰績,該車先在一場交戰距離僅有100米的遭遇戰中擊毀了1輛蘇軍坦克,隨後又在一座名叫德維希的小村附近打掉了1輛KV-1重型坦克,當時的射擊距離超過1000米!次日,“大麥克斯”再接再厲,擊毀了另一輛KV-1,並迫使2輛伴隨行動的T-26調頭逃跑。然而,由於這輛KV-1處於友軍火力射程之外,蘇軍很快將其回收修復。

通過“大麥克斯”的初期戰鬥,德軍得出結論,該車不應在1000米以外開火,因為射擊准度較差,而且難以阻止蘇軍對受損車輛進行回收和修理。此外,雖然“大麥克斯”成功擊毀了2輛KV-1,但德軍對於105毫米炮彈能否擊穿蘇軍重型坦克的裝甲沒有把握。最終,“大麥克斯”在留下7個擊毀戰績後被撤離前線,送回格魯森工廠接受大修。

■ 上面三幅照片均為“大麥克斯”在1941年夏秋在東線作戰時的留影,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戰果,但其表現未能贏得量產的資格。

根據“大麥克斯”的實戰表現,德軍決定不再生產這種自行火炮,他們認為105毫米火炮的威力很可能無法擊穿蘇聯人正在研究的新型重型坦克的裝甲。這種擔憂也從根本上影響了德國坦克的開發計畫:從1941年開始德國軍工部門對許多研發項目進行了大幅修改,增加裝甲厚度,加強火炮威力,最終導致了“虎”式、“豹”式等強悍戰車的誕生。

從某種意義上說,德軍在1941年放棄“大麥克斯”可能是一個失策,因為雖然存在明顯缺陷,但該車是當時德軍裝甲部隊中唯一的“重坦殺手”。不過,隨著1942年裝備長身管75毫米炮的坦克和坦克殲擊車陸續裝備部隊,它們都具備抗衡T-34和KV-1的能力,這讓“大麥克斯”的存在感進一步降低。

重返沙場

在完成大修後,僅存的一輛“大麥克斯”被送往于特貝格,與在當地休整的第521裝甲殲擊營會合,並在1942年夏季重返東線發揮餘熱。在1942年的夏季攻勢中,第521營作為第6集團軍第17軍的一部分向東進軍,而“大麥克斯”此時多了兩個親密基友——2輛裝備128毫米炮的試驗型坦克殲擊車“倔強的埃米爾”,這三輛車被編為該營的獨立反坦克排,共同經歷了最嚴酷的戰爭考驗。有趣的是,今日105毫米自行火炮被習慣稱為“大麥克斯”,但當時在第521營內部,該車的代號為“灰熊”,而“麥克斯”的稱號被賦予2輛“埃米爾”中的一輛,另一輛“埃米爾”的代號是“莫里茨”。

■ 1942年5月,在於特貝格訓練場,第521裝甲殲擊營的4位裝甲兵在“大麥克斯”前合影留念。

■ 1942年5月,第521營裝備的2輛特殊戰車在於特貝格訓練場的合影,圖中左側為“大麥克斯”,緊挨著該車的是兩輛“倔強的埃米爾”,它們共同編成一個獨立反坦克排。

■ 上兩圖為第521裝甲殲擊營官兵與“大麥克斯”的合影,注意車體前部堆放著額外的彈藥箱。

■ 1942年6月,二度奔赴東線的“大麥克斯”在前線某車站準備卸車,注意炮管上繪有7道擊殺環,記錄了它在1941年取得的戰果。

與1941年的牛刀小試不同,“大麥克斯”在南俄平原上大開殺戒,到1942年秋季時該車已經擁有了12個戰績。第521營的一名基層指揮官庫爾特·希爾德布蘭特中尉(Kurt Hildebrandt)描述了1942年夏季的一場戰鬥:

“午飯過後,一場暴風雨降臨到我們頭上,幾分鐘內就將戰場變成了一片泥潭,所有輪式車輛都陷在其中動彈不得,甚至履帶式車輛也只能艱難前進。俄國人利用這個機會出動坦克和步兵發起進攻。在暴風雨的掩護下,他們一直推進到我們前方800米處。‘莫里茨’和‘灰熊’佔據了有利的開火位置,摧毀了領頭的兩輛坦克——在短短幾分鐘內,這兩輛T-34就變成了燃燒的廢鐵。第三輛坦克見狀不妙, 連同步兵一起逃跑了,但還是被我們擊中了,它的炮塔被掀翻在地。

“夜幕降臨前不久,連長下達了集結命令,所有自行火炮組成一個環形陣地,彈藥卡車和摩托車被部署在陣地中間,第一班哨兵也已經就位。接著,我們聽見右側有人開火,那裡是第1連的位置,他們在戰鬥間隙時往前又推進了一些。很快,我們就發現了自行火炮瞄準的目標,在距離我們3000米的地方,一輛蘇聯坦克正沖過來,曳光彈向它飛去,能聽見跳彈劃破空氣的聲音。‘灰熊’再次準備就緒,主炮向這個目標轉動,但這一次它甚至不需要進行試射以校準彈道,第一發炮彈就擊中了坦克後部,騰起一團火焰。

“接下來的一幕讓我們永生難忘——燃燒的坦克沒有減速,而是繼續前進,在暗夜中仿佛是一支火炬。它越開越遠,難道駕駛員不知道坦克已經起火了嗎?在繼續前進了大約1000米後,坦克終於停下來,從駕駛員艙口爬出一個人,接著又鑽出第二個人,他們的動作都相當笨拙。除了他倆之外,其他人都沒能逃出來。坦克在那裡燃燒了很久,接二連三的爆炸震動著車體。”

在這次遭遇戰發生的前後兩天時間裡,第521營總共擊毀了29輛蘇軍坦克,其中相當一部分戰績屬於“大麥克斯”和“埃米爾”,而這些自行火炮毫髮未損。

■ 1942年夏季,“大麥克斯”在行軍途中休息,可見有兩名車組成員躺在車首下方小睡片刻。在圖片右側可見一輛I號坦克殲擊車的車身,注意炮盾上繪有第521營的營徽。

“大麥克斯”的出現甚至引起了蘇聯人的警覺,在1942年10月的一份蘇軍報告中特別提到了一種“105毫米自行火炮”,並聲稱這種火炮可以發射穿甲彈和高爆彈。毫無疑問,這份報告描述的物件正是“大麥克斯”,這也表明在1942年“大麥克斯”的積極作戰已經給蘇軍造成了相當大的心理壓力。

湮沒于荒野

1942年秋季,“大麥克斯”隨第521營被派往斯大林格勒,由此踏上一條不歸路。根據德軍方面的記錄,在1942年冬季“大麥克斯”已經從第521營的裝備清單上消失了,它很可能在蘇軍發動的旨在包圍第6集團軍的“天王星”行動期間被擊毀了。

不過,蘇聯方面的資料提供了與此不同的說法,在1943年2月,蘇聯攝影師尼古拉·菲尼科夫(Nikolai Finikov)在戰地拍照時發現了“大麥克斯”的身影,該車當時被遺棄在曠野上,車體正面的彈痕隱約可見,這表明該車曾在戰鬥中被擊穿了前裝甲,但並未被報廢遺棄,而是被回收並接受了維修,彈孔被修補。最終,“大麥克斯”很可能戰鬥到1943年初,並淪為斯大林格勒包圍圈中的鋼鐵殘骸。

■ 一名蘇軍士兵在察看被德軍遺棄的“大麥克斯”,攝於1943年2月斯大林格勒戰場上。注意車體正面有被炮彈擊穿後修補的痕跡。

關於“大麥克斯”的最終命運,蘇德雙方資料的描述都含混不清,雖然其設計非常獨特,但蘇軍無意將其回收,而是把殘骸就地拆解。至於與“大麥克斯”並肩戰鬥的“埃米爾”要幸運一些,其中一輛被蘇軍繳獲,作為戰利品回收,今天依然陳列在莫斯科郊外的庫賓卡坦克博物館內。

■ 今日保存在俄羅斯庫賓卡坦克博物館內的“倔強的埃米爾”自行火炮,是目前僅存的珍品。遺憾的是“大麥克斯”沒有保存下來。

究竟該如何評價“大麥克斯”自行火炮呢?可以肯定它從誕生之初就是一種處境尷尬的武器。得益於105毫米火炮的威力,它在前線取得明顯的成功,在時間不長的作戰經歷中陸續擊毀了近20輛蘇軍坦克;但另一方面,分裝式彈藥、有限的載彈量、低劣的機動性和相對脆弱的防護能都阻礙了它成為正式裝備。這種自行火炮最初設計的目的是摧毀固定碉堡,並不適合於後來被賦予的對抗敵方坦克的機動作戰,這也註定了它耀眼而短暫的命運。

■ 軍事模擬遊戲《戰爭雷霆》中的“大麥克斯”,可見其憑藉較大的火炮俯角利用斜坡隱蔽自己,伺機攻擊目標。

瞭解更多古今戰爭風雲的精彩故事,推薦閱讀本歷史文章:

《閃電戰》奔向世界盡頭:二戰德國進攻直布羅陀的“菲利克斯”行動

《軍人志》自薦枕席侍“王師”:駐韓美軍與韓國“大保健”

《戰艦》核艇首殺:阿根廷海軍“貝爾格拉諾將軍”號巡洋艦戰沉記

《軍人志》會炮火示警的流浪狗才是好軍犬:一戰美軍第1步兵師的軍犬吉祥物

《閃電戰》朵拉的怒吼:德軍800毫米超重型鐵道炮戰記

《閃電戰》迴光返照:1944年6月德國空軍夜襲波爾塔瓦始末

《軍人志》勇士從來是酒鬼:閒話軍中酒精飲料

“崎峻軍史週刊”

這主要考慮到前線部隊缺乏必要的設備維修整根炮管,採用兩段式炮管後修理人員只需更換有損傷的部分,減少了維修難度;此外,還加裝了大型炮口制退器,縮短火炮後座距離,便於安裝在機動底盤上。在底盤選擇上,工程師們幾經斟酌後決定使用IV號坦克底盤作為火炮搭載平臺。

■ K18型105毫米加農炮車載型的設計圖,其特徵是採用兩段式身管結構,並增加了炮口制退器。

軍方將這一新型武器命名為“10.5釐米52倍逕自行火炮”(10.5cm K. L / 52 Selbstfahrlafette),相關設計工作於1938年正式開始,當時設定的目標是捷克邊境的防禦築壘,它們享有“小馬奇諾防線”的名聲。但是,隨著1938年9月《慕尼克協定》的簽署,德軍兵不血刃地佔領了蘇台德地區,那些堡壘工事不攻自破,軍方對大口徑自行火炮的需求度降低,於是設計工作陷入拖遝,直到1939年4月25日克虜伯公司才提交了兩個設計草案,分別為W1298和W1299。

兩個草案之間存在巨大差異,W1299號方案將戰斗室佈置在引擎艙前方,車身低矮,炮管突出車首較長,火炮中軸線距地高度僅有1.7米,但是戰斗室空間過於狹小;W1298號方案將戰斗室直接佈置在引擎艙上方,雖然使整車高度達到2米左右,但戰斗室空間寬敞,便於火炮操作,而且炮管突出車首的長度比W1299號方案縮短了0.8米。在經過對比後,W1298號方案更受到軍方青睞,獲得了陸軍武器局第6處的批准。

最初,新型自行火炮的動力裝置為一台邁巴赫HL 120型12缸汽油機,出力320馬力,該型引擎體積較大,嚴重擠壓了戰斗室空間,於是克虜伯公司在1939年5月2日提出的W1300號方案中將引擎型號改為300馬力的邁巴赫HL 116型,仍不能令軍方滿意,最後只能採用180馬力的邁巴赫HL 66型引擎,這導致車輛的機動性能急劇惡化,不過因為任務設定為“狙擊”敵軍碉堡,對機動性要求不高,所以軍方沒有提出反對意見。

■ 105毫米自行火炮在進行行駛測試,攝于該車裝備第521裝甲殲擊營之後。由於引擎動力不足,該型自行火炮的機動性能較為低劣。

新型自行火炮的設計在1939年夏季定型,並獲得了正式的軍用編號:“10釐米IV號自行火炮”(Pz.Sfl.IV (10 cm))。在準備投產前,工程師們還在想方設法提升其機動性,包括將原設計方案中的扭杆懸掛更換為彈簧懸掛,使重量減輕了約430公斤。1939年10月,105毫米自行火炮的設計最終完成,並受到軍方的歡迎。當時,波蘭戰役已經結束,這種新型火炮很快得到了新的任務,摧毀法國馬奇諾防線上的碉堡。

按照最初的計畫,該型火炮將生產100輛,首輛原型車預定於1940年5月交付。但是,克虜伯公司已經滿負荷運轉,產能緊張,製造工作一拖再拖,直到1941年1月2輛原型車才在位於馬格德堡的格魯森工廠下線。此時,德軍已經不需要這種“碉堡殺手”了,法國戰役早在半年多前就落下了帷幕,馬奇諾防線也被德國人踩在腳下。鑒於形勢變化,德軍決定將2輛自行火炮改為試驗型坦克殲擊車,以對抗未來可能出現的蘇聯重型坦克。

跛腳重炮

1941年1月完成的2輛105毫米自行火炮的原型車在設計上較1939年春季的方案又有很大改動,採用了IV號E型坦克的底盤和懸掛裝置,頂部敞開的戰斗室向後延伸至車尾,引擎被前移到車體中部、大約在炮閂正下方的位置,發動機進氣口移到車體兩側。通過這一改進,戰斗室空間得到進一步擴大,其內部高度達到1.85米,保證四名炮組成員以站姿進行操作時仍可以得到裝甲保護。

■ 105毫米IVa型自行火炮四視線圖。

一門車載型105毫米加農炮被置於戰斗室前部中央,其左右射界僅為8度,仰俯角度為-15~+10度,在炮口裝有制退器,在車體前部設有行軍鎖,用於在行駛過程中固定炮管。車上共攜帶26發炮彈,為分裝式彈藥,置於戰斗室後部兩側的彈藥架上,在彈藥架頂部設有輕型護板保護,駕駛艙內也存放有部分彈藥。105毫米加農炮在發射穿甲彈時的初速為830米/秒,可以在2000米距離上擊穿132毫米的垂直裝甲或111毫米傾角15度的傾斜裝甲,這種威力在二戰初期是相當可觀的。

■ 上三圖是1941年1月完成的一輛105毫米自行火炮原型車的照片,可能是工廠的存檔照片,從側前方和側面拍攝,可見其懸掛裝置與IV號坦克很相似。

■ 105毫米自行火炮原型車的正面照片,注意戰斗室前方的兩個方形裝甲隔艙,其中左側的為駕駛艙,右側則是一個假駕駛艙,沒有佈置任何成員。

車組成員共有5人,車長、炮手和兩名裝填手位於戰鬥室內,其中炮手座席在火炮左側,配有一具Sfl.Z.F.1型瞄準具,車長座席在火炮右側,配有一具T.S.F.型炮隊鏡,兩名裝填手位於戰斗室後部,他們每人都有一具雙筒望遠鏡用於觀察。駕駛員操縱席位于戰斗室左前方的一個小型裝甲隔艙內,在其前方和左側都開有觀察孔,在頂部設有出入艙門。令人困惑的是,在車體右側駕駛艙的對稱位置還設有一個假隔艙,同樣設有正面觀察孔和頂部艙門,但沒有佈置任何成員,其具體用途尚不清楚,可能純粹為了設計美觀,也可能是給無線電員預留的位置。車組成員配有3支MP 40型衝鋒槍作為自衛武器,攜帶9毫米子彈576發。

■ 105毫米自行火炮原型車的戰斗室前部內景照片,火炮左側為炮手座席,右側為車長座席,值得注意的是座席的靠背可以水準放倒。從照片中還能看到炮手使用的瞄準具和車長使用的炮隊鏡。

■ 105毫米自行火炮原型車的戰斗室後部內景照片,可見戰斗室後壁上存放有火炮附件和自衛手槍槍套,戰斗室兩側為彈藥存儲容器。

■ 駕駛艙內部的彈藥儲存架特寫照片,可見有部分彈藥儲存在駕駛艙內,注意儲存架頂部的護板。

■ 戰斗室右側車長座席後方的彈藥儲存架特寫,由於採用分裝式彈藥,可見存在兩種不同形式的彈藥存儲容器。

新型自行火炮的尺度重量與IV號E型坦克大體相當,車體長度5.8米,加上火炮長度則為7.52米,車體寬度2.86米,高度2.53米,全重22噸;在裝甲防護方面也基本保持IV號E型坦克的水準,車體正面裝甲厚度為50毫米,戰斗室正面為30毫米,火炮防盾50毫米,戰斗室及車體兩側為20毫米,比較特別的是戰斗室後部也用20毫米裝甲板封閉,這與當時德軍大多數敞開式戰斗室的自行火炮不同,可以為車組成員提供一定的後方防禦。在戰斗室後壁左右各開有一個艙門,供成員出入。

■ 105毫米自行火炮的後部特寫,注意戰斗室後部左右各有一個艙門,供車組成員出入。

在動力裝置上,新型自行火炮使用180馬力邁巴赫HL66P型引擎,其功率僅相當於IV號坦克的2/3,動力嚴重不足,其最大行駛速度為27公里/小時,最大行程為170公里,而且引擎維護非常繁瑣,必須首先移除火炮才能將發動機拆卸下來進行檢修,因此戰斗室被設計為可拆卸式,以減輕後勤單位的壓力。

1941年3月31日,克虜伯公司向希特勒展示了105毫米自行火炮的原型車,他隨即命令將其送往前線部隊試用,如果作戰表現令人滿意,就於1942年春季大規模投產。之後,新型自行火炮獲得了“10釐米IVa型自行火炮”(10 cm K. Pz.Sfl.IVa)的裝備名稱,後來又在1941年8月13日改為10.5釐米裝甲自行火炮(10.5 cm K gp.Sfl.)。

初曆戰火

1941年6月“巴巴羅薩”行動前夜,2輛原型車被送往第521裝甲殲擊營,該營是德軍中裝備裝甲殲擊車歷史最久的作戰單位,在編制上直屬於中央集團軍群的第24軍,但在大多數時候都伴隨著名的第3裝甲師作戰,在白俄羅斯和烏克蘭境內經歷了嚴酷的戰火洗禮。

■ 第521裝甲殲擊營營徽。

■ 1941年夏季裝備第521裝甲殲擊營的“大麥克斯”自行火炮側視圖,採用標準的德國灰塗裝,在戰斗室側面繪有營徽和鐵十字標誌。

根據當時的作戰檔,儘管105毫米自行火炮被定位為“坦克殲擊車”,但在“巴巴羅薩”行動初期的戰鬥中,這兩輛原型車經常作為“坦克”部署到前線,對蘇軍步兵和坦克部隊展開攻擊,也正是在此期間,它們遭遇了第一個大型目標——一列蘇軍裝甲列車,但遺憾的是在105毫米炮彈能夠命中之前,對方就逃離了。

第521營營長向上級報告,自從投入戰鬥之後,105毫米自行火炮的動力系統一直存在嚴重問題,尤其在土質道路上,引擎經常處於超載狀態,影響了其行動能力。正是由於行動笨拙,所以車組成員們給它起了個綽號“大麥克斯”(Dicker Max),在德語中Dicker表示“大”,更多指“肥胖”。不過按照某些資料,這一綽號很可能在1942年才出現,不過現在已經成為該型自行火炮最為人熟知的稱呼。原型車的另一個問題是載彈量不足,保存下來的戰地照片顯示,車組經常在車體外懸掛額外的彈藥箱,以備不時之需。

■ 1941年夏季在蘇聯境內作戰的“大麥克斯”自行火炮,圖中火炮還固定在行軍鎖上,應該攝于行軍休息途中。

■ “大麥克斯”自行火炮在行軍途中的留影,在背景中可以看到一輛III號坦克。

根據作戰報告,早在1941年6月“大麥克斯”就留下了首次損失記錄,當時一輛原型車沿公路前往斯盧茨克途中突然起火,很可能是天氣乾燥和引擎過熱所致,乘員見狀紛紛棄車逃生,無人駕駛的自行火炮在行進一段距離後因為彈藥被引燃發生劇烈爆炸,戰斗室一側被徹底破壞。由於受損嚴重,德軍放棄了進行維修的想法。

■ 這兩幅照片是1941年夏季在東部前線損失的一輛“大麥克斯”,該車因為自燃導致彈藥殉爆而損毀,從第二幅照片看其戰斗室左側被完全破壞。

剩下的一輛原型車繼續在東線戰鬥到1941年秋季,在此期間第521裝甲殲擊營跟隨第3裝甲師參加了著名的基輔戰役。該車在布良斯克和阿斯科爾季一帶的戰鬥中首開記錄,在3000米距離上攻擊了一個蘇軍行軍車隊,並宣稱擊毀四個目標,其中至少有一輛T-34。在8月29日,“大麥克斯”取得了新的戰績,該車先在一場交戰距離僅有100米的遭遇戰中擊毀了1輛蘇軍坦克,隨後又在一座名叫德維希的小村附近打掉了1輛KV-1重型坦克,當時的射擊距離超過1000米!次日,“大麥克斯”再接再厲,擊毀了另一輛KV-1,並迫使2輛伴隨行動的T-26調頭逃跑。然而,由於這輛KV-1處於友軍火力射程之外,蘇軍很快將其回收修復。

通過“大麥克斯”的初期戰鬥,德軍得出結論,該車不應在1000米以外開火,因為射擊准度較差,而且難以阻止蘇軍對受損車輛進行回收和修理。此外,雖然“大麥克斯”成功擊毀了2輛KV-1,但德軍對於105毫米炮彈能否擊穿蘇軍重型坦克的裝甲沒有把握。最終,“大麥克斯”在留下7個擊毀戰績後被撤離前線,送回格魯森工廠接受大修。

■ 上面三幅照片均為“大麥克斯”在1941年夏秋在東線作戰時的留影,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戰果,但其表現未能贏得量產的資格。

根據“大麥克斯”的實戰表現,德軍決定不再生產這種自行火炮,他們認為105毫米火炮的威力很可能無法擊穿蘇聯人正在研究的新型重型坦克的裝甲。這種擔憂也從根本上影響了德國坦克的開發計畫:從1941年開始德國軍工部門對許多研發項目進行了大幅修改,增加裝甲厚度,加強火炮威力,最終導致了“虎”式、“豹”式等強悍戰車的誕生。

從某種意義上說,德軍在1941年放棄“大麥克斯”可能是一個失策,因為雖然存在明顯缺陷,但該車是當時德軍裝甲部隊中唯一的“重坦殺手”。不過,隨著1942年裝備長身管75毫米炮的坦克和坦克殲擊車陸續裝備部隊,它們都具備抗衡T-34和KV-1的能力,這讓“大麥克斯”的存在感進一步降低。

重返沙場

在完成大修後,僅存的一輛“大麥克斯”被送往于特貝格,與在當地休整的第521裝甲殲擊營會合,並在1942年夏季重返東線發揮餘熱。在1942年的夏季攻勢中,第521營作為第6集團軍第17軍的一部分向東進軍,而“大麥克斯”此時多了兩個親密基友——2輛裝備128毫米炮的試驗型坦克殲擊車“倔強的埃米爾”,這三輛車被編為該營的獨立反坦克排,共同經歷了最嚴酷的戰爭考驗。有趣的是,今日105毫米自行火炮被習慣稱為“大麥克斯”,但當時在第521營內部,該車的代號為“灰熊”,而“麥克斯”的稱號被賦予2輛“埃米爾”中的一輛,另一輛“埃米爾”的代號是“莫里茨”。

■ 1942年5月,在於特貝格訓練場,第521裝甲殲擊營的4位裝甲兵在“大麥克斯”前合影留念。

■ 1942年5月,第521營裝備的2輛特殊戰車在於特貝格訓練場的合影,圖中左側為“大麥克斯”,緊挨著該車的是兩輛“倔強的埃米爾”,它們共同編成一個獨立反坦克排。

■ 上兩圖為第521裝甲殲擊營官兵與“大麥克斯”的合影,注意車體前部堆放著額外的彈藥箱。

■ 1942年6月,二度奔赴東線的“大麥克斯”在前線某車站準備卸車,注意炮管上繪有7道擊殺環,記錄了它在1941年取得的戰果。

與1941年的牛刀小試不同,“大麥克斯”在南俄平原上大開殺戒,到1942年秋季時該車已經擁有了12個戰績。第521營的一名基層指揮官庫爾特·希爾德布蘭特中尉(Kurt Hildebrandt)描述了1942年夏季的一場戰鬥:

“午飯過後,一場暴風雨降臨到我們頭上,幾分鐘內就將戰場變成了一片泥潭,所有輪式車輛都陷在其中動彈不得,甚至履帶式車輛也只能艱難前進。俄國人利用這個機會出動坦克和步兵發起進攻。在暴風雨的掩護下,他們一直推進到我們前方800米處。‘莫里茨’和‘灰熊’佔據了有利的開火位置,摧毀了領頭的兩輛坦克——在短短幾分鐘內,這兩輛T-34就變成了燃燒的廢鐵。第三輛坦克見狀不妙, 連同步兵一起逃跑了,但還是被我們擊中了,它的炮塔被掀翻在地。

“夜幕降臨前不久,連長下達了集結命令,所有自行火炮組成一個環形陣地,彈藥卡車和摩托車被部署在陣地中間,第一班哨兵也已經就位。接著,我們聽見右側有人開火,那裡是第1連的位置,他們在戰鬥間隙時往前又推進了一些。很快,我們就發現了自行火炮瞄準的目標,在距離我們3000米的地方,一輛蘇聯坦克正沖過來,曳光彈向它飛去,能聽見跳彈劃破空氣的聲音。‘灰熊’再次準備就緒,主炮向這個目標轉動,但這一次它甚至不需要進行試射以校準彈道,第一發炮彈就擊中了坦克後部,騰起一團火焰。

“接下來的一幕讓我們永生難忘——燃燒的坦克沒有減速,而是繼續前進,在暗夜中仿佛是一支火炬。它越開越遠,難道駕駛員不知道坦克已經起火了嗎?在繼續前進了大約1000米後,坦克終於停下來,從駕駛員艙口爬出一個人,接著又鑽出第二個人,他們的動作都相當笨拙。除了他倆之外,其他人都沒能逃出來。坦克在那裡燃燒了很久,接二連三的爆炸震動著車體。”

在這次遭遇戰發生的前後兩天時間裡,第521營總共擊毀了29輛蘇軍坦克,其中相當一部分戰績屬於“大麥克斯”和“埃米爾”,而這些自行火炮毫髮未損。

■ 1942年夏季,“大麥克斯”在行軍途中休息,可見有兩名車組成員躺在車首下方小睡片刻。在圖片右側可見一輛I號坦克殲擊車的車身,注意炮盾上繪有第521營的營徽。

“大麥克斯”的出現甚至引起了蘇聯人的警覺,在1942年10月的一份蘇軍報告中特別提到了一種“105毫米自行火炮”,並聲稱這種火炮可以發射穿甲彈和高爆彈。毫無疑問,這份報告描述的物件正是“大麥克斯”,這也表明在1942年“大麥克斯”的積極作戰已經給蘇軍造成了相當大的心理壓力。

湮沒于荒野

1942年秋季,“大麥克斯”隨第521營被派往斯大林格勒,由此踏上一條不歸路。根據德軍方面的記錄,在1942年冬季“大麥克斯”已經從第521營的裝備清單上消失了,它很可能在蘇軍發動的旨在包圍第6集團軍的“天王星”行動期間被擊毀了。

不過,蘇聯方面的資料提供了與此不同的說法,在1943年2月,蘇聯攝影師尼古拉·菲尼科夫(Nikolai Finikov)在戰地拍照時發現了“大麥克斯”的身影,該車當時被遺棄在曠野上,車體正面的彈痕隱約可見,這表明該車曾在戰鬥中被擊穿了前裝甲,但並未被報廢遺棄,而是被回收並接受了維修,彈孔被修補。最終,“大麥克斯”很可能戰鬥到1943年初,並淪為斯大林格勒包圍圈中的鋼鐵殘骸。

■ 一名蘇軍士兵在察看被德軍遺棄的“大麥克斯”,攝於1943年2月斯大林格勒戰場上。注意車體正面有被炮彈擊穿後修補的痕跡。

關於“大麥克斯”的最終命運,蘇德雙方資料的描述都含混不清,雖然其設計非常獨特,但蘇軍無意將其回收,而是把殘骸就地拆解。至於與“大麥克斯”並肩戰鬥的“埃米爾”要幸運一些,其中一輛被蘇軍繳獲,作為戰利品回收,今天依然陳列在莫斯科郊外的庫賓卡坦克博物館內。

■ 今日保存在俄羅斯庫賓卡坦克博物館內的“倔強的埃米爾”自行火炮,是目前僅存的珍品。遺憾的是“大麥克斯”沒有保存下來。

究竟該如何評價“大麥克斯”自行火炮呢?可以肯定它從誕生之初就是一種處境尷尬的武器。得益於105毫米火炮的威力,它在前線取得明顯的成功,在時間不長的作戰經歷中陸續擊毀了近20輛蘇軍坦克;但另一方面,分裝式彈藥、有限的載彈量、低劣的機動性和相對脆弱的防護能都阻礙了它成為正式裝備。這種自行火炮最初設計的目的是摧毀固定碉堡,並不適合於後來被賦予的對抗敵方坦克的機動作戰,這也註定了它耀眼而短暫的命運。

■ 軍事模擬遊戲《戰爭雷霆》中的“大麥克斯”,可見其憑藉較大的火炮俯角利用斜坡隱蔽自己,伺機攻擊目標。

瞭解更多古今戰爭風雲的精彩故事,推薦閱讀本歷史文章:

《閃電戰》奔向世界盡頭:二戰德國進攻直布羅陀的“菲利克斯”行動

《軍人志》自薦枕席侍“王師”:駐韓美軍與韓國“大保健”

《戰艦》核艇首殺:阿根廷海軍“貝爾格拉諾將軍”號巡洋艦戰沉記

《軍人志》會炮火示警的流浪狗才是好軍犬:一戰美軍第1步兵師的軍犬吉祥物

《閃電戰》朵拉的怒吼:德軍800毫米超重型鐵道炮戰記

《閃電戰》迴光返照:1944年6月德國空軍夜襲波爾塔瓦始末

《軍人志》勇士從來是酒鬼:閒話軍中酒精飲料

“崎峻軍史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