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從宿舍宅男到50億公司的CEO,他要做餐飲界的阿裡巴巴

他從校園創業,憑藉外賣起家,七年時間,估值超過30億美元;他站在移動互聯網O2O外賣領域的風口,依靠強大的線下執行能力和技術創新能力,逐漸成長為國內最大的到家服務平臺。

在創業早期,經歷了別人的不屑或是看不起。在國外大學生創業是很新銳的事,但在中國大學生創業會被認為是不靠譜、不可能成功的。從一間宿舍、一部電話和十幾個學生兼職外賣員開始,85後張旭豪7年間硬是把餓了麼從一個學生網路創業專案,做成了與美團、百度外賣成三足鼎立之勢的O2O外賣平臺。

家裡人擔心張旭豪考不上大學,張父開了一家眼鏡店並取名為“旭豪眼鏡店”,指望他至少能子承父業,張旭豪有時會幫忙打理眼鏡店生意。不過他還是考上同濟大學,然後又去了上海交大讀研究生。他的父母對這個結果已經很滿意,張旭豪自己覺得不夠,他想自己做些事,自己可以做做主。

2008年的一個夜晚,中國千千萬萬個大學宿舍中的一個,

幾個男生在一起打遊戲,遊戲裡激動人心,電腦前的身體卻饑腸轆轆。這個時候出去吃東西是不可能的,於是考慮叫外賣。但打電話到餐館,要麼打不通,要麼不送。大家又抱怨又無奈,餓著肚子聊起來。“這外賣為什麼不能晚上送呢?”“晚上生意少,賺不到錢,何苦。” “乾脆我們包個外賣吧。”這時其中之一的張旭豪說:“如果能網上訂外賣就好了。”創業就這樣從不起眼的送外賣服務開始了。

餓了麼誕生於失敗之中。它最開始的形態是電話接單+訂單配送:他們搜集餐館功能表,使用者打電話來訂餐,他們去跟餐館下單,然後取餐送到用戶手裡,在這過程中從餐館那裡拿抽成。這個模式挺管用,打電話的人越來越多,他們一開始自己送,很快就雇了十幾個人來送,但隨著訂單越來越多,這個模式就崩潰了。當時的狀況是這樣的:中午高峰期時電話接不過來,

於是用戶不高興;外送員多了難管理,用戶也不高興;張旭豪不會因為這個就放棄,他決定換一個方向——專心做好下單、接單這個環節,並且要用網站來接單。這時候“餓了麼”才真正誕生。

第一次創業就成功,在國內並不不多見,

大學生創業就成功更是少見。張旭豪跟他的餓了麼一路走來確實不容易。從最初的默默無聞,為了支持團隊發展,張旭豪只能帶著餓了麼到處參加創業大賽贏取獎金維持,到拿到融資之後,在美團與阿裡巴巴等巨頭的夾縫中,殺出了一條血路。在2009年一群全國重點大學的學生,不好好學習,去創業送外賣,天天跟學校附近的餐廳老闆混在一起,確實讓人覺得不著調。當時這一不著調的創業,如今已經創造出了一家估值45億美金的獨角獸公司,而且餓了麼還在發展壯大,未來的空間幾乎不敢想像。

張旭豪不在乎競爭。他認為,餓了麼正在拼盡全力往前走,從未把誰視為真正對手,而最大限度解決行業問題才是餓了麼接下來的主攻方向。我們現在還很難判斷餓了麼能否成為最終贏家。美團網創始人兼CEO王興說,誰先上市誰就輸了。張旭豪同意這一觀點。與輸贏、上市相比,他最為關注的是,自己正在做的事情能否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以及餓了麼在未來大眾一日三餐中到底能占幾餐。

如今已經創造出了一家估值45億美金的獨角獸公司,而且餓了麼還在發展壯大,未來的空間幾乎不敢想像。

張旭豪不在乎競爭。他認為,餓了麼正在拼盡全力往前走,從未把誰視為真正對手,而最大限度解決行業問題才是餓了麼接下來的主攻方向。我們現在還很難判斷餓了麼能否成為最終贏家。美團網創始人兼CEO王興說,誰先上市誰就輸了。張旭豪同意這一觀點。與輸贏、上市相比,他最為關注的是,自己正在做的事情能否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以及餓了麼在未來大眾一日三餐中到底能占幾餐。